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論|悠悠中秋味 濃濃家國情

玉露生涼,丹桂飄香,中秋佳節如約而至。誦讀詩詞,做月餅、品月餅,體驗傳統民俗活動,藉助多種多樣的形式,人們共同慶祝和感受這月圓人團圓的美好時刻。

農曆八月十五正是“三秋恰半”時節,故稱“中秋”。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寄思念於中秋,抒感懷於明月。從杜甫筆下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到白居易詩中的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到蘇東坡眼中“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其中蘊含的詩意和情懷,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別具一格。時光流轉,中秋文化賡續綿延、代代流傳,濃縮於其樂融融的團聚時光中,成爲共同的文化記憶與情感認同。

中秋月圓人團圓。“團圓”是“月滿中秋”的本義所在,更是人們心中不可替代的期盼。家人圍坐一堂,聊家常、吃月餅,老人給孩子講述嫦娥的故事,孩子跟着父母吟詠那些膾炙人口的中秋詩詞。月圓花好,美景良辰,在親情的浸潤下,中秋之夜顯得更有趣致。心在,家就在,團圓就在。天南海北、城裡鄉下,“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在這個以團圓爲意、以美滿相宜的美好時刻,始終月明九州,情滿人間。當團圓超越一人一事的悲歡,當古老的文化記憶化作現實的身份認同,中秋佳節讓我們更加確認了“家”的意義,更加懂得“團圓”的價值。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時代發展,賦予中秋更多時代表達,也讓相聚有了更多方式。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代替了九曲羊腸路,讓相見更便捷;視頻連線、指尖的互動代替了路途漫漫的書信,讓聯接更緊密。一張高鐵票、一個視頻電話,看似少了些“慢與舊的浪漫”,但人們對團圓的期盼不曾改變,對中秋的情感思接千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代代相傳,我們又將中秋的美麗傳說講述給牙牙學語的孩子。同這種血脈親情一樣,我們寄於圓月的家國情懷也飽經歲月的洗禮,一脈相承地流傳下來。

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家國團圓的願景飽含着愛家愛國的共同情懷。在歷史的長河中,國與家始終是難以分割的整體。“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望着天邊明月,家中的妻兒思念着常年遠征的丈夫,戍邊的戰士懷念着魂牽夢繞的故土。人們賦予中秋“圓滿”的美好寓意,除期待闔家團圓之外,更希望社會安定、民族團結、家國和諧。家國兩相依,家庭命運總與國家興衰、民族前途休慼與共、息息相關。國家安定統一,家庭才能幸福團聚。感慨今日的幸福團聚,何嘗不是得益於祖國的安定繁榮、日新又新。

不管是歡聚一堂,還是遙寄相思,千萬家庭的幸福,匯聚成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新中國成立75年來,個人的命運、家庭的命運始終與國家的命運同頻共振,無數中華兒女的成長記憶、家庭記憶和新中國的發展史融匯在一起。正是對家國的深切情感,幾代人接續奮鬥,爲實現祖國的強大奉獻韶華。在即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之際,讓我們凝聚接續奮鬥之力,再譜砥礪奮進新篇,不負這盛世,不負這時代。(魏曉敏)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爲信息發佈平臺,如您認爲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