香港科技產業,不必再提“失去的二十年”|甲子光年
“香港是初創企業的孵化溫牀,社會有充分的意願培育新科技。”
作者|王博
編輯|甲小姐
提起香港科技產業,總會有人唏噓不已地提到“失去的二十年”。
2000年左右“硅港計劃”的失敗,被很多人認爲是“失去的二十年”的起點。之後的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中,儘管香港孕育了商湯、大疆這樣的知名企業,但似乎香港科技產業整體上在國際舞臺上並沒有特別亮眼的表現。
之前,香港坊間有這樣一句話“High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意思是做高科技產品容易虧本,搞科技含量低的產品反而能賺到錢。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曾向上觀新聞坦言,以前的香港,生存之道在於金融、貿易及物流、專業服務和旅遊這四大支柱產業,對科創並不重視,“2015年以前大家沒有危機感,買一間房子或者一隻股票再賣出去,來去之間賺錢很容易。”
黃克強的話有兩層弦外之意:其一,“硅港計劃”的失敗不能一直“背鍋”;其二,危機感來了,香港需要變化。
變化離不開政策引導。這些年,香港特區政府在科創方面的政策、舉措不斷。在今年10月,香港科創明顯按下了“加速鍵”,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領域。
10月6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下個月,特區政府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將公佈新一批重點企業的名單,涉及十多家企業,當中超過一半來自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範疇;10月7日,香港特區政府宣佈推行爲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資助計劃”;10月1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18次提到“人工智能”,而在去年和前年分別是15次和4次。
“施政報告提出的措施不僅具有前瞻性,而且對香港的創新發展和科創生態的培育、傳統產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堅定了我們發展的信心。”思謀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賈佳亞告訴「甲子光年」。
從“High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到“全力將香港發展成爲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這種信心從何而來?
1.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改變思維”
創刊於1990年的《紫荊》雜誌是一本嚴肅的時政政論性刊物,在香港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香港中華文化總會會長高敬德2022年12月21日在該雜誌的《紫荊論壇》撰文稱,香港過去發展創新科技產業未如理想,既是由於本身科研基礎較薄弱,經濟結構以中小企業爲主,更是因爲受到自港英當局至迴歸後的特區政府長期以來對經濟奉行“積極不干預”思維制約所致。
特區政府長期以來對經濟奉行的“積極不干預”政策,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香港的港英政府時期,由已故港英政府財政司郭伯偉所倡議的“不干預政策”。這種政策在70年代中期由財政司夏鼎基冠以“積極”一詞,其核心並非“積極地不干預”,而是在積極權衡社會及經濟的利害後,選擇性地參與經濟活動,特別是在基建投資方面。
然而,隨着時代的發展,這種政策也受到了一定的質疑。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副主席許楨就曾直言不諱地表示:“(香港特區)政府思維是發展最大障礙。”在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特區政府需要更加積極地參與經濟活動,以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例如,新加坡的經驗表明,適度的政府幹預有助於推動經濟的多元化和高端製造業的發展。
“香港特區政府雖然也意識到要推動香港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但過去卻未‘真刀實槍’地採取實質性的政策措施。”高敬德寫道。
