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的喜與憂
撰文| 胥 植
編輯| 王 潘
“小鵬MONA賣爆了,我也被車主罵慘了,真誠地說一句抱歉”。
11月7日的小鵬P7+發佈會,何小鵬罕見地以一段道歉作爲開場白。
或許是小鵬此前的“逆風期”太過漫長,導致對MONA M03的銷量預期出現偏差,從8月底上市到現在,交付問題一直是何小鵬心中的一塊大石。
在發佈會上,何小鵬誠懇向延遲交付的MONA M03車主致歉,並表示將爲他們提供摺合人民幣每天150元的補償。
小鵬MONA M03上市僅22天量產下線數量超10000輛,創造了新勢力新車最快萬輛下線紀錄。上市兩個月,M03交付連續超過1萬臺,預計12月產能將提升40%,2025年春節前月產能目標爲2萬臺。
正是這一款車,爲小鵬奉獻了史上數據最好的季度財報。11月19日,小鵬汽車發佈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總收入爲人民幣101億元,同比上漲18.4%,環比上漲24.5%;汽車總交付量爲46,533輛,較2023年同期的40,008輛增長16.3%,表現超出預期;毛利率爲15.3%,同比提升18%,實現連續5個季度的持續改善,創下歷史新高;淨虧損爲18.1億元,雖然距離扭虧爲盈仍有一段路程,但相比去年同期的38.9億元,已經大幅收窄。
這其中,小鵬的研發投入仍在持續增長,第三季度研發開支爲16.3億元,同比增加25.1%,環比增加11.3%,這或許與小鵬開始全面發力AI生態有關。
同時,小鵬P7+上市3小時內大定突破3萬臺,刷新了MONA M03所創造的大定歷史最好成績。
受益於MONA M03和P7+兩款拳頭產品的熱賣,小鵬汽車對第四季度的預期高度樂觀,交付量預期爲87000-91000臺,相較第三季度接近翻番;總營收預期爲153億元至人民幣162億元,在第三季度基礎上增幅超過50%。
這與理想汽車對第四季度保守的業務展望形成鮮明對比。相較第三季度,理想汽車第四季度交付量和總營收預期增長百分比,均爲個位數。
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小鵬單車收入已經下滑到19萬元,低於19.7萬元的市場預期,這正是因爲MONA M03在車型結構中佔比大幅提升所帶來的副作用。
而起售價僅爲18.68萬元的P7+,註定還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讓小鵬的單車收入困在20萬區間以下。根據財報數據測算,第四季度單車價格還將進一步降低至16萬元左右。
光子星球此前曾在中分析,MONA M03的爆賣對於小鵬是把“雙刃劍”:低價戰略雖然在短期內利於銷量的大幅提升,進而有效攤薄研發與造車成本,但對品牌力的損傷也是不可逆的。
一旦“低價”標籤被鐵牢,小鵬在未來幾年或許又將進入另一場“暴風雨”。
搭上增程“末班車”,能帶來下一輛“爆款”嗎?
11月6日的小鵬汽車科技日活動上,何小鵬正式推出“小鵬鯤鵬超級電動體系”,宣佈即將進軍增程領域。
在純電賽道越來越“卷不動”的小鵬,眼紅增程可能已經很久了。作爲當下用戶“里程焦慮”的最優解,增程已經充分得到市場驗證,新勢力前三強理想、問界、零跑,均得益於增程車型的推動。
雖然越來越多的車企也開始加入戰場,讓增程賽道變得越發紅海,但增程在未來幾年,還將是毫無疑問的增量市場。乘聯會數據顯示,10月國內新能源零售銷量同比增長56.7%至119.6萬輛,其中,純電增長36.7%至67.3萬輛,而增程式增長55.2%至11.7萬輛。
爲了打出差異化,何小鵬在正式介紹小鵬鯤鵬超級電動體系前,一直不斷鋪墊“小鵬做普通的增程已經沒有意義”,這或許能夠理解爲什麼小鵬不直接提增程,而是費盡心思包裝出了“超電”這一全新名詞。言下之意,小鵬不“卷”當下的增程市場,而是要通過強化技術標籤,“做增程2.0的引領者”。
小鵬“超電”體系基於全域800V高壓碳化硅平臺打造,搭載了5C超充AI電池、混合碳化硅同軸電驅、靜音增程器,以及AI電池醫生和AI動力功能,純電續航達430km,綜合續航里程超1400km。
簡單概括,相比當下市場主流增程車型,小鵬鯤鵬超級電動體系電驅體積更小、純電續航更長、電池充電速度更快——雖然各項數據均有幅度不少的提升,但還遠未達到“顛覆”的程度。
綜合來看,小鵬的增程車型挑戰與機遇並存。
