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機場“掌燈人”:悉心堅守護歸航

新華社杭州1月27日電 題:機場“掌燈人”:悉心堅守護歸航

新華社記者魏一駿

夜幕降臨,當飛機飛過都市的萬家燈火,由星星點點助航燈勾勒出的機場輪廓,越來越清晰地出現在飛行員眼前。

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北跑道東端的燈光站裡,飛行區管理中心助航燈光機務員朱仁杰與徒弟陳正昂清點完畢工具,駕駛着皮卡開始夜間的工作。

“機場助航燈光系統大體可以分爲進近燈、跑道燈、滑行道燈、標記牌、機坪泛光照明系統等,飛機起降、滑行都離不開助航燈光的指引。”作爲機場的“掌燈人”,朱仁杰深感責任重大。

與地面塔臺溝通,獲得進入機動區的許可後,當晚的工作首先從檢修滑行道中線燈開始。這是一種嵌入式燈具,朱仁杰需要擰開固定螺絲,將燈具從地面取出再進行操作。陳正昂則一邊輔助,一邊留意觀測,確保不與滑行的飛機發生衝突。

由於部分燈具型號較爲老舊,從地面取出時沒有着力點,朱仁杰記得最費勁的一次是從凌晨1點忙活到早晨七八點,纔拿出了一盞滑行道中線燈。

“爲了破解這些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難題,我和同事們積極開展創新。”朱仁杰說,例如他發明的取燈器讓難取出的嵌入式燈具,最多15分鐘就能取出進行檢修。目前燈光站的工匠工作室已經獲得3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項發明專利。

完成在六號機坪的任務,朱仁杰駕駛皮卡駛向下一個任務點——北跑道另一端的進近燈。

前行途中,朱仁杰告訴記者,在24小時班期內,他和同事在近百個足球場大小的區域內,巡查維護1.2萬餘套燈具,通常一趟常規巡檢就要花費大約一個半小時。

隨着時間推移,氣溫逐漸下降。在跑道的盡頭,冷風愈加凜冽,朱仁杰和陳正昂緊了緊外套下車,對一盞進近燈進行檢修。每隔幾分鐘,就會有一架飛機在跑道上降落。

“進近燈是飛行員降落時確定跑道方位的重要目視參照,對亮度、角度等參數都有着嚴格的要求。”頭一回保障春運的陳正昂說,從螺絲扭矩到透鏡清潔,大學畢業後工作半年多來,他不斷學習完善實際操作的細節,將燈具預防性維護做到位。

“師傅反覆叮囑我,儘管從事的是很多人看不見的‘幕後工作’,但細節絲毫不能馬虎,比如每次檢修完都要再把螺絲緊固一遍,假如沒有擰緊,鬆動的螺絲可能刮傷飛行器輪胎,甚至被吸入發動機造成嚴重後果。”陳正昂說。

2016年工作以來,朱仁杰見證着機場旅客和貨物吞吐量逐年攀升,2024年兩項數據均創下歷史新高。“2022年9月,隨着T4航站樓投運,光是機位牌就多了近100塊,更大的工作量也要求我們更加全力以赴,照亮每一位旅客安全降落、平安回家的路。”朱仁杰說。

據統計,今年春運以來,截至1月25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累計運送旅客164.2萬人次,起降航班11344架次,同比分別增長6.5%和3.5%。

當飛機帶着引擎的轟鳴和強勁的氣流,從朱仁杰和陳正昂頭頂幾十米高處掠過,他們知道,更多人離家又更近了一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