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如何排解個案帶來的負面情緒?他運用這5招 教你培養健康心理好習慣

示意圖/Ingimage

在心理治療工作中我常有來談話的夥伴問我「心理師,你常常聽到這些負面的心情,你都不會受影響嗎?你是怎麼排解的啊?還是你都已經無感了?」。

不得不說心理師是一個心理健康高風險的工作,我常常需要進入來談者的世界中感知,又在切換回自己的身上進行專業評估,再運用第三者的視角觀察治療關係的進展是否順暢,因此我自己也時常需要檢視自己的心理健康。

我自己時常檢視自己的心理狀態,這邊我分享一位正向心理學家Jennifer Gerlach提出的心理健康好習慣,同時結合我自己的經驗,希望讓大家都能夠藉此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生活。

一、反思與覺察

生活在現代的快步調節奏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些心情/情緒浮現,但可能因爲要忙別的事情而無法好好經驗與消化,對此我自己常會在有些心情浮現時將它隨手記錄下來,等待空檔時好好的品味與消化,可以透過冥想、寫作、畫畫、唱歌、看影片等方式,覺察這些心情形成的脈絡,以及再次接觸它、理解它與消化它。

二、好奇新事物

好奇心是心理健康良好的一個指標,當我們感到安全時,我們會想要探索、學習與適應環境,對此在生活中建立一個安全的時間空間讓我們好好的探索與好奇,可以幫助自己的心情保持彈性與可塑性。可以對於自己的興趣看看最近新的消息,或是來一天嘗試不同的生活形式都是可以的。

三、要活就要動

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動」真的很重要,從我們遠古因應情緒的方式就是透過大量的活動來代謝情緒,而現在因爲科技的計步,許多過去要動的情況被便捷給取代了,對此,我們要時常保持「動」的習慣。這個習慣可以每天有30分鐘的散步,也可以是養成合適的運動習慣,透過動,來消化與代謝累積在身上的情緒。

四、保持聯繫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和不同時期的朋友聯繫,以及相關的親友聯絡,透過聯絡彼此讓彼此知道彼此都在,可以的話也可以試着將最近生活的好事和煩惱分享,藉此來增加自己對事物的多元看法。

五、慈悲感恩心

慈悲就是我們擁有利他的想法,這部分能創造我們有善意的眼光與行動,而感恩的心更能創造我們對他人抱持正向的態度,在腦神經的研究中,抱持感恩也能活化腦神經的運作與創新,藉此給我們幸福與歸屬感。

感謝您閱讀到這裡,也感謝您自己撥時間認識了「新的知識」,上面的五點是我自己運用起來很有收穫的方式,若也剛好適合您就真的太好了,若不合適也別擔心喔,因爲心情的健康相當多元,也期待您能找到合適自己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祝福您。

本文出自看見心理「運用5招正向心理學-培養健康心理好習慣」,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