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產業掉“鏈” 羣雄逐鹿爭先

德國《商報》網站近日報道,爲在未來10年打造全球最大規模的半導體產業供應鏈韓國政府5月13日宣佈,將斥資約4520億美元發展半導體產業。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CNBC)在5月17日的報道中指出,韓國是最新宣佈對半導體產業進行鉅額投資國家。此前,美國總統拜登提出擬投資500億美元發展半導體產業,中國政府計劃加大在高科技領域尤其是半導體領域的投資。歐盟3月表示,希望到2030年,全球約20%的半導體將在歐洲生產,而2010年這一比例僅爲10%。

半導體是新“石油

半導體可廣泛應用於聯網汽車、智能手機、聯網設備高性能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產品等,是當今經濟命脈法國《回聲報》將半導體稱爲形勢緊張下的世界經濟新“石油”。韓國總統文在寅也在5月10日的一次演講中表示:“在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變革中,半導體正在成爲所有工業領域的一種關鍵基礎設施。”

但如今芯片短缺正從汽車產業蔓延到智能手機和顯示設備等領域。CNBC稱,全球芯片持續短缺的情況,預計將持續到2022年甚至2023年,這就迫使多國將半導體產業發展問題列入其優先議事日程,計劃注入數十億美元資金,開建新工廠並加大研發力度,以確保供應鏈穩定,增強本國半導體自給自足的能力。

韓國欲打造“半導體強國

上週,韓國成爲最新一個宣佈對半導體行業進行鉅額投資的國家。

韓聯社稱,到2030年,韓國將在半導體領域投資510萬億韓元(約合452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韓國的私營企業,總共將有153家企業加入,旨在將韓國打造成“半導體強國”。韓國政府表示,計劃藉助這一“K―半導體戰略”,通過減免稅收、降低利率、放寬管制和加強基礎設施等措施來支持該行業的發展。

加拿大多倫多諮詢公司創新未來中心的地緣政治專家阿比舒爾・普拉卡什稱:“此舉是韓國爲確保國家未來的安全和獨立而作出的戰時般的努力。”

按照這一“國家藍圖”,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將引領這項持續到2030年的半導體研發和生產投資計劃。據悉,三星電子計劃到2030年,在非內存芯片領域的投資額將達171萬億韓元,高於2019年宣佈的133萬億韓元的投資目標;而SK海力士計劃在未來十年投入230萬億韓元。

研究和諮詢公司福瑞斯特公司副總裁兼研究總監格倫・奧唐納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韓國在內存芯片方面遙遙領先,佔全球65%的份額,這主要歸功於三星公司。而且,他補充說,整個亞洲在製造業佔據主導地位,2019年,全球79%的芯片產自亞洲。

但奧唐納也指出,這筆投資是否能幫助韓國在全球半導體行業競爭中奪冠“還很難說”。這的確是一筆大額投資,但美國、中國和歐盟等也在加大投資力度。

各國競相增資擴能

奧唐納說:“所有國家都在爭奪半導體領域世界主要供應商稱號。”

CNBC在報道中指出,此前,美國總統拜登提出了500億美元的半導體產業發展戰略,中國政府也計劃加大在高科技領域尤其是半導體領域的投資,歐盟也擬注巨資做強芯片產業。

今年4月份,美國總統拜登在“半導體和供應鏈”峰會上表示,將敦促國會在半導體制造和研究上投資500億美元,作爲其2.3萬億美元基礎設施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今年5月11日,美國半導體聯盟(SIAC)正式成立,包括英特爾、英偉達、高通蘋果谷歌、微軟等美國多家高科技企業,使命是“推進聯邦政策,促進美國的半導體制造和研究,以加強美國的經濟、國家安全和關鍵基礎設施”。

媒體報道稱,SIAC首要而直接目的,就是作爲美國半導體的業界代表,持續向美國國會進行遊說,最終拿到“傳說中的”500億美元的資金。

無獨有偶,今年3月,歐盟公佈了“數字羅盤”計劃,希望到2030年,歐盟生產的尖端、可持續半導體(包括處理器)至少佔全球總產值的20%,而2010年這一比例僅爲10%。

據《回聲報》網站消息,全球半導體總產值可達4330億美元,80%產自亞洲。爲避免屢屢缺貨和減少對亞洲的依賴,歐盟也在嘗試加強半導體產業。德國預計,未來幾年,德國和法國以及其他17個歐盟國家將向歐洲芯片行業注資數百億歐元,旨在維護歐洲的“技術主權”。

芯片製造巨頭們也都宣佈了自己的鉅額投資計劃。比如,臺積電承諾三年投資1000億美元以提高產能。英特爾計劃投資2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興建兩個新工廠。據報道,這兩家公司也一直在討論興建歐洲新工廠的相關事宜。

中國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近日表示,該公司正迅速擴大產能,一些計劃已提前實施。中芯國際公佈第一季度銷售額增長22%,達到11億美元,並上調了今年上半年的銷售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