就在高敬德撰文的第二天,2022年12月22日,香港特區政府公佈了《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爲未來五至十年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制訂了清晰的發展路徑和系統的戰略規劃。
從2022年到2032年,研發支出佔生產總值比重從0.99%升至2%、初創企業數目從3700多家增至約7000家、獨角獸企業數目從12家增至30家,創新及科技產業從業人員從4.5萬餘人增至不少於10萬人、製造業佔生產總值比重從1%提升至5%……《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明確提出一系列具體量化目標,展現了特區政府破解科創發展痛點的決心。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圖片來源:香港特區政府創新與工業局
值得注意的是,“普及創科文化,提升整體社會創科氛圍”被列爲重點策略之一。這意味着不僅香港特區政府要改變思維,全港市民都要改變思維。
這從香港DSE考試(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相當於“香港高考”)中高分考生報考傾向也可窺見一斑。每年香港DSE考試的“狀元”,也就是在DSE考試的六個科目中均取得了5**(即DSE考試最高分)的考生,報考醫科已成慣例。甚至在2020年時,四位獲香港大學錄取的“狀元”中有一人因報考了工科而被香港媒體獵奇報道。
“改變自己的想法,投入發展創科。”華爲技術投資有限公司香港研究所所長顧問樑柏熙認爲,這是一件需要全港市民一起去做的事。
香港科技園公司轉化研發所高級總監劉思雅曾對媒體表示,香港有基礎研究方面的優勢,也有很多的初創公司希望到香港做創新成果的轉化。特別是2022年底《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發佈後,有意向的公司明顯增多了。
在2022年的那個冬天,還有一件大事發生了。OpenAI在2022年11月30日發佈了ChatGPT,一個屬於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時代來臨了。
2.初創企業的孵化溫牀
“香港是初創企業的孵化溫牀,社會有充分的意願培育新科技。”賈佳亞告訴「甲子光年」。
思謀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賈佳亞
賈佳亞是香港科創界的一個代表性人物,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徐立以及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穹徹智能聯合創始人盧策吾都是他的學生,賈佳亞在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取得極高的科研成就後,進入產業界,在大公司的歷練後,於2019年創辦了一家獨角獸企業——思謀科技。
彼時,距離人工智能創業最炙手可熱的時期已經過去一段時間,賈佳亞看了非常多的賽道,他分析了每個賽道的市場容量、未來發展前景和可能性,最終選定了工業智能這個範疇,並將思謀科技的前沿陣地落在這裡。
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時代,思謀科技在2023年發佈全球首個工業多模態大模型IndustryGPT和行業首個工業大模型開發與應用底座LrMo;今年6月,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投公司”)與思謀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加強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產業化落地合作,這也是港投公司成立以來簽署的首份戰略合作協議。
「甲子光年」注意到,港投公司今年接連出手投資多家科創公司,包括思謀科技、百圖生科、銀河通用機器人等,同時還引進了自動駕駛芯片企業黑芝麻智能。
今年10月1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表示,香港會加大投資和引領市場資金,革新政府投資創科產業的思路,包括:設立100億港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優化“創科創投基金”,發揮港投公司“耐心資本”力量。
其中,港投公司會繼續引導和槓桿市場的資金,合力吸引創科企業落戶和紮根香港。
香港的初創企業生態系統發展蓬勃,香港貿易發展局(以下簡稱“香港貿發局”)數據顯示,2023年,香港初創企業超過4200家,聘用16453名員工。
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是香港兩大科創旗艦及創業培育基地。截至2023年底,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的租戶加上現有和已完成培育的公司合共約4500家,五年間上升超過六成;至今合共有16家已經上市、9家獨角獸,融資合計約1300億港元,獲得超過1700個海內外獎項。
