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長假帶兒子一起去電影院“追星”,幸福感爆棚!

清明小長假不曉得大家有什麼安排,是去踏青短途遊,還是帶着娃上墳祭祖?

這幾天杭州的天氣不太穩定,我除了帶兒子在市區溜達溜達外,還準備帶他一起去看宮崎駿的新片《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這部電影我可是伸長脖子等了兩年了,終於等到了它在國內的電影院上映!前不久,它還斬獲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這是宮崎駿時隔21年後再次捧回奧斯卡小金人。而他上一次他拿獎的作品,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千與千尋》。

宮崎駿說,他從起筆構思到完成這部作品,花了整整7年的時間,而今年83歲的他也不得不承認,已經沒有下一個7年可以再供他進行創作了。所以這也將是他的“人生電影告別之作”,

宮崎駿在採訪中說,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濃縮了他83歲人生的經歷與感悟,他也將自己的親身經歷投射在主人公身上。而啓發他創作出這部電影的,是發表於1937年的兒童文學名著《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這部小說版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讓宮崎駿從10歲讀到70歲,從最初小小的震撼,到被書中的價值觀影響了六七十年。宮崎駿讀完這部小說曾寫下一句感悟:“無論處在多麼殘酷的時代,都要活得像個人,不能輕言放棄。”

也是因爲愛慘了宮崎駿,所以跟着他的安利,我也拜讀了一下這部經典著作。讀完之後我十分驚訝,原來它並不是我想象中的,少年成長冒險的奇幻故事,而是一部即便放在現在來看,觀點依舊非常超前的成長指南。

今天也藉着宮崎駿最新電影的熱度,特別想來聊一下原著小說中帶給我巨大啓發的故事片段。

“每個人心裡都會涌起各種各樣的情感,有些明亮,有些陰暗,而你怎樣去處理這些情感,其實就是在選擇將來活出怎樣的人生。”

01

怎麼看待自己和世界的關係?

15歲的潤一是名初二的學生,爸爸過世後,和媽媽從市區搬到了郊區。剛從大學畢業的舅舅常來找潤一玩,是潤一的良師益友。

“小哥白尼”這個綽號,就是舅舅給起的。爲啥和歷史書上的大天文學家同名?其實是舅舅想讓潤一記住那天下午發生的事情。

在一個平平無奇的雨天,潤一和舅舅在高樓上看着街上的車流在雨幕中穿梭。潤一突然想到,在他的視線內,在他看不到的地方,有不認識的幾十萬人生活着。這些人在幹什麼?在想什麼呢?

於是,潤一問舅舅,“舅舅,我們能看到的這個區域有多少人呢?”

舅舅思考了一會兒說:

“沒那麼簡單,如果東京的每個地方的平均人口都一樣,或許能計算得出。不過,實際上,有的地方人口密度高,有的地方密度低,所以,不能按照比例計算。

有些人白天來到市區工作,晚上回到郊區的家,所以白天和晚上的人數也相差很多;

今天正好是星期日,和平時的人數也差很多。”

聽完舅舅的回答,潤一突然覺得幾十萬,也許上百萬的人口,就像潮汐一樣,時而漲潮,時而退潮。

看着遠方,潤一感覺自己像在巨大的漩渦中漂浮:自己看着行人,或許別人也正在某處看着自己。

潤一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感覺。回家的路上,潤一興奮的對舅舅說:“舅舅,人就像分子一樣。今天下午我真這麼覺得。”

舅舅先是面露詫異,過了一會兒說:“你要牢牢記住這件事,這件事非常重要。”

舅舅爲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在他留給潤一的日記本里找到了答案。

人習慣以自己爲中心看待事物。

就像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地動說之前,大家都只相信自己看到的,認定太陽和星星是繞着地球轉的。

現在小學生都知道哥白尼是對的,但當時,哥白尼的猜想幾乎惹怒了所有人,他的下場很悲慘。經過了幾代科學家的接力,地動說才取代了天動說。

所以,潤一體會到自己是廣大世界的一個分子,真的算是一件大事。小潤一今天體會到的、思考過的想法,就像從天動說邁入地動說一樣。

如果人一直堅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恐怕就無法瞭解宇宙的真正樣貌;如果總以自我爲中心判斷事物,也會不瞭解週遭事物的真相。

02

怎麼對待自己內心涌出的情感?

經歷了“地動說”事件,潤一就有了小哥白尼這個綽號,舅舅、同學都這麼叫他。

在認識到人就像分子後不久又發生了一件事,舅舅跟他說,除了認識世界的廣大,還要充分挖掘自己的內心。

小哥白尼的班級並不太平,浦川家是賣炸豆腐的,他成績落後,衣服上常帶污漬和氣味,被人欺負也不反抗,所以就成了山口等人的欺辱對象。

這天,山口又讓浦川在課堂上出醜,在同學的笑聲中,浦川羞得面紅耳赤。

但跟往常不同的是,這次,一位叫北見的學生挺身而出。見山口欺人太甚,北見直接跳起,朝山口撲了過去,兩人扭打到了一起。直到老師來了,兩人才罷休。

小哥白尼在一旁目睹了全過程,心情從一開始的同情浦川,着急,到看到北見仗義出手後,變成了感動。

回到家,他興奮地跟舅舅講了這件事,舅舅也覺得有趣,同時因爲他不是山口的同夥而鬆了口氣。

舅舅希望藉此事讓小哥白尼思考,書中教過的道德觀和靈魂深處的道德觀有什麼不同。想清楚這點,纔有可能成爲“爲人了不起的人。”

