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加大雙邊軍演頻次
來源:中國國防報
據外媒報道,2024年上半年,新加坡武裝部隊加大了雙邊軍事演習的頻次,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和泰國等國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意圖通過展示其軍事投射能力和任務執行能力,與域內其他國家建立更緊密的軍事和外交聯繫,進而鞏固其作爲“積極主動的區域合作伙伴”的形象和地位。
報道稱,新加坡獨立後面臨較大的國防壓力,開始實施“全民皆兵”政策,並投入大量資金採購軍事裝備,逐漸發展成爲東盟的主要武裝力量之一。爲向外界展示其軍事實力,並提高應對恐怖主義、海盜和自然災害等非傳統安全問題的能力,近年來新加坡頻繁與周邊國家舉行雙邊軍事演習。比如,2023年,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舉行第31屆“馬拉普拉”演習,以強化雙方在馬六甲海峽的反海盜能力。同年,新馬兩國軍隊舉行城市作戰演練,以增強城市作戰和反恐能力。今年5月,新加坡空軍與馬來西亞皇家空軍舉行第六屆“馬爾辛”搜救演習,在刁曼羣島附近演練搜尋倖存者並進行醫療後送。隨後,兩國又進行了城市作戰實彈演練。
報道稱,新加坡武裝部隊希望通過雙邊軍事演習和演練,在更廣闊、更多樣化、更真實的環境中接受訓練,更重要的是展示新加坡在面對危機時的軍事投射能力,一定程度上強化其威懾態勢。威懾和外交是新加坡國防政策的兩大基石,二者相輔相成——外交在可信威懾力的支持下更有效,而威懾也可以通過外交和談判來實現。
與域內國家的雙邊軍事活動,是新加坡實現外交聯繫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在2015年馬來西亞遭遇嚴重洪水災害時,新加坡武裝部隊第一個響應馬來西亞的請求,向該國部署水淨化部隊;2021年,新加坡海軍“迅捷”號搜救船響應印度尼西亞的請求,協助搜尋失蹤的“南伽拉”號潛艇。這些非戰爭軍事行動幫助新加坡鞏固了區域聯繫。
今年3月,憑藉多年來通過雙邊軍事演習和軍事活動建立的互信,新加坡與印度尼西亞實施了包括國防合作協議(DCA)在內的三項協議,進一步加強了兩國在安全和防務領域的合作。新加坡外交部在聲明中強調,實施這些協議是新加坡與印度尼西亞關係的一個里程碑,標誌着雙方承諾作爲鄰國共同努力,以實現兩國最大利益。
分析人士指出,新加坡之所以頻繁與周邊國家舉行雙邊軍事演習等活動,根本原因在於其強烈的憂患意識。新加坡認爲,自己所處的國際環境並不友好,其與馬來西亞存在長期的領土和領海爭議,時而導致緊張局勢;另外,新加坡在處理與最大鄰國——印度尼西亞的關係時,也保持着十分謹慎的態度。作爲一個缺少戰略縱深的小型城市國家,新加坡爲避免重蹈二戰時期的覆轍,一方面需要向外界展示威懾力,另一方面需要向鄰國釋放善意,建立外交聯繫。(李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