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預期目標“衝刺” 中國經濟持續提“質”向“新”

(原標題:向預期目標“衝刺” 中國經濟持續提“質”向“新”)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 記者 張均斌

政策的合力會增強經濟回升的動力。“現在‘藥方’已經有了。”還要重點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政策進度問題,第二是政策力度問題。

——————————

中國經濟三季度“成績單”全球矚目,世界期待從這個全球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尋求穩增長的信心,也期待從中窺見全球經濟的新動向。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爲94974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中國取得這樣的經濟增速尤爲不易。

當下,中國正向全年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衝刺”。隨着國家加力推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發力顯效,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不少積極變化。世界也看好中國增量政策的經濟“牽引力”。

國民經濟向好因素累積增多

前三季度,我國各行業生產供給穩定增長。其中,農業生產平穩發展,服務業持續恢復,工業成爲今年經濟運行中的一個亮點。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比GDP增速高出1個百分點,對前三季度經濟穩定增長髮揮了重要支撐作用,貢獻率接近四成。

“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向好因素累積增多。”盛來運用“兩個不變和一個變”來形容前三季度中國經濟運行的三個突出特點:儘管二季度和三季度的增長略有波動,但是從累計看,國民經濟運行穩的總基調沒有改變;中國經濟在保持量的合理增長的前提下,經濟發展的結構在優化,質量在提升,高質量發展穩中有進的大趨勢沒有變;9月份國民經濟出現積極變化,多數指標邊際改善,經濟運行呈現出築底企穩態勢。

10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崇實書院副院長、經濟學院教授範志勇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上表示,從增長、就業、通脹、國際收支這四大宏觀指標判斷,我國經濟整體運行平穩。同時,這些指標和年初制定的全年經濟增速5%左右的預期目標比較吻合,“我們認爲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標是大概率事件。”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事。前三季度,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爲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

居民收入前三季度增速略高於GDP增速。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1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5.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9%。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可以用來反映通脹的變化程度。前三季度,CPI比上年同期上漲0.3%,漲幅比上半年擴大0.2個百分點。今年,我國的外貿形勢總體好於預期。盛來運指出,前三季度,出口增長6.2%,而且我國外匯儲備又重新回到3.3萬億美元。

“這些爲中國宏觀經濟保持韌性提供了很好的基礎。”範志勇還關注到,多個指標顯示宏觀經濟正在企穩。例如,雖然GDP平減指數(名義GDP與實際GDP之比)仍處於下行狀態,但降幅在逐季收窄。“這是經濟運行狀況改善的一個較爲積極的信號。”

事實上,中國經濟環比增速實現了連續9個季度正增長。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經季節調整後,三季度GDP環比增長0.9%。

新動力支撐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我國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最終要靠科技支撐,要靠新質生產力。盛來運分析,從前三季度的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在保持量的合理增長的前提下,質量也在提升,新質生產力正在加快形成。

範志勇關注到,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結構出現了不少結構性改善跡象,特別是高科技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包括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領域的增速遠遠超過製造業或宏觀經濟增速,這也意味着新質生產力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果。

中國的創新投入也在持續增加。去年,我國研發投入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的總量首次超過3.3萬億元,居世界第二。這對推動我國高科技產業、推動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前三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0%,高於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6.6個百分點,對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7.1%。範志勇認爲,“這是我國經濟結構改善的一個重要標誌。”

隨之而來的是,我國的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今年,我國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又上升了1位。9月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顯示,在對全球130多個經濟體的排名中,中國位居第11位。該報告還指出,中國有26個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羣,位居世界第一。今年前7個月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26.16%,量子計算機等諸多領域還涌現了重大成果。

新產業也在加快成長。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1%,比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高3.3個百分點。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前三季度增長11.3%,也明顯高於服務業增速。數字經濟加快推進,數字產品製造業增加值較快增長。

此外,新業態、新模式在加快形成、加快拓展。網上零售額繼續保持較高增速,全國網上零售額108930億元,同比增長8.6%,網上零售額中的即時零售、直播帶貨,都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信息中心研究員魏琪嘉分析稱,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成效非常明顯,特別是產業的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的培育,涌現出很多新的增長點。

“我們對完成全年目標充滿信心”

眼下,中國經濟正值“衝刺”全年目標的關鍵階段。

今年一、二、三季度我國GDP分別同比增長5.3%、4.7%、4.6%,經濟下行的壓力仍然存在,實現全年目標的壓力仍然不小。尤其是,今年以來,國內外環境複雜多變,外部環境變亂交織,風險挑戰增多,國內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的關鍵階段,週期性矛盾和結構性矛盾相互交織,調整的“陣痛”正在釋放。

面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國及時加強宏觀調控,特別是9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對下一步經濟工作重點作了整體部署,涉及加力提效實施宏觀政策、進一步擴大內需、加大助企幫扶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努力提振資本市場等內容。

“現在‘藥方’已經有了。”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副所長張斌表示,還要重點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進度問題,能否快速把這些政策推出來很重要,因爲實施逆週期政策對抗需求不足,是政策和時間的賽跑,越早越好,越快越好;第二個是政策力度問題,也是更重要的問題。他談到,過去,相關部門已經推出了不少政策調整,但一直沒有走出需求不足的局面,所以,還要綜合考慮政策力度問題。

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首席經濟學家丁爽認爲,從外部風險來看,美聯儲降息步伐出現了不確定性,同時美國總統選舉的不確定性仍然很大,這也引發了人們對未來形勢尤其是外貿形勢的擔憂。他建議,在房地產止跌回穩前,宏觀政策取向要偏寬鬆,在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宏觀政策要起到保底作用。

房地產市場是當前宏觀經濟調控的一個重點,多部門正接續發力提振樓市。9月24日,央行多“箭”齊發支持穩樓市,提出了引導銀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五項房地產金融新政。10月12日,財政部又提出,將疊加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專項資金、稅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10月17日,五部門打出重磅“組合拳”提振房地產市場信心,其中,最重磅的內容就是“兩個增加”:一是通過貨幣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二是年底前,將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的信貸規模增加到4萬億元。

當下,樓市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多項主要指標在收窄。10月以來,一線城市房地產主要指標全線回穩。

“房地產市場的出清可能是整個宏觀經濟轉向的一個前提或者基礎。”範志勇表示,需要儘快鼓勵地方政府通過市場化的機制使房地產市場出清。

在丁爽看來,隨着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地見效,四季度經濟出現反彈的可能性增加,全年實現5%左右經濟增速目標的概率在增加。

此外,丁爽還指出,“從更長遠的角度看,還是要強調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改善營商環境,激發民間投資和創新,同時,要更加側重擴大消費,增強經濟內生動力,而不是長期依賴刺激措施。”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教授,中誠信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毛振華表示,經濟發展還是要靠市場。所以,要在政府啓動大規模寬鬆政策和擴張政策的背景下,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同時要切實解決現在企業和市場面臨的困難。

10月14日,國新辦就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四部門宣佈齊發力精準扶持不同經營主體發展,有力有效減輕企業負擔。

近期,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受到全世界的關注。有的國際機構因此上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例如,幾天前,高盛發佈報告稱,由於中國最近宣佈了刺激計劃以支撐經濟增長,高盛上調了對中國GDP增速的預期,將中國2024年實際GDP增速預測值從4.7%上調至4.9%。

當前,一攬子增量政策持續發力顯效,不斷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盛來運認爲,政策的合力會增強經濟回升的動力,“我們綜合判斷,四季度經濟會延續9月份已經出現的企穩回升態勢。我們對完成全年目標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潘圓,寧迪,王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