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又變異,“超強”新變異毒株有多可怕!

最新毒株衝上熱搜,威力可敵德爾塔。被稱爲是“至今爲止最兇猛”新冠病毒變種。

香港出現“超強”新變異毒株

據香港媒體報道,25日香港富豪機場酒店發現兩名病例攜帶在南非新近發現的變種新冠病毒B.1.1.529毒株。其中一病例是南非旅遊返港人員,於10月22日至11月11日在南非旅遊,11月13日返港隔離期間被檢測出陽性。

(圖源:網絡)

此次香港的單一病例引發了人們對更多病毒可能已經通過國際旅行傳播的擔憂。這次的B.1.1.529毒株更是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恐慌,它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上有10處變異,極其長的分支長度和難以相信的、數量驚人的刺突蛋白突變足以證明它的可怕性。

南非是新變異病毒的發源地

南非累計確診人數高達290萬,此次病毒的源頭來自南非。據BBC報道,此次的新變種病毒主要集中在南非的豪登省。而南非最大城市就在該省當中,可見傳播的廣度和速度是不容小覷的。

(圖源:網絡)

據南非當地衛生員透露,在24日豪登省出現的約1100例新增病例中,90%都是由這種新變種病毒引發的,遠超德爾塔等前期變異毒株同期水平。它的突然出現給科學家們帶來了一個巨大的難題。

艾滋病或許使新冠病毒更復雜化

科學家指出,南非納塔爾省新冠變異毒株可能與該地艾滋病發病率高有關係。經檢測,在該地區新冠患者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是HIV陽性。

據紅星新聞報道,一名患有晚期HIV的南非女性體內的新冠病毒在216天的時間裡發生了32次突變,其中包括13次關鍵的刺突蛋白突變。可見艾滋病對新冠病毒的影響是極其大的。而在南非的現有確診病例中有一位還未滿週歲的女嬰,這就說明家庭傳播已經出現。

據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所長弗朗索瓦·巴洛克斯教授表示,B.1.1.529變異毒株中的大量突變是在一次又一次地“單一爆發”中累積起來的,這同時也表明了,艾滋病病毒很有可能成爲新冠變異的催化劑。而南非的艾滋病人口排世界第五,是非洲艾滋病最多的國家。

(圖源:網絡)

艾滋病氾濫成災,新冠變異有機可乘。從艾滋病毒中進化的新冠病毒可能會使消滅新冠的工作複雜化,晚期艾滋病患者可能成爲新冠病毒突變的一個來源,甚至“成爲全世界變異病毒的工廠”。

這病毒到底有什麼牛的?儘管基因組測序顯示,迄今爲止全球僅有3個國家和地區的共10個病例被確認感染了Omicron毒株,但它已經引起了科學家的“嚴重擔憂”。

據悉,Omicron毒株變種總共含有超過50個突變,僅刺突蛋白的突變就有32處,而德爾塔毒株刺突蛋白突變只有16處。

更令科學家震驚的是,Omicron毒株變體中,第一次出現了包含兩個弗林蛋白酶切位點突變—— P681H,這兩種突變同時出現在一個毒株中,這還是歷史上首次。

有科學家指出,這一新變異毒株的突變情況“非常可怕”,有可能“比此前所有新冠變異毒株都要可怕”。

要知道,刺突蛋白是病毒的關鍵部分,新冠病毒通過它識別人體刺突蛋白進入人體細胞。

與此同時,現有的大部分新冠疫苗也是通過訓練人體免疫細胞識別刺突蛋白對病毒進行攻擊。

毒株刺突蛋白突變會影響病毒感染細胞和傳播的能力,也會使免疫細胞更難攻擊病原體。

許多專家表示,此次變異病毒毒性相當厲害,他不僅更具傳染性,還增加了抗體耐藥性,也就是說我們所接種的新冠疫苗可能對它的防禦力降低。

鍾南山院士發聲:疫苗接種非常有效

鍾南山院士在11月27日舉辦的“關注室內環境·構建全民防疫人類命運共同體”高峰論壇上演講時表示,疫苗接種還是非常有效的。鍾南山表示對於此次變種病毒瞭解甚少,但由於病毒攜帶大量的突變,給防疫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圖源:網絡)

目前我國新冠疫苗兩劑接種人數達76.8%,到今年年底有望超80%。新冠疫苗半年後的效果下降,及時補充“加強針”是非常必要的。當然,由於變異毒株的不確定性,少聚集,戴好口罩也是非常必要的。

歐美等國爲病毒變異拉起“封鎖線”

對於此次病毒變異,原本對中國防控措施不屑一顧的歐美國家紛紛拉起了“封鎖線”。法國衛生部長Veran表示,法國國內雖未出現新變種病毒,但防範於未然,還是關停了所有來自南部非州的航班。

(圖源:網絡)

比利時因出現一名感染新毒株的患者,從而禁止非洲南部國家遊客入境,晚上11點關停所有酒吧和餐廳。美英德三國在獲得此次變異病毒的更多信息後,都將會加強疫情管控措施,實施旅遊限制。意大利、荷蘭、日本和新加坡等政府26日也宣佈,將實施旅遊限制。

但世界衛生組織提醒各國針對此次病毒變異不要倉促行事,在還未對新變異病毒作出判斷之前應採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防控,但保持擔憂的態度是對的。

中國是新冠患者人數最少的國家,也是死亡率最低的國家。對於此次B.1.1.529毒株的出現,我們應該聽從國家安排,科學防控,打好第三針“加強針”。

來源 : 醫學之聲整理自紅星新聞、澎湃新聞、每日經濟新聞等(本文內容及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或知識產權歸原創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醫務之聲”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本 平 臺選用僅用於科普,不作任何商業用 途。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感謝!)

關注!請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