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北疆風光正好

6月27日,在內蒙古包頭市阿爾丁1號社區,各族居民表演民族舞。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石佳/攝

包鋼一號高爐於1959年流出第一爐鐵水,至今仍在生產。6月27日攝於內蒙古包頭市。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石佳/攝

6月28日,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安達社區居民在協商議事廳選舉居民代表。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石佳/攝

“十誇政策真不賴,危房改造的新一代,土牆土房不存在,老百姓幸福樂開懷。”6月26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清泉街社區廣場上,今年62歲的龐愛珍用方言說唱《十誇黨的好政策》,她的表演生動、接地氣,贏得現場觀衆的陣陣掌聲與歡笑。

內蒙古自治區是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建立的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區,擁有“模範自治區”的崇高榮譽。

呵護“模範”二字,是內蒙古的光榮傳統。自治區成立77年來,誕生過“最美牧場爲航天”“三千孤兒入內蒙”“齊心協力建包鋼”的動人故事。新時代,內蒙古提出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的戰略目標,各族兒女守望相助、共同發展,續寫民族團結進步的新篇章。

生活,他們都是我的家人

“社區就像一個大家庭,我在這裡生活得非常開心。”蒙古族居民孟英在清泉街社區生活了十幾年。她說,剛來社區時感到陌生和無助,後來經常參加社區活動,每到節假日,也和大家分享親手做的奶茶、手扒肉,慢慢就有了“親如一家”的感覺。

清泉街社區黨委書記兼社區主任武荷香自1979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這裡工作,如今45年了。她把社區當成家,把居民當成親人。多年來,她無償照顧社區內的孤寡老人、殘疾人和孤兒,還建起了“民族團結愛心超市”,堅持每年爲轄區內1000多名生活困難的居民發放價值20多萬元的生活必需品。

清泉街社區通過開展座談會、讀書會、民族知識演講、知識競賽等活動,大力宣講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及惠民政策;利用“荷香嘮嗑室”“好鄰居議事廳”等平臺,定期在社區黨羣服務中心、黨建長廊、小廣場、紅石榴涼亭等場所和居民“拉家常”,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95後李林頤從小在清泉街社區長大,如今她也是一名社區工作者。李林頤說,她家和鄰居的小矛盾就是武書記解決的。“我也是在她的影響下,萌生了想當社區工作者的想法。”如今,像李林頤一樣的青年社區工作者有11名,爲清泉街社區注入了新鮮血液。

對待居民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在內蒙古赤峰市臨潢家園社區同樣如此。走進社區黨羣服務中心,牆上貼滿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公開事項,辦事窗口桌上,醫保、就業、消防安全等指南手冊隨手可取。

臨潢家園社區支部書記吳曉華介紹說,社區率先打造“民族團結之家”特色服務綜合體,以“家”的理念、“家”的關懷、“家”的溫暖面向社區羣衆開展“家”一樣的服務,設置了“一廊三室”等特色服務陣地,將各民族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飲食特點等內容,利用圖片進行展示和宣傳,提醒各族居民互相尊重、友愛。此外,社區還開設民族融合小課桌,每逢週末“同唱一首歌”,講一場“民族故事會”。手工創意、書法班等課程都是免費開設。吳曉華說,這些課程不僅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激發了大家的愛國之情。

建設,各族兒女形成合力

“從全國各地來包鋼支援的年輕人,當時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那就是建設工業強國。”今年89歲的葛桂林是包鋼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包鋼”)的第一批建設者,6月27日,他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講述起,70年前各族兒女建設包鋼的火熱場面。

葛桂林記得剛來包頭時,這裡只有63株行道樹,經常沙塵滿天,雖然條件艱苦,大家卻幹勁十足,“上下班的人潮中歡聲笑語不斷”“哪裡都是青年突擊隊,大家都加班加點搶着幹”“白天上班,晚上去夜校,來不及到食堂吃飯,就裝上一個窩窩頭,一邊走一邊啃着進教室”。

