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打工人神水:冰中式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DT商業觀察,作者:阿米、鄭曉慧,編輯:張晨陽,設計:戚桐琿,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人一旦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就相當於邁向了精神的撒哈拉、人生的百慕大。越光鮮的寫字樓裡,越難走出一個精神狀態完整的正常人。
曾經,冰美式是職場人維持樂觀的好朋友。
現如今,職場壓力越來越大,冰美式不足以繼續維持生命體徵、班味逐漸佔領上風時,冰中式登場了。
朋友,你是否發現,抖音推廣出現了白樺樹汁,公司茶水間出現了羅漢果茶,隔壁工位上出現了人蔘水飲——當咖啡因功效不足時,以傳統營養品爲基底的冰中式,扛起了續命大旗。
冰中式崛起這件事,像是一種基因使然。
冰美式在中國市場可讓消費者吃足“苦頭”。在口味上,冰美式存在天然弱點。品質一般的深烘咖啡豆帶來的焦苦感,會像一記重拳同時打在你的味覺和微信餘額上。
而冰中式飲品的口味常常以清甜爲導向,原料本身的果味和酸甜,也相對更好入口。
但口味不錯只是冰中式拿下年輕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養生”。當代年輕人誰沒點難言之隱,要麼脊柱歪了、要麼頭髮掉了、要麼眼睛花了,反正人均溼氣重了。
在小紅書搜索“冰中式”,你能看到琳琅滿目的中式飲品。
來自糖水鋪、麪包店甚至醫院藥房的中藥奶茶、藥材冰淇淋;加了中藥材或者傳統的養生食材的各種飲品;甚至,藿香正氣水、川貝枇杷膏也都成了“冰中式”的原材料之一。
相比於普通人很難喝明白的柑橘、莓果咖啡豆,冰中式的酸甜、回甘,甚至是淡淡的藥材味,似乎更能直擊每個中國人內心的最深處。
社媒上比較有話題度的冰中式產品,比如中式冰淇淋、中式奶茶、中藥飲品,都是現制產品。但真正方便購買、飲用/食用的冰中式,應該是瓶裝、罐裝的預包裝產品,也就是所謂的“中式養生水”。
中式養生水不算新鮮事物,早在2018年,可漾就推出了以紅豆水爲主的中式養生水,但近兩年越來越多玩家入局。
2022年,在瓶子裡放着一整根人蔘的產品“一整根”引起了養生的熱潮;2023年,元氣森林推出“元氣自在系列”(包含紅豆薏米水、紅棗枸杞水和清爽綠豆水);2024年,好望水推出了“照顧系列”,包括薏仁水、桂圓水和陳皮水;六養推出了數款植物飲品……衆多品牌同時出現,瞄準了“中式養生水”這條細分賽道。
不過,我們通過統計產品原料發現,繞來繞去,最火的還是“紅豆+薏米”這個組合,幾乎每個入局中式養生水的品牌,都有一款紅豆薏米飲料。
其次是枸杞、紅棗、綠豆,而其他的原料,無論是高端的人蔘,還是小衆的枇杷,出現頻率都比較低。
紅豆+薏米的組合之所以能成爲中式養生水的“經典款”,是因爲確實符合消費需求。
《前瞻產業研究院》曾調研消費者購買中式養生水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減肥祛溼、補血等功效”(65.5%)。
薏米祛溼,紅豆補血,簡直天作之合。
當然,也有在此基礎上另闢蹊徑的產品。好望水的“照顧系列”中薏米水就不包含紅豆,配料表中除了水,就是薏米和被稱爲“廣東人蔘”的五指毛桃,後者能提供類似椰子的香氣。
除了看重功效,“無糖健康”和“配料乾淨”也是年輕人購買中式養生水的主要原因。
不過,也有一些養生水,看名字養生,其實含糖量不低。
我們在便利店裡對比了元氣森林的元氣自在水和魔水師的枇杷秋梨露飲料。前者的配料表除了水,只有紅棗、枸杞、羅漢果和小蘇打,而後者的配料表裡,水排第一,第二、第三分別是白砂糖、冰糖,再往後,纔是梨、枇杷等養生食材。
(左爲枇杷秋梨露,右爲元氣自在水)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今年不少品牌都在入局“中式養生水”這一賽道,但它其實還比較“小衆”。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中式養生水行業發展趨勢洞察報告》,2023年中國無糖飲料市場規模達到173.4億元,而中式養生水的市場規模還只有4.5億元。
從消費人羣來看,喝中式養生水的人羣,目前比較集中在一線城市的白領。
報告數據顯示,中式養生水的消費羣體中,66.2%是企業職員,55.4%分佈在一線城市。這些羣體擁有一定的消費能力,而且工作重壓下,只能在邊邊角角的時間進行“無痛養生”,也就容易把目光放在中式養生水上。
線下渠道分佈也可以作爲判斷冰中式是否大範圍火爆的參考之一。
一個前提背景是:人們購買瓶裝飲料的大部分場景並不是淘寶、天貓、抖音直播間,而是超市、便利店、夫妻店、小賣鋪甚至是自動販賣機。
直到現在,可口可樂、農夫山泉等巨頭仍在加大力度投入冰櫃,以搶佔線下渠道,因爲對於飲料行業來說,得渠道者得市場份額。
而中式養生水們,在線下鋪的渠道還不足夠廣。
2024年8月14日,我們在打工人聚集的杭州錢江新城,實地觀察了幾家不同品牌便利店的貨架和冰櫃,發現中式養生水產品都只佔據了冰櫃的一個小角落而已。
以全家便利店爲例,在全家的3個飲料櫃共18層貨架裡,中式養生水只佔據了其中1層,累計5款產品,包括:紅豆薏米水、紅棗枸杞水、今日養生水、苦瓜茶和玉米水。
“排面”最大還是無糖茶,果子熟了、三得利和東方樹葉都單獨佔據至少一層;可樂雪碧等經典碳酸飲料,總共佔據了大概3層貨架;電解質水、運動飲料大概也佔據了3層。
(“冰中式”只出現在最左邊第二層)
不少起家於線上的品牌,後期可能都想要進入線下,但是想要進入終端、在線下大面積鋪貨,並沒有那麼容易。
健康和養生的市場上從來不缺乏新點子和新牌子。
2022年靠羅森便利店一夜爆火的“一整根”,前期通過羅森大量的優質陳列資源和促銷活動(一瓶19.9元,第二瓶5元),去影響其他終端和其他經銷商來代理這款產品,給羅森帶來了不小的利潤。
但隨着人們的新鮮勁兒過去,“價格高”的吐槽和“是否是智商稅”的質疑越來越多,一整根在羅森的銷量在2023年就直線下降,如今在便利店裡幾乎不見蹤影。
現如今,中式養生水雖然在增長,但它們的單瓶價格普遍在4元以上,作爲“水替”價格還不夠親民。再加上整體渠道比較單一,遠遠拼不過無糖茶、碳酸飲料。
從小衆飲品走向大衆,觸達更廣泛的人羣,中式養生水們還差點意思。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DT商業觀察,作者:阿米、鄭曉慧,編輯:張晨陽,設計:戚桐琿
本內容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