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態虐老 未成年人出手毆打

衛福部保護司統計,老人保護案件逐年增加,未成年毆打長輩案件數「年年增」,主要因使用手機和上網導致衝突。圖爲設計劃面。記者林澔一/攝影

今年上國中的「小翔」被母親制止打手遊、要求早睡,竟怒摔手機、電腦主機表達不滿,嚇得單親媽報警;一名國中少女常與朋友出遊遭單親爸勸阻,竟對父親動手。衛福部統計,未成年子女對父母及爺奶暴力相向的「新型態虐老」案快速上升,急需保護雙方的法規。

衛福部前年開始統計未成年虐老案件,全國通報三千三百多件,去年直系卑親屬虐待逾六十五歲尊親屬案件一萬一三六五件,其中三四八五件施虐者是未成年人,今年一到六月已通報一八八○件。

老人保護通報案上升 製表/元氣中心

衛福部保護司長張秀鴛表示,對長輩施虐的未成年者有二大特色,一是被家長溺愛或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另一種爲曝險少年,即曾持有毒品、槍械紀錄或意圖犯罪未遂者,特別是被家長溺愛的孩子,施暴機率大增。

六都列冊獨老連年增 製表/地方社會中心

剛升國中的「小翔」,暑假與單親媽出遊,被制止打手遊,竟怒摔手機迴應;母子返家後,小翔再因不滿母親要求「早點睡」而抱起電腦主機丟向媽媽,還揚言對媽媽不利;婦人嚇得報警,警方到場後,她卻告訴警方「誤報,沒事了」。

高雄王姓資深刑警曾碰過少女涉嫌打傷父親的案例。少女因父母離異而和弟妹隨父親同住,升上國中後因時常與同學、朋友外出,對父親的管教不耐煩,多次爭吵後朝父親動手,兩人鬧上警局,互控對方動手,最後轉介社工介化解父女歧異。

南部一名婦人表示,兒子升上高中後,不給手機或網路就像魔鬼般翻臉不認人,動輒在家裡亂摔東西、辱罵,有如精神虐待,但家醜不可外揚,也不知該向誰求助,只好忍耐。

張秀鴛說,近期最常被通報的案例都與管教約束時被暴力回擊有關,家長一開始認爲自己沒教好而不敢求助,最後發現已無法教育孩子才報警或對外求助,但現行法規將未成年者當成受害者;舉兒少安置條例規定爲例,未成年遭暴力對待才能安置,如今未成年者成了施暴者,如何與受暴的父母或爺奶分開成了難題,若受虐長者申請保護令,也會因未成年者無經濟能力而無法要求孩子離開現居地,受暴家長只能繼續與施暴未成年子女同住。

張秀鴛表示,各縣市皆有未成年虐老通報,今年已要求各縣市社會局依個案找出「安置解方」,找到可暫時安置未成年的親友,降低長者再次受虐情形,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將邀各縣市討論,研議標準作業流程。

暨南國際大學家庭暴力研究中心主任王珮玲表示,未成年人家暴漸增,要從輔導着手,透過第三方居中協調,幫孩子度過混亂的青春期。青少年網路成癮會造成人際疏離、身心問題,常因得不到滿足而出現負面反應,若以暴力方式教育,只會帶來反效果;政府、學校、醫衛等不同制度角色都要輪流介入,並善用青少年親善門診服務、家庭教育中心、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