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過跳樓, 沒想過退學”:無數優等生, 正在拿命換成績
儘管我們都深知應試教育的弊端重重,但所有人卻如同鴕鳥般,只能將頭深埋沙堆裡。爲了不被內卷的洪流拋下,只能不斷犧牲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全然沒人敢發聲“救救教育,救救孩子。”
作者:立正媽媽,藍橡樹專欄 作者。國家人社部高級兒童情商指導顧問,中國圖書館學會兒童閱讀推廣人 。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爲星標”哦!
“昨天跳樓的同學,今天準時來上課了”。
面對同學震驚的目光,她淡淡地回答——“我只是死了,又沒退學。”
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底下的回覆,“死不了就只能繼續學”的同款孩子居然不在少數。
這是最近火上熱搜的一個視頻,讓無數網友頗感無語。 難怪急診科的徐醫生忍不住在微博上吐槽——
“孩子心理有問題,大人一定要去看精神科。”
當代心理診所最矛盾的現象是:父母忙着雞娃,孩子忙着抑鬱。
父母心裡也苦,沒有誰真的想逼孩子,但在這個“分數爲王”的時代,內卷無可避免。
爲了跑贏其他人,誰也不敢停下前進的腳步。國情註定,沒有最卷,只有更卷。
只是誰也不敢去深思,爲了成績而一味內卷的背後,犧牲了什麼?
而這一切,又是否值得?
爲了好成績
你願意拿什麼交換?
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劇中,有一集名爲《孔雀》的故事,就用超現實主義的拍攝手法,展示了可怕卻又真實的教育現狀。
故事發生在臺灣一所以成績好而聲名遠赫的“維德”私立名校。影片一開頭,就是熟悉又讓人窒息的開學第一日。所有孩子整齊地排好隊,像過安檢般,打開書包,接受檢查,所有跟學習無關的東西都要排除掉。
在這裡,所有的行爲都如程序化固定好的,孩子們就像機器人般,除了服從,別無他法。每個家長還會被要求籤署一份軍事化管理的協議,孩子進校時都必須虔誠誦讀。
第三十一條,爲專心向學,您的孩子不會帶藝人的照片到學校。
第三十二條,爲專心向學,您的孩子不會在上課時間問與考試無關的問題。
第三十三條,爲專心向學,您的孩子不會在下課時間從事球類運動。
看起來規定得過於奇葩,但細想,這跟我們課間十分鐘,不許孩子出教室,連上廁所都要打報告,其實也沒太大區別。
巧藝的母親看中了這所名校傲人的升學率,爲了讓女兒能考上好大學,不惜用光所有積蓄,將巧藝送進了維德。只是在這所貴族學校就讀的都是非富即貴,家境貧寒的巧藝在這個富人天堂裡,每一日的生活卻如同身處修羅場,時常因爲口袋羞澀而被同學嘲諷,讓她心理承受着極大的羞恥感。
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她在學校孔雀園裡遇到了一隻會說話的孔雀。它能洞悉人心的需求,並且發出交易邀請:只要願意拿出“一點點東西”,就能滿足你一個心願。
鬼迷心竅的巧藝,爲了滿足虛榮心,不惜一次次地用自己身上能力,跟孔雀做了交易。
用識別色彩的天賦,交換了可以跟同學去吃豪華法式大餐的錢;
用人的食慾,交換了一大筆鉅款捐給學校,因此有機會在萬衆矚目之下走上學校的頒獎臺……
儘管犧牲了一些東西,可是總是落後於人的巧藝第一次覺得自己在維德學校活得像個人了。
無意中,她還發現,跟孔雀做交易的,不僅僅只有她。校長用健康的腿,和孔雀換來了維德中學的高錄取率;活潑開朗但成績不好的轉學生,用迷人的嗓音換來了考試第一名……
看似匪夷所思的骯髒交易,但各取所需,大家似乎都樂在其中。
可是,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孔雀的“饋贈”雖然滿足了大家的慾望,卻也在一點點侵蝕他們的身心。
很快,巧藝發現她的眼睛開始白化,再也不能辨別顏色,那曾是她引以爲傲的藝術天賦;學校集會時,她和轉學生都不約而同地會發出孔雀的尖叫;而且,她居然開始有了吞食昆蟲青蛙的慾望;更可怕的是,她的手臂開始長出鳥類的雜毛……
不得已的巧藝,只好向父母坦白,希望他們能夠拯救她。
孔雀對巧藝父母提出交換的條件是——
必須要把所有家長之前籤的協議書全部燒了,這樣維德中學就會變成一個普通中學。那它就願意把巧藝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沒想到的是,爲了讓女兒考上好大學的媽媽已經癲狂了,她歇斯底里喊:
“開玩笑!維德怎麼能變普通學校!如果維德真的變成一間普通學校,那我們之前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外面的人看不到你的變化啊,現在外面的人只會看到你頭上那頂學士帽!”
她苦苦地勸導巧藝——
“只有家裡人才看得到你變成了什麼樣,你就忍耐一下,等考上了大學,媽媽再想辦法把你變回來。”
誰能想到,這段喪心病狂的話,居然是由自己的親生母親嘴裡說出來的呢。
最可怕的是,看似極端病態的劇情,在現實中,卻總能找到驚人相似的家庭。
就像我們開頭說的那些新聞般,當孩子已經走在身心崩潰的邊沿,父母關心的,卻是“明天還能不能上學?”
