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新技術亮點多 6家擬上科創板企業風險也不少
每經記者 張韻 王琳 張明雙
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全部完成發行定價,即將於7月22日掛牌交易。而在7月1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已經聯合中國結算上海分公司、中證金融組織全市場進行了科創板交易業務預通關測試。7月20日,上交所還將聯合前述機構進行最後的交易業務通關測試,爲科創板開市做好準備。科創板開板進入倒計時,投資者對相關公司研究的功課依然不能放鬆。本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柏楚電子、普元信息、天奈科技、廣大特材、建龍微納以及聯瑞新材六家申報科創板上市公司的關鍵信息,以期幫助投資者深入瞭解這些企業。
公司全稱:江蘇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控人:鄭濤、嚴燕、蔡永略、張美傑、葉亞文
控股股東:鄭濤、張美傑、新奈共成、新奈智匯、新奈衆誠、新奈聯享、佳茂傑科技
發行股份數量:5796.45萬股
募集資金投向:年產3000噸碳納米管與8000噸導電漿料及年收集450噸副產物氫項目(投資額度4.5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3.35億元);石墨烯、碳納米管與副產物氫及相關複合產品生產項目(投資額度5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4.595億元)等
近三年研發投入:777.27萬元、1395.31萬元、1640.29萬元
研發投入佔比:5.81%、4.53%、5.01%
風險提示:技術風險,包括公司能否在碳納米管制造領域保持技術領先的風險;經營風險,包括客戶相對集中的風險;財務風險,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壞賬的風險、毛利率下滑的風險
問詢關注點:上交所對天奈科技總共進行了三輪問詢。其中,第一輪問詢主要涵蓋公司業務、核心技術、公司治理、管理層等方面;第二輪問詢則涉及歷史關聯方、員工持股計劃、募投項目等更具體的問題;第三輪問詢重點關注了堅瑞沃能的債務危機,以及實控人變更等問題
天奈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已連續三年爲負,且2018年該項指標下降幅度較大。天奈科技解釋稱,主要繫上市公司堅瑞沃能子公司沃特瑪出現債務危機,超1.3億元應收票據及賬款未能按期收回。
在上交所對天奈科技發出的首輪問詢函中,要求公司充分揭示沃特瑪債務危機對公司經營影響的風險。事實上,公司於2015年4月開始與沃特瑪接觸;2016年8月,沃特瑪被上市公司堅瑞沃能收購;2016年底,公司開始向沃特瑪大規模供貨。
天奈科技亦承認,在與堅瑞沃能的交易過程中,公司對堅瑞沃能經營風險評估不足。由於相信堅瑞沃能作爲上市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公司在實際執行堅瑞沃能訂單時收取了較大金額的商業承兌匯票,導致壞賬損失的出現。
柏楚電子:控股股東股權分散存隱患
公司全稱:上海柏楚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股股東:唐曄、代田田、盧琳、萬章、謝淼5人
主營:激光切割控制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爲各類激光切割設備製造商提供以激光切割控制系統爲核心的各類自動化產品
發行股份數量:2500萬股
募集資金投向:總線激光切割系統智能化升級項目(投資額度3.14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3.14億元);超快激光精密微納加工系統建設項目(投資額度2.03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2.03億元)等
近三年研發投入:1381.62萬元、2078.68萬元和2813.51萬元
研發投入佔比:11.31%、9.88%、11.47%。
風險提示:中低功率激光切割市場競爭加劇風險;高功率激光切割市場開拓風險;稅收優惠政策變動風險;未來無法維持高毛利率的風險等
問詢關注點:應對未來共同實際控制人可能出現的退出導致競業禁止和同業競爭風險的相應安排;說明2018年營業收入、產品銷量增長率以及中低功率激光切割設備市場佔有率下降的原因和對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成立於2007年的柏楚電子,其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爲公司的創始人——唐曄、代田田、盧琳、萬章和謝淼五人,其中唐曄目前主要負責公司的全面管理工作,盧琳目前主要負責公司的產品運營兼顧硬件研發工作,其他三名股東目前主要專注於軟件研發工作。
目前發行人的股權結構相對分散,本次發行後,五人的持股比例進一步降低,分別變爲21%、16.43%、14.25%、12.75%和9%。若五人的《一致行動協議》期屆滿後,未能延長協議或者其中部分人員的股權發生變動,公司有可能面臨控制權發生變化的風險。
柏楚電子在重大風險提示中披露,目前,FPGA芯片和ARM芯片因專利或生產工藝等方面存在限制,公司對相關進口供應商存在一定依賴性,目前公司FPGA芯片通過代理商向Altera公司採購,ARM芯片主要通過代理商向意法半導體公司採購。如有特殊貿易原因,則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招股書(申報稿)預披露時間:2019年4月10日
建龍微納:主營毛利率高於同行業公司
公司全稱:洛陽建龍微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控股股東:李建波、李小紅
主營:無機非金屬多孔晶體材料分子篩吸附劑相關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
