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科考 發現首個能在火星存活的植物

齒肋赤蘚,從左到右分別爲,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結皮、乾燥脫水狀態的苔蘚、覆水3至5秒後的苔蘚。(取材自天山網)

火星研究將有新進展?中國科學家發現一種生長在荒漠中的苔蘚可以在模擬火星嚴酷嚴境下生存,這可能將幫助人類在火星上建立全新的生態系統。

天山網報導,該成果來源於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7月1日在線發表在《The Innovation》上。

齒肋赤蘚在-196°C生存

中科院團隊指出,名爲「齒肋赤蘚」的荒漠苔蘚,可以耐受自身98%以上的細胞脫水、零下196°C超低溫速凍、5000格雷(Gy)以上伽馬輻照而不死,在火星模擬條件下仍能存活並再生出新的植株。這意味着,齒肋赤蘚有望成爲首批登陸火星的地球生命體。

該論文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小雙團隊發表,李小雙說,這一研究刷新了極端生命體對環境的「耐受」新紀錄,爲人類探索外太空、打造宜居星球提供靈感,併爲開拓地外新家園提供理想「利器」。

齒肋赤蘚是一種全球分佈的荒漠苔蘚,大面積集中分佈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是該沙漠生物土壤結皮的優勢種。沙漠中的齒肋赤蘚多數時候呈現完全脫水的黑褐色休眠狀態,但一旦遇水就會實現秒速的復甦、變綠並恢復生長,成爲「荒漠中的綠毯」。

不僅如此,齒肋赤蘚的葉片重疊,可以減少水分蒸發;葉頂端白色的芒尖能反射強烈的陽光;芒尖的發育創新性實現了「自上而下」吸水模式,是一種極其高效的從大氣中集水—輸水的智慧裝置。在生理和代謝層面,齒肋赤蘚能夠保留關鍵代謝產物,如蔗糖和麥芽糖等。它還具有很強的清除體內氧自由基的能力,通過積累高水平的抗氧化酶來保護自身免受損傷。也正是這些特徵,造就了齒肋赤蘚對極端環境的耐受力。

此外,齒肋赤蘚還能通過保水固沙、促進碳氮循環、改善土壤肥力等方式改善土壤及大氣環境,利於其他荒漠植物的定居及存活。

期刊《The Innovation》7月1日封面。(取材自天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