10月13日到16日,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以下簡稱“秋電展”)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作爲亞洲業內最大、全球排名第二的採購盛會,秋電展特別設置的“初創專區”展示了一批由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培育的初創企業。
秋電展“初創專區”
“巫筆”就是一家誕生於香港科學園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
2023年2月,巫筆從香港科學園舉辦的Techathon 2023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比賽亞軍和100萬港元的資助。
作爲一款人工智能教學輔助工具,巫筆可提供AI批改作文及寫作教學支援服務,能夠爲每位學生製作獨立作文表現報告,有針對性地提供寫作總評、引導問題、焦點改寫及個人化改寫練習,爲教師加壓,爲學生增效。巫筆還可以根據2024 DSE評覈大綱,針對實用文部分生成題目、閱讀材料和範文。
巫筆聯合創始人Rex Yu告訴「甲子光年」,經過了七個版本的迭代後,目前全香港約500所中學裡已有超過200所在使用巫筆。
巫筆團隊在秋電展介紹產品
同樣是來自香港科學園的企業Hitrons關注的則是“AI+健康”,2023年,Hitrons推出品牌DR H,發佈的第一款產品就是智能戒指。
智能戒指賽道並不缺少玩家,今年7月三星發佈了其首款智能戒指Galaxy Ring,來自芬蘭的Oura近期推出了新一代智能戒指Oura Ring 4,蘋果、小米也相繼被媒體爆出正在佈局智能戒指。
DR H這款智能戒指名爲“太極”,已於今年4月上市,黑白兩色,分別用於夜晚和白天佩戴,這款戒指的材質是鈦金屬,可以提供專業多維度睡眠監測、運動數據記錄、全天候健康數據管理,並有着高集成芯片及傳感器組合。
DR H智能戒指“太極”
DR H很強調設計美學,其設計師爲香港知名設計師陳幼堅。提起陳幼堅這個名字,或許有些人並不熟悉,但很多人看過他設計的作品。李錦記、可口可樂的中文商標,以及香港國際機場、上海外灘美術館、國家大劇院的標識,這些設計均出自他之手。
在數據監測方面,各家智能戒指差異不大,DR H的亮點在於,除了在智能硬件的開發與設計上跨界合作,也會與醫療、運動、療愈等各個領域合作,在App上提供增值服務。
“我們跟華強北去卷價格是沒有意義的。”DR H技術總監徐威介紹,“我們賣產品的同時,也賣後續的健康服務,我們很看重用戶粘性和長期的數據積累。”
AI硬件迎來熱潮,無論是大廠還是初創公司都在紛紛入局。不過,Hitrons的母公司海創半導體已在電子產品製造業深耕二十多年,公司創始人Sue告訴「甲子光年」,入局AI硬件不是一時興起,“我們之前習慣於To B的生意模式,但也看到很多不讓人滿意的產品,我們也是在業界積累了很多年,擁有各種的資源後,才把它再橫向聯繫了起來。”
目前DR H正在和日本的一家養老機構談合作,計劃給養老機構的老人配上智能戒指。在這次秋電展,DR H的還展示了另一款即將上市的智能戒指“無極”,這款戒指的監測指標更加完善,外觀更加貼近於珠寶首飾,還可以根據用戶手指大小自由調節戒指尺寸。
DR H新款智能戒指“無極”
在秋電展上,「甲子光年」注意到針對老年、殘障羣體的智能產品得到了專門的展示。
Seekr是由Vidi Labs推出的一款專爲視障人士和視力減退的老年人設計的AI可穿戴設備,它的大小與GoPro相似,用戶可手持或將其夾在衣服上,它可以實時識別攝像頭拍到的畫面,並將畫面中最重要的信息轉換爲語音進行描述。
“我們想給視障人士呈現更多的細節,”Vidi Labs聯合創始人、CEO Turzo Bose現場爲「甲子光年」演示了這款產品,“藉助AI,它不僅可以識別前面是杯子還是瓶子,還能識別出來杯子裡裝的是檸檬茶、奶茶還是可樂。”
Seekr推出半年來,已經在香港和其他海外地區售賣,一臺設備的售價爲6000港元,這個價格包含了第一年的服務費,從第二年開始,每月要收取300港元的服務費。這個價格並不便宜,但Seekr目前的客戶超過2000個,主要來自醫院、盲校和NGO。
Seekr真機和現場演示
除了AI應用產品之外,新能源車的創新也值得關注。
但讓人很意外的是,一輛1994年的賓利Turbo R竟成爲了今年秋電展上爲數不多的純電新能源車。
“油改電”的賓利Turbo R
相比內地,生產年份較久的“老爺車”是一個不小的存量市場,有的“老爺車”面臨報廢,有的儘管還能上路,但是維修、保養花費較高。
Refined Motor與香港科學園等機構合作,開發出了一套通用電動動力系統,實現經典老車“油改電”,並可以在香港合規上路。
“針對不同的車型,電池容量在24kWh—80kWh不等,是中創新航的磷酸鐵鋰電池,我們採用模組化電池系統,其實什麼車都可以進行改裝。”Refined Motor創始人羅名佑告訴「甲子光年」,“比如這款賓利,改裝後百公里加速可達到3秒左右,未來也可以期待有更多智能化應用。”