所屬行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
發行股份數量:1446萬股
募集資金投向:吸附材料產業園項目(三期)(投資額度2.004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1.83元);技術創新中心建設項目(投資額度6412.50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6412.50萬元);年產富氧分子篩4500噸項目(投資額度2146.77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1800萬元);5000噸活性氧化鋁生產線建設項目(投資額度1832.87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1800萬元);中水循環回用39.6萬噸/年項目(投資額度5086.80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5086.80萬元);成品倉庫倉儲智能化改造項目(投資額度3000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3000萬元)
近三年研發投入:606.14萬元、802.23萬元、1241.02萬元
研發投入佔比:4.66%、3.28%、3.28%
風險提示:產品迭代引起的風險、市場競爭風險、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匯率變動風險、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的風險
問詢關注點:5月30日,建龍微納科創板申請已完成問詢,截至目前,相關文件尚未披露
建龍微納前身洛陽市建龍化工有限公司設立於1998年7月,2015年5月完成股份制改革,建龍微納於2015年9月在新三板掛牌,並於2018年11月1日終止掛牌。
目前,建龍微納的實際控制人爲李建波、李小紅夫婦,兩人直接及間接持有建龍微納共53.86%的股份;而在2018年5月,李建波完成了認購建龍微納發行股票30萬股,認購價格爲8.16元/股。
2016~2018年,建龍微納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爲39.33%、31.92%和34.89%,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分別爲24.06%、25.71%和22.01%。建龍微納表示,其毛利率明顯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原因是公司具有全產業鏈優勢和規模效應優勢。
但在高毛利率下,建龍微納2017財年的歸母淨利潤爲-1018.82萬元,建龍微納表示,主要是因爲主合同債務人海龍精鑄逾期未償還銀行貸款,公司作爲保證人代主合同海龍精鑄向債權人累計支付了債務3262萬元。2017年度,公司根據預計負債確認的條件計提了預計負債3042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建龍微納在報告期內研發費用對營業收入的佔比分別僅爲4.66%、3.28%、3.28%,而在員工的教育結構方面,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員工人數比例僅爲11.96%,大專以下員工人數佔比達72.69%。
招股書(申報稿)預披露時間:2019年4月30日
公司全稱:張家港廣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實控人:徐衛明、徐曉輝控股股東:廣大控股主營:高品質特種合金材料所屬行業:金屬製品業發行股份數量:4180萬股募集資金投向:特殊合金材料擴建項目(投資額度3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3億元);新材料研發中心項目(投資額度8000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6000萬元);償還銀行貸款(投資額度2.3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2.3億元);補充流動資金(投資額度1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1億元)
近三年研發投入:2627.23萬元、3130.81萬元、4950.54萬元
研發投入佔比:3.02%、2.78%、3.28%
風險提示:核心技術人員流失及技術泄密、技術和產品替代、新產品開發失敗等技術風險;下游市場波動、市場競爭等市場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外銷增長持續性等經營風險
問詢關注點:截至目前,上交所對廣大特材進行了三輪問詢,主要內容涵蓋公司核心技術和產品在產業鏈中的定位及競爭力等
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廣大特材主要包括合金材料和合金製品兩大產品體系,不過根據預計市值分析報告,公司目前仍以特鋼初加工的合金製品坯料爲主,深加工的合金製品佔比較小,且特鋼中未來將重點發展高溫合金等高附加值產品也尚未形成批量銷售規模。
上交所因此問詢公司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競爭力及依據。廣大特材表示,公司核心業務是特種合金材料的研發和生產,同時具備熔鍊、成型、熱處理、精加工等全工藝流程生產能力,公司不屬於材料初加工企業。
從產品構成來看,廣大特材2018年營收70%以上來自高品質齒輪鋼,14.21%的收入來自高品質模具鋼,合金製品佔比也超過10%。其中齒輪鋼、風電主軸產品主要應用於新能源風電、軌道交通、機械裝備等領域龍頭企業。
廣大特材已對上交所三輪問詢進行了回覆,不過在第一輪迴復中存在與問詢問題不一致、大量使用定性表述及廣告性用語等問題,被上交所要求嚴格根據問題內容作答,減少與問題無關的廣告性用語及定性表述。