舅舅的日記:

你從小學到現在,已經在公民道德課學過許多。

這些規範都不容忽視,如果有人像公民道德課教的一樣,爲人正直、勤勞、懂得自我節制、忠實盡責、有公德心、待人親切、節儉……那的確是個無可挑剔的人。這麼完美的聖人能贏得大家的尊敬,也值得大家尊敬。

不過,接下來纔是你必須思考的問題。

如果你在課堂上學到這些道德規範,覺得社會也認爲這樣的人了不起,所以你就只按照老師教的規範生活——小哥白尼,聽好了——這樣一來,你永遠都無法成爲一個完整的人。

當你還小的時候,這麼做就夠了。可是到了這個年紀,不能只是這樣。重要的不是世俗的眼光或其他,而是你自己必須從靈魂深處瞭解人到底是什麼地方了不起。

然後,必須打從心底想成爲了不起的人。好事就是好事,壞事就是壞事,逐一判斷好壞的時候,以及行動的時候,都得貫徹你胸中涌現的熱切情感。

如果你不這麼做,恐怕你只能成爲“看起來了不起的人”,不能成爲真正“了不起的人”。

世界上有許多人喜歡錶現得讓別人覺得他們很了不起,這些人最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總是忽略了真正的自己、原來的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我不希望你成爲這種人。

所以,你必須珍視自己的感受和深深感動的事。不要忘記這些事,而且要認真思考這些事的意義。

03

你選擇活出怎樣的人生?

有暖心的舅舅,又在學校交到了新朋友,小哥白尼應該挺開心的吧。

但在一個雪天,小哥白尼遇到一件讓他終身難忘的事,他不得不正視自己的弱點——怯懦。

課間,他和幾個好朋友去操場打雪仗玩,他在前邊跑着,一扭頭,發現朋友不見了。

原來,他們幾個被高年級校霸擋住了去路。校霸找茬,對朋友說:你們故意踢壞了我辛辛苦苦堆好的雪人,道歉,不道歉就捱打。

朋友道完了歉,校霸又覺得他們對高年級學長不夠尊重,還是教訓了他們一頓。

小哥白尼在遠處看着,心裡想,我該和他們一起受罪。想着要衝過去,可身體卻像被定住一樣,挪不動一步。

他還想對校霸說自己是他們的朋友,但話到嘴邊卻卡住了,握着雪球的手還使勁往後藏了藏,怕校霸發現。

上課鈴響了,校霸才住手。幾個朋友互相攙扶着走了。雪地裡只剩下小哥白尼,他好像看到了朋友對他露出了鄙夷的眼神。

回到家,小哥白尼生了場大病,他因爲自己的怯懦,沒有遵守朋友有難同當的約定而一蹶不振。

想去跟朋友道歉,不知道怎麼開口。一想到自己居然做出了這種讓人不齒的事,內心愧疚得想死。

小哥白尼經歷着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人生大事——後悔。他明明有機會和朋友站到統一戰線的,但他在最後一刻也沒有這麼做。

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還是承擔自己怯懦的後果,其實就是在選擇將活出怎樣的人生。

舅舅知道前因後果後,跟小哥白尼講了一段話:

我們會受到悔恨折磨,是因爲覺得——當初明明可以採取不同的行動,明明有能力不去犯錯。

如果自己原本並沒有能力按照正確理性的聲音決定自己的行爲,事後也不會感到痛苦。

可是,人之所以偉大,也是因爲我們會爲了犯錯而感到痛苦。

只要是人,就會犯錯,只要良心尚未麻痹,犯錯的感覺必定會讓我們嚐到痛苦的滋味。可是,小哥白尼,我們都該從痛苦中汲取新的自信,感到痛苦不是事情的終結,歌德曾說:

“錯誤相對於真理,正如睡眠相對於清醒。我曾經見過人從錯誤中醒來,就像甦醒之後再次朝着真理前進。”

我們會犯錯,但我們也能從錯誤中重新站起來。

結束了和舅舅的對話,小哥白尼決定承擔自己的錯誤,他給朋友寫了封真摯的道歉信。信送出後,小哥白尼覺得一直緊繃的心情頓時放鬆了。

小哥白尼的媽媽還分享了件自己童年時代的小事:

高中時,她看見有個步履蹣跚的老奶奶在爬臺階,老奶奶提着重物,每一步都走的很辛苦。她想,我應該幫老奶奶提東西。

但因爲她想等一個時機,就遲遲沒有開口。最後,老奶奶自己走到上邊去了,她這才意識到,自己失去了幫她的機會。

就是這樣一件小事,讓她記了很多年。她也後悔過,但也因此瞭解到了重要的人生道理,“後來,我也更能深刻體會別人善行的可貴。”

這些讓人後悔的事對人生意味着什麼呢?也許就像小哥白尼媽媽說的那樣:

“單看那一件事,會覺得不可彌補。可是,只要你感到後悔,並且因此深刻了解到了重要的做人道理,就不枉費你有那樣的經驗。

往後的生活也會比以前更好、更有深度。因爲你會成爲比以前更成熟的人。所以,不管遇到什麼事,都不可以對自己感到絕望。”

最後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說說觀影后的感受,或者最喜歡哪部宮崎駿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