爲了優異的成績、爲了好看的簡歷、爲了各類競賽的獎項,不惜犧牲孩子的睡眠、娛樂、身體健康、性格培養……
當父母的眼中只剩下學習,孩子對人生也只剩下“死不了就只能繼續學”的絕望。
比奴役更恐怖的,
是已經習慣了被奴役的人生
面對媽媽對好大學近似瘋癲的執念,巧藝只能悄悄行動,跟弟弟、爸爸一起,溜進學校,燒掉了所有協議書,讓學校無法再用這些框框條條的束縛困住大家。
沒想到的是,所有的學生 居然集體抗議,要求恢復檢查。只因這些長期在規則壓迫成長起來的學生們,骨子裡已經習慣了被奴役的生活,離開了那些條條框框,都不知道該如何生活了。
孔雀的眼裡露出一絲狡詐,比起人類,它更洞悉人性。
看似困在籠子裡的它,籠子外面的這些人類,纔是真正的囚徒。困在慾望的牢籠裡,逐漸失去了自我,在日復一日的規則馴養下,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籠中人。
正如這兩天的一個新聞,一位江蘇的體育生在高考前的800米測試中,脛骨粉碎性骨折,但因爲擔心沒有成績,堅持爬到終點。
不知道當時場邊的老師、同學、志願者,是抱着什麼心情在爲他加油吶喊的。 但當看到媒體鋪天蓋地宣傳這是堅強不屈的“體育精神”,卻不得不唏噓,我們整個教育環境都病了。
何時開始,我們的價值觀居然變成了:爲了一場800米的跑步成績,犧牲一條腿,又算什麼呢?
而這位骨折了的體考生,在下場後帶着哭腔的第一句話是——
“腿斷了,沒大學上了……”
在畸形的“成王敗寇”的教育洗腦下,孩子們的思想也已經深受腐蝕。人生似乎除了考大學,再無其他重要的事了。爲了一紙文憑,即便犧牲健康,犧牲自我,甚至犧牲他人,也在所不惜。
《我的二本學生》書裡,有一段觸目驚心的話:
其實,孩子被毀掉的,又何止健康,還有三觀。
當整個社會都吹捧“好成績=好大學=好人生”,孩子的人生簡單而乏味,他們不知道:除了學習,我還能做什麼?
一位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就曾控訴——
“如果要出人頭地,出類拔萃,那麼就是要完全配合並服從於這個系統。我看到過我身邊不少朋友,爲了成績和簡歷,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友情、愛情、個人探索、課餘活動等等。而這些犧牲恰恰又是構建一個人內心和靈魂的基石。”
這就是我們教育最大的悲哀。
爲了所謂的狹隘意義上的成功,而將孩子的童年囚禁在填鴨式的教育裡,精心裁剪。
最終,讓他們變成這個社會想要的模樣,卻失去了自我,變成了空心人。
父母傾盡所有的愛,
是困住孩子的枷鎖
《孔雀》的影片最後,並非像傳統故事般,媽媽醒悟,孔雀告敗,生活恢復如常,有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相反,面對巧藝爲追求正常生活,鋌而走險燒了家長協議書,媽媽是既憤怒又失望。當她再次找到孔雀理論時,孔雀巧舌如簧描繪的藍圖,卻讓她心甘情願地打開籠子,走了進去。
是的,爲了巧藝和弟弟能夠繼續就讀維德這所名校,爲了所謂的好大學好文憑好人生,媽媽執迷不悟,再次選擇了跟孔雀做交易。
生活確實恢復到她所期待的樣子,維德變回之前貴族名校的模樣,巧藝的身體恢復成常人,憑藉過人的藝術天賦,有了出國留學的機會,弟弟也上了名牌中學。
而媽媽呢?
兩年後,一家人坐在孔雀籠子前野餐,唯獨沒有媽媽。
你們應該也猜到了,籠子裡那隻孔雀,就是媽媽。
“我都是爲了你好”、“爲了你,我付出了多少”、“你對得起我的付出嗎?”貫穿在中國式家庭教育中的道德綁架,藏着父母對孩子傾盡所有的愛,但也爲孩子戴上了“不上進=不孝順”的枷鎖。
華東師大心理諮詢中心的陳默老師,曾一針見血地指出當代孩子的問題——
過去兒童心理問題主要在於外部環境因素,現在的兒童心理問題,主要是因爲高競爭感和高孤獨感。
前有應付不完的學業功課壓力山大,後有需要償還父母的情感負擔如影隨形,在這樣雙重夾擊下,孩子扛不住,就會病了。
《自主教養:焦慮時代的父母之道》特別提到:
雖然做父母的總是忍不住想象孩子的未來,但在無限多的可能性中,孩子到底會有怎樣的人生,是你無法決定的。無論你怎樣焦慮,都不可能消除生命成長的不確定性 ...
爲了所謂的“起跑線”,所謂的“遠大前程”犧牲現有的美好,去交換一些看似美好的虛榮,實則卻可能是將孩子置身於煎熬的火堆上,傷痕累累。
孩子的人生不應該被好成績、好大學、好工作所禁錮,他們的人生應該如奔騰的後浪,有無限的生機,去探索這個廣大的世界,擁抱未知的美好。
只有當父母放下執念,不要將孩子的人生成功看成是單選題。孩子纔有機會在成長的歷練中,用充滿熱情、活力和勇氣的心態,去應對風吹雨,也享受陽光。
請記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他自己。
長按複製ID, 添加好友, 申請加入
高中羣管家微信號: guanjia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