不過這些“老爺車”的改裝成本不低,從30萬港元到上百萬港元不等,改裝時間通常需要6到12個月。
這個看似非常小衆的需求,目前也有改裝訂單正在進行中。
所有的創新都離不開需求,一些行業內不常見或者容易被忽視掉的需求,反而被香港的初創企業看到了。
「甲子光年」瞭解到,香港科技園公司針對入駐香港科學園的科創前期科技團隊,會提供5萬—10萬港元,幫助他們驗證想法的商業可行性。如果規定時間內發現不可行,資金也無需歸還。香港科技園還設立了10億港元的創投基金,專注於初創企業前期融資。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此前在接受上觀新聞記者採訪時算過一筆賬:“園區每投資1港元,就會吸引外部投資19港元。”
這也證明了賈佳亞的觀點:“香港是初創企業的孵化溫牀,社會有充分的意願培育新科技。”
3.困境與破局
一種聲音認爲,香港在AI時代,尤其是在大模型浪潮中,有些落後。
根據英國媒體Tortoise發佈的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指數》,香港在62個國家和地區中僅排名第32,而在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指數》中,Tortoise根據各地人工智能的實施、創新和投資三個方面的122項指標進行了評分,香港在83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升到了第16,排名前三的分別爲美國、中國內地和新加坡。
“主要是美國以及中國內地跑得太快了,”一位香港AI企業創始人告訴「甲子光年」,“其實香港這兩年也成立了不少AI企業,相關政策也好了起來。”
以人工智能產業爲例,根據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以下簡稱“生產力局”)與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2023年發佈的《香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研究》,香港人工智能產業的三大挑戰分別爲:算力不足,數據難以收集,人才招聘困難。
如何應對這些挑戰?香港特區政府今年動作不斷。
在算力方面,香港特區政府2024—2025年度《財政預算案》撥款30億港元予香港數碼港,推行爲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資助計劃”,當中包括資助業界應用超算中心的算力,爲本地人工智能發展持續注入動力。
在數據方面,特區政府提出會提速發展數字經濟,包括加快產業數字轉型、加強數字基礎建設、研究促進數據交易生態,並以大灣區作試點探討便利數據跨境流動安排。
在人才方面,2024施政報告中94次提到“人才”,報告中直接寫明要“搶人才”,並擴大了“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大學名單,加入13所海內外頂尖大學至198所,把計劃內高收入人才的首個簽證期限由兩年延長至三年。
對於人才,許楨認爲:“政府應進一步放寬津貼,讓科創界最頂尖學生來香港就學和發展,讓他們成爲未來香港科創寶庫,而非走了一個蘋果卻補充一個橙子。”
從2022年香港特區政府宣佈“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到現在“推進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香港人才的集聚效應正在逐步顯現。賈佳亞介紹,在過去的三年裡,做人工智能方向包括交叉領域方向的年輕教授增加了超過二十個,“整個香港有很強的科研能力,能把前沿研究跟醫療、基因、天文、地理等領域結合。”
新加坡吃掉了一部分香港的人才紅利,不過,也有從香港去了新加坡的科技創業者發現,新加坡本地人才市場始終沒有香港大,一些把公司轉移去新加坡的老闆已經發現請人不容易,同時新加坡的住宅租金、辦公室租金也在快速提高。
“離開香港去新加坡的人正在慢慢地回來。”一位香港科創產業人士告訴「甲子光年」。
如果說,2015年香港成立創新及科技局讓香港開始改變科創思維,那麼,如今的種種政策和變化,讓香港更加堅定了對科創信心。
這是一種信念,也是香港不得不押上的賭注。
這次特區政府提出設立100億港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 ——成立母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半導體與智能設備、先進材料和新能源等,系統性建設創科產業生態圈。
這些新興和未來產業都離不開“新型工業化”。
香港在2015年提出“再工業化”,在2022年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中又明確提出“推進香港新型工業化”。
新質生產力展館中關於“新型工業化”的海報
面對土地資源緊張、工業基礎薄弱等問題,香港的新型工業化之路該怎麼走?