樂觀的方面在於,如同品牌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區別一樣,從純電到增城的跨越難度,遠低於增程到純電,尤其是小鵬已經在市場上建立了“技術先鋒派”的認知,降低了其在增程道路上前進的難度。
但從MONA M03到P7+,小鵬已經逐漸開始將低價路線作爲重點策略,尤其是還從中嚐到了足夠的銷量甜頭。品牌力的日漸低端化,將爲即將推出的增程車型蒙上一層陰影。
可以預見,即使小鵬的首款增程車型是中大型或大型SUV,價格也大概率是在20-25萬區間。
這將讓小鵬的增程車型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區間:雖然增程體驗會優於一衆對手,但在高端領域,有理想和問界兩大攔路虎,小鵬當下品牌力還不足以與之掰手腕,小鵬G9與X9兩款30萬級別車型,月均一千多臺的銷量即是例證;而在低價區間,“半價理想”零跑也絕不是可以輕鬆拿捏的軟柿子。
此外,產能問題涉及供應鏈管理等諸多問題,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即使P7+是上市即交付,但還有一大堆MONA M03在加班加點等待生產交付。屆時如果增程車型繼續“爆單”,小鵬是否有足夠能力去實現交付,依然是一個謎題。
“三駕馬車”還是不務正業?
從最早的“蔚小理”時代,小鵬就堅持將“智能化”作爲突破口,即便在“逆風期”的近兩年,小鵬依然沒有停止技術前進的步伐。站在新十年的伊始,已沒有“活下去”擔憂的小鵬,具備了更大的野心。
小鵬汽車科技日活動上,何小鵬一口氣帶來了AI汽車、AI機器人、飛行汽車三大板塊的創新成果。“多條腿走路”的局面,讓小鵬看起來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而造車則變得像“補貼家用”的副業。
在外界看來,小鵬步子邁得太大,多少顯得有些“不務正業”了——造車還沒完全玩明白,多線並行難免分散精力,導致最後啥也沒幹好。畢竟機器人和飛行汽車,都是前期資金投入極大、耗費時間極長的重度領域。
小鵬敢於“三線並行”的底氣,或許來自於自主研發的圖靈AI芯片,這是全球首顆可以同時應用於AI汽車、AI機器人、飛行汽車的芯片,這意味着小鵬能夠以相對統一的成本,完成三駕馬車的底層技術建設。
今年8月,圖靈AI芯片正式流片成功,10月份圖靈AI芯片已跑通最新版本的智駕功能,小鵬稱其計算能力達到了現有芯片的三倍。
目前飛行汽車已經取得初步成果,小鵬匯天研發的全球首款量產分體式飛行汽車,已在2024年11月中國航展全球公開首飛,簽約新訂單共計2008臺。
雖然飛行汽車的確是一片廣闊藍海,但小鵬的預訂客戶主要來自B端和G端,單臺售價高達200萬元的飛行汽車,距離C端用戶還極爲遙遠,更何況飛行汽車的相關政策和規則均在摸索制定之中,真正落地時間還無法預估。
相比飛行汽車,小鵬AI機器人還只能稱之爲處於起步階段。雖然小鵬宣稱其AI機器人Iron已經進入工廠工作,但在科技日活動上,Iron還只能做靜態展示。作爲對比,特斯拉的機器人“擎天柱”已經能夠在展示會上爲客人倒飲料。
何小鵬也承認,“做AI機器人比AI汽車更難,集成度要求更高,沒有500億的投入做不好AI機器人”。
財報顯示,截至9月30日,小鵬賬上資金爲357.5億元,在保證造車主業務的前提下,小鵬是否有足夠資金去持續投入AI機器人,還是一個問號。
“當你穿過了暴風雨,你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人”。
何小鵬在P7+發佈會結尾時,引用了村上春樹這句名言一樣,既是表達自己創業路上感悟,也是形容小鵬汽車這兩年的困境與成長。
經歷了漫長的低谷期後,“穿過暴風雨”的小鵬變得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汽車企業。當然技術仍是小鵬的堅守初心,也爲未來十年定下了一個極高的基調。
不過相比於遙不可及的“星辰大海”,恐怕小鵬還得更加謹慎務實,在國內極其殘酷的新能源車市場中,實際上小鵬還未完全“穿過暴風雨”——先保證一直留在牌桌上並且實現盈利,纔是更現實的做法。
微信號|TMTweb
公衆號|光子星球
別忘了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