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崗村變身最佳旅遊村
前不久,聯合國旅遊組織公佈了2024年“最佳旅遊鄉村”名單,我們小崗村入選。如今村內景點羅布,每天遊人如織。2024年,村裡景區接待遊客超6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65億元。
小崗村作爲我國農村改革第一村,來參觀學習的人很多,大多是衝着這裡的歷史資源來的,但因爲缺乏延伸的旅遊項目,很多人來了只是匆匆一瞥,留不住人。
近年來,小崗村踐行“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深度開發文旅產品。農家景區還原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村落,園內屋舍儼然、小橋流水,通過茅草房建築羣落和生產、生活用具等實物展示,再現了以前的生產、生活場景。景區引進了手工釀酒、古法榨油等傳統手工製作企業9家,形成特色手工藝集聚地,打造鳳陽花鼓、淮河大鼓、鳳陽民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臺,成爲本地文旅新地標。
2024年,我們建設完善小崗村宿,塑造20世紀90年代江淮民居風格,聚焦民宿、美食、培訓、會務和親子五大主題,打造10個景觀韻味各不相同的民宿院落,配備大禮堂、大食堂、小吃街等配套服務設施,成爲具有江淮田園風光特色的高標準村宿,滿足了遊客高品質住宿和餐飲需求。
小崗村還以國家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項目爲支撐,沿改革大道打造“五彩繽紛”果嶺廊道,推動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勞作變體驗,讓鄉村既有產值,也有顏值,更有價值。整合包裝小崗村、小崗產業園及周邊的特色農產品和深加工產品,開發具有小崗特色的文創產品,發展“後備箱”經濟,做好“土特產”文章。
村裡還成立了小崗精神培訓中心,依託小崗幹部學院和中組部、農業農村部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積極發展培訓產業,以大包乾、沈浩和新時代小崗3個故事爲藍本,打造精品紅色文化和農耕文化課堂。
過去,遊客在村裡轉10分鐘就出來了,現在能看花鼓小鑼,推獨輪車、板車,還能攀爬,能玩好幾個小時。如今,全村一半人吃上了旅遊飯,外出工作的一些人也回來了,越來越多年輕人主動回到家鄉發展。
新的一年,小崗村將完善景區標識系統和智慧旅遊系統,改造提升友誼大道景觀,加快大包乾紀念館開放運營,持續豐富小崗村宿功能和當年農家景區業態,加快推進“希望田野”遊學樂園、“小崗徽味”美食市集、“崗上花開”休閒田園、“點亮計劃”鄉創街區等項目建設,策劃籌備紅手印劇場、“大包乾”實景演出、小崗夜遊項目等,創新一產、二產功能模塊,探索全域旅遊模式,推動培訓研學產業專業化、精品化、市場化。
(講述人: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 經濟日報記者 樑 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