香港生產力局給出的回答是——智能化。
例如,以“智能微工廠”的模式作爲工業發展的主流方向,凸顯定製化、小批量生產、低庫存、快速回應市場等優勢。
在香港生產力局大樓內的“新質生產力展館”,「甲子光年」看到了一個“智能微工廠”的案例。一臺看起來僅僅比一架鋼琴大一點的機器,就可以實現服裝的智能生產。
數字化全成型針織毛衣智能生產線
生產力局工作人員介紹,毛衣生產商利用香港特區政府“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建立數字化全成型針織毛衣智能生產線,重點開拓新型製造模式。毛衣生產商在現有廠房設立全新生產設備,從過去傳統生產線改爲單元製造模式,作小批量多款式生產,有效提高現有生產空間產值,更可減少庫存及材料浪費,快速應對市場客製化的要求。生產線涵蓋產品設計、數字仿真樣品、工程參數及編程至智能生產。項目預期產能可達至每日運作22小時,較目前生產線提升35%的產能及減少40%的生產成本。
生產力局和德勤中國在今年9月發佈的《香港製造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受訪的在香港從事製造業務的企業中只有19%企業已引入智能化,20%打算引入智能化,8%使用其他傳統方法,高達53%企業表示沒有任何應對方法。數據反映雖然企業普遍認識到客製化小批量生產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操作中,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仍然不足。
圖片來源:《香港製造業發展研究報告》
要規劃香港未來製造業的發展策略,煥發香港製造新動能,《香港製造業發展研究報告》建議可分爲“在港製造”“總部職能中心”和“製造服務業”三個層次。
圖片來源:《香港製造業發展研究報告》
用智能化推進新型工業化也是思謀科技正在做的事情。
“IndustryGPT就像是一個工廠裡的技術人員,它幫你觀察了生產流程,同時告訴你流程怎麼改進,這樣幫助我們節省成本並快速迭代出新的工業化機器。”賈佳亞告訴「甲子光年」,“我們不會自己去定義客戶要什麼東西,而是由客戶告訴我們他想要什麼,然後我們再去定義他們想要的智能化機器,實現工業規範級的交付,進而實現製造業向智能製造的轉型。”
香港還有個經常被提到的困境就是:本地市場較小,缺乏科技應用場景。
不過,也有人認爲這是香港的優勢,可以更好地做國際化。的確,香港作爲一個國際化都市,是不少品牌出海的跳板。而香港的創企,似乎從第一天開始就沒有出海的焦慮。
香港數碼港董事局主席陳細明今年9月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介紹,過去一年,有超過440家企業進駐數碼港,同比增長20.5%,當中有17%爲來自內地或海外的企業,“香港是內地企業打開海外市場的重要跳板和理想基地。”
爲什麼越來越多的內地企業選擇香港?在陳細明看來,首先,香港長久以來都是國際金融中心,能夠爲企業融資提供很多便利和經驗;其次,香港科研水平十分突出,政府對於基礎學科投入巨大並擁有5所世界一流大學,內地企業在香港有很多合作研發的機會;最後,以香港爲跳板有助於內地企業打開東盟、中東乃至歐美等海外市場。
「甲子光年」注意到,一些香港本地企業反而對內地的市場不夠了解,想進入卻沒有找到門道;還有一些企業有明確的產品和渠道,但是受數據跨境流動的限制,無法進一步拓展內地市場。
2023年6月29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與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簽署《關於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的合作備忘錄》,在國家數據跨境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安全規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大灣區未來融爲一體,需要推動數字化、數據過境,能夠將廣東和香港的數據在一定層面上打通。”賈佳亞說。
還有一個數據值得關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顯示,由香港、深圳及廣州的創新及科技業組成的廣深港科技集羣位列全球“最佳科技集羣”第二位。
香港科技產業,不必再提“失去的二十年”,也不宜單獨看待,而是要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發展一起評價。
如今的香港,站在了一個新的發展點,而來自香江的科技創新之聲,在大灣區必將有更加動人的迴響。
維多利亞港夜景
*參考資料
《香港發展創新科技產業的建議》,紫荊論壇
《商湯、大疆等獨角獸竟是從這個園區起步?記者獨家專訪香港科技園CEO黃克強》,解放日報·上觀新聞
《成爲內地企業出海“跳板” 香港加速打造人工智能生態圈》,中國經營報
《香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研究》,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
《香港製造業發展研究報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德勤中國
(封面圖及文中未註明來源配圖:「甲子光年」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