在“包鋼爲全國,全國爲包鋼”的號召下,全國各地的建設者來到包鋼,22個省、55個市、8萬多名各族兒女風餐露宿、手拉肩扛,在荒灘上築起鋼城。爲支援包鋼建設和白雲鄂博鐵礦的開發,內蒙古人民讓出牧場、遷移敖包,書寫了“各族人民建包鋼,內蒙古兒女獻寶藏”的感人篇章。

葛桂林就是在這樣的多民族大家庭中工作、生活,他清晰地記着各族人民心手相連、互幫互助的暖心事。葛老舉例說,當年“草原英雄小姐妹”就是被白雲鄂博礦區的工人所救,送到白雲礦區醫院治療,還有包鋼勘探隊幫助當地農牧民尋找水源等民族團結互助的故事。

曾創下多項“第一”的包鋼在新時代續寫歷史。

曹鴻璋是包鋼正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稀土溼法冶金及稀土新材料研究。如今,他的課題組成員中,有漢族,也有蒙古族、滿族、朝鮮族的科研人員,大家發揮特長賡續“齊心協力建包鋼”的佳話,多項科研成果填補國內空白。

內蒙古有着良好的資源稟賦,鄂爾多斯市就地取材把羊絨發展成傳統支柱和民族特色產業,從牧場到商場,經歷40多年的發展,羊絨不僅給農牧民帶來收益,也讓鄂爾多斯“溫暖”了全世界。據統計,2023年鄂爾多斯市生產羊絨製品達650萬件,羊絨製品的生產能力佔全國50%,在全球佔比約40%。

在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烏蘭烏素嘎查,進入6月,牧民阿拉塔一直忙着照顧400只阿爾巴斯白絨山羊:“我家今年獲得了近8萬元的細絨獎勵資金,過去想找到細度15.5微米以下的羊絨可難了,現在我家的羊絨80%以上都在15.5微米以下,比頭髮絲還細,這多虧了政府引導我們改良品種、提高養殖技術,羊絨品質越來越好。”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開展絨山羊良種選育和產業創新發展示範項目,推動優質種羣保護。依細度不同將羊絨劃分級別並給予相應的補貼,充實農牧民的“錢袋子”。2023年對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761戶牧戶發放優質優價獎補資金317萬元。

發展,生態文明鋪就底色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壯觀的“光伏長城”也將鋪就共富路。它提供穩定就業崗位5萬個,當地每年人均增加收入兩萬元以上,生態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0億元。規劃建設的庫布其沙漠400公里“光伏長城”和毛烏素沙地風電光伏“一廊多點”工程,將實現庫布其1200萬畝沙化土地、毛烏素300萬畝裸露沙地全面治理,容納1.5億千瓦總裝機容量。

一幅生態富民的畫卷也在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馬鞍山村徐徐展開。

作爲“林二代”,今年是馬鞍山林場副場長柴樹嶺與林場做伴的第40個年頭,他見證着林場的變化。以前大家生活困難,燒火需要用柴,就有人上山偷樹,護林員需要起早貪黑地蹲守;現在,隨着生活條件的改善,大家的生態保護意識也不斷增強。

“經過一代代人的努力,現在林場有植物200多種。”柴樹嶺說,林場的樹很多比他年齡都大,“當看到山上綠油油的植被,就有一種成就感,還時常能看到兔子、山雞、狍子等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多了,生態好了,山下的產業也興旺起來。馬鞍山村挖掘整合人文歷史、特色產業等資源,開發“鄉村民宿+山水觀光+親子互動+紅色教育”系列旅遊線路。村裡建起了15家農家樂和民宿,除旅客摘農家果、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帶來的收入以外,當地羣衆在家門口就能把摘來的榛子、蘑菇和松茸等山野貨銷售出去。

近年來,馬鞍山林場在“擴綠、護綠、興綠”上持續發力,累計造林6800畝,退化林改造4000畝,森林撫育1.2萬畝,良好的生態爲發展林業經濟及全域旅遊提供了重要支撐。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石佳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