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裹”大流量,彰顯中國經濟活力
□平波臺
近日,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800億件,比2023年提前59天。作爲我國經濟的一個晴雨表,快遞業“小包裹”大流量,反映出我國經濟供需兩旺、活力足。
生產消費兩旺,“小包裹”產生“大流量”。快遞業一頭連着生產端,一頭連着消費端。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生產、消費兩旺對快遞物流業發展形成有力支撐。從生產端看,前5個月,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9%,連續兩個月加快,消費品製造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1-5月同比增長10.9%,顯示出生產端需求旺盛;從消費端看,我國擁有全球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前5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237億元,同比增長4.1%,隨着電商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線上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1-5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48280億元,同比增長11.5%,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較1-4月提高0.8個百分點。在兩者共同作用下,今年以來我國快遞月均業務量超130億件,其中6月份快遞日均業務量超5億件,呈現出經濟供需兩端持續向好的態勢。
軟硬件同提升,“小包裹”跑出“加速度”。快遞業迅猛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網絡的高效通達,也反映出快遞行業自身現代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今年以來,快遞企業不斷下沉服務網絡,加快推進快遞進村,主動適應農產品“品多、質鮮、量大”的特點,加大冷鏈投入,優化運輸路徑,延伸服務鏈條,提升了農村地區服務能力水平,推動了農產品寄遞業務規模化發展。同時,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大型分撥中心智能化改造,迅速應用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等智能設備,行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運輸效率、服務質量得到有效提升,讓“小快遞”跑出發展“加速度”。
便民利企多贏,“小包裹”服務“大民生”。快遞業在促進流通暢通經濟循環的同時,在服務城鄉、保障民生等方面也發揮着積極作用。從祖國東北黑龍江的五常大米,到西南邊陲雲南的鮮花,再到西北新疆的葡萄乾,快遞業不斷拓展服務領域,一方面積極推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有效打通農產品出村進城的“最初一公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另一方面將服務從消費領域延伸至生產環節,爲製造企業提供入廠物流、倉配一體等綜合供應鏈服務,極大促進了城鄉資源要素流動與產業配套水平共同提升。此外,快遞業國際化步伐加快,新開、增開洲際貨運航線及國際定期貨運航線,爲更多的中國商品出海及國外商品進口提供更爲便捷的服務,爲生產效益與消費品質提升架起“快線”,這也是釋放內需潛力、服務民生幸福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