招股書(申報稿)預披露時間:2019年4月10日
聯瑞新材:單一最大股東爲公司第一大客戶
公司全稱:江蘇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實控人:李曉冬控股股東:李曉冬主營:硅微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所屬行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發行股份數量:2149.34萬股募集資金投向:硅微粉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投資額度10843.81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10843.81萬元);硅微粉生產線智能化升級及產能擴建項目(投資額度5240.28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5240.28萬元)等
近三年研發投入:712.53萬元、827.32萬元、1055.55萬元
研發投入佔比:4.64%、3.92%、3.80%
風險提示:研發失敗風險、技術失密和核心技術人員流失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等
問詢關注點:目前,聯瑞新材科創板申請已經歷兩輪問詢,上交所問詢的重點包括公司與生益科技的歷史關係及交易情況、核心技術打破國外壟斷的具體表現、對外協加工業務的依賴性等
聯瑞新材前身東海硅微粉設立於2002年,由上市公司生益科技(600183,SH)和鄉鎮集體企業改制而成的硅微粉廠共同出資,原本爲生益科技控股子公司。2014年,李曉冬通過受讓生益科技所持部分股份,加上通過硅微粉廠間接持有的股份,成爲東海硅微粉的控股股東。
生益科技雖然讓出控股權,但與聯瑞新材之間的關係仍然十分密切,目前持有聯瑞新材31.02%股份,位列單一最大股東。另外,聯瑞新材董事劉述峰爲生益科技董事,董事、副總經理曹家凱曾爲生益科技員工。更重要的是,生益科技及其下屬公司一直向聯瑞新材採購硅微粉產品,爲後者2016年~2018年度第一大客戶,三年期間關聯銷售金額分別爲3598.79萬元、4375.07萬元和5540.41萬元,佔聯瑞新材當期營收比重爲23.42%、20.74%和19.92%。
因此,上交所十分關注聯瑞新材對生益科技是否存在重大依賴,且對關聯交易的公允性、持續性提出疑問。聯瑞新材在第二輪問詢回覆中表示,公司主營業務增長主要得益於下游應用行業需求快速增長、進口替代和市場拓展等,與生益科技之間的關聯交易佔營收比重持續下降,且交易價格公允,不存在對後者的重大依賴。
招股書(申報稿)預披露時間:2019年4月11日
普元信息:收入存顯著季節性波動
公司全稱:普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實控人:劉亞東控股股東:劉亞東主營:國內專業的軟件基礎平臺提供商,面向金融、政務、能源、電信、製造業等行業大中型用戶,提供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雲應用平臺、大數據中臺和SOA集成平臺軟件及技術服務
所屬行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發行股份數量:2385萬股
募集資金投向:雲應用平臺研發升級項目(投資額度1.49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1.49億元);大數據中臺研發升級項目(投資額度1.21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1.21億元)等
近三年研發投入:3.15億元、3.17億元、3.40億元
研發投入佔比:13.93%、14.23%、13.63%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劇風險、高端技術人才相對不足風險、技術迭代風險、收入季節性波動和前三季度可能存在虧損風險等
問詢關注點:7月2日,普元信息科創板受理狀態顯示爲“已問詢”,截至發稿,公司暫未回覆問詢
成立於2003年的普元信息是國內專業的軟件基礎平臺提供商。
目前普元信息已掌握軟件基礎平臺領域41項相關核心技術,取得授權發明專利24項,軟件著作權166項,公司同時還建立了自身獨特的iPALM研發體系,並已通過軟件開發過程成熟度和過程規範性評估標準最高等級的CMMI5級認證。
2017年5月24日,創業板發審委拒絕了普元信息的上市申請,曾對公司提出4點疑問,其中銷售費用比例過高的問題目前依然存在。2016~2018年,普元信息銷售費用分別爲9760.50萬元、9378.87萬元和9488.57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爲30.95%、29.56%和27.89%,遠高於所列舉的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從業績來看,2016~2018年普元信息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爲3.15億元、3.17億元、3.40億元,較此前增速放緩,分季度來看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經營活動現金流受客戶預算制度和預算執行的影響呈現季節性波動,一般爲上半年確認收入和經營活動現金流入較少,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確認收入和經營活動現金流入較多。
公司的解釋是,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客戶分佈於金融、政務、能源、電信、製造業等行業領域。基於預算管理制度的特點,主要客戶通常在每年年底編制下一年IT預算,次年上半年啓動項目,年中採購、年末驗收和付款。
此外,客戶個性化要求高、實施複雜和高級專業人才需求較大是公司面臨的主要挑戰。
招股書(申報稿)預披露時間:2019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