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粵商|粵企探路ESG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郭曉潔 實習生劉喜月 廣州報道

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作爲舶來品,是近年來備受資本市場追捧的熱詞。然而,許多企業家對它的認知仍侷限於環保和公益事業的範疇。

“它能賺錢嗎?”對於善於捕捉商機的粵商而言,這往往是他們接觸到這一概念的第一反應。

當ESG的風吹到中國,在作爲中國對外開放窗口的廣東,粵商羣體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趨勢。

事實上,自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計劃被正式提出以來,ESG已逐漸成爲全球投資機構評估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通用語言。隨着ESG評估體系的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企業更願意相信,ESG是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和管理工具。

今年5月,證監會、財政部、國資委等部門陸續出臺的可持續披露準則,拉開了我國ESG強制披露的序幕。

粵商是撐起廣東經濟發展的底氣和關鍵一環。截至2023年底,廣東民營經濟主體數量佔全省經營主體總量96%以上,比重位居全國第一。根據交易所新規,廣東省共有71家上市公司納入強制披露名單,其中民營企業有45家。這些民營企業中超過八成已披露了2023年ESG報告,而國際知名ESG評級機構MSCI對廣東企業唯二兩家AAA評級都是民營企業。

敢拼敢闖的創新精神讓粵企在商海浮沉中勇立潮頭;粵商秉承樂善好施和兼濟天下的傳統價值觀,也更傾向於接受ESG的理念。但粵商向來以低調務實著稱,其理念與推崇信息透明的ESG評價體系之間也出現了摩擦與衝突。

對粵商而言,ESG是一股潮流還是長遠的發展趨勢?是一種限制還是一股動力?ESG又能爲企業帶來什麼實際效益?

粵商們正在ESG的浪潮中,尋找答案。

爲什麼是ESG?

遠到南太平洋島國圖瓦盧正被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威脅,近到華南地區近兩年來遭遇越來越多的洪澇災害。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每個人都無法獨善其身。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經濟活動經歷了迅猛發展,推動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但伴隨而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的出現,包括氣候變化、環境退化、資源枯竭以及日益加劇的貧富差距,讓我們開始思考,什麼是可持續的發展。

中國人自古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傳統。過去多年,不少企業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後,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資源投入到慈善、環境等公益行動中。

但單純的慈善並無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與社會問題之間的矛盾。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影響力指導委員會委員、原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貧困、污染等問題大多產生於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如果每一筆投資在一開始決策時,就能綜合考量經濟效益以及社會和環境價值的一致性,就會從根本上解決很多經濟發展和社會環境的矛盾,而非僅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也就是說,ESG要解決的,是如何引導資源配置,讓資金流入到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領域,並探討一種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近年來,ESG逐漸成爲國際資本市場的通用語言,強制信息披露也已成爲不少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的標配。

對中國而言,2024年,更是被譽爲ESG強制披露元年。

今年以來,三大交易所、財政部、國資委等部門陸續出臺ESG信息披露的指引文件,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了《關於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意見》,並提出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但回到所有企業家關心的問題,ESG能賺錢嗎?儘管目前沒有明確直觀數據,但有研究表明,企業ESG表現與其在資本市場的估值基本成正比。

爲何資本市場會更青睞ESG表現優秀的企業?

“我們看到了資本市場上越來越多因爲非財務風險給企業帶來嚴重傷害的案例,如傳統能源企業所面臨的環境風險、財務造假及管理風險等,但這些風險實際上都可以通過提升ESG能力來提前規避。”馬蔚華說。

經過多年的發展,ESG已被視爲有效衡量企業經營表現的“第二張報表”,越來越多跨國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中納入ESG考量,以便從供應鏈環節降低企業在國際貿易、氣候變化、政策轉型、產業升級等方面的風險。

一道必答題

多年來,粵商以其務實、開放、創新的企業家精神,在商海中獨樹一幟。多位受訪人士認爲,粵商精神與ESG理念高度融合。

廣東企業社會責任研究會會長、廣東財經大學全民數字教育學院院長黎友煥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務實精神是粵商文化的核心之一,它強調腳踏實地、注重實效。企業只有將ESG理念轉化爲實際行動,切實履行環境、社會和治理責任,如減少排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開放的精神則推動着粵企融入全球化進程,積極學習國際先進的ESG實踐經驗。

粵商突出的創新精神也不斷鞭笞企業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和增長點,如推動綠色技術創新等。這些創新實踐不僅可以提升企業的ESG表現,還可以爲企業帶來新的增長點,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但不少粵商過於低調務實,與ESG倡導的公開透明之間存在一定矛盾。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沈洪濤表示,粵商的低調不利於企業與利益相關方的溝通和協作。

“事實上,ESG治理要求企業及時與利益相關方加強溝通和協作,提高透明度,瞭解公衆及供應鏈產業鏈的期望與訴求。因此學會與公衆溝通,是粵商必須面對的議題,也是其在未來建立良好公衆形象的重要前提。”沈洪濤說。

對企業來說,提高透明度,接受公衆監督和投資者的建議,是管理“非財務風險”的有效途徑。

沈洪濤表示,目前即使是大中型粵企,能在企業內部專門設立ESG崗位的企業都很少,設置專門的ESG部門的則少之又少。很多企業對ESG的認識還是停留在發佈報告和樹立形象層面。ESG不是形象宣傳、面子工程,而是管理創新的思維與技術。

沈洪濤還表示,在當前階段,推動企業提升ESG能力對於國企來說,可能是一項任務,但對於民營企業來說,ESG具有不同意義。站在改革開放的潮頭,粵商要面對更多的不單是企業的財務表現,而是戰略、方向、企業傳承等“非財務表現”。如何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將ESG深入運用到企業管理,融入企業價值觀,將民營企業做成“百年老店”,是擺在粵商,特別是進入傳承期粵商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新質生產力的新解法

對於企業而言,提升ESG能力可能意味着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但其意義絕不僅限於單個企業個體。

今年以來,“新質生產力”成爲廣東經濟發展的熱詞。如何破題新質生產力,ESG或許是新解法之一。

沈洪濤認爲,創新和創綠是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創好是新質生產力的目標。新質生產力注重通過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數字化轉型來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通過推動綠色生產方式,減少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和對環境的破壞,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也促進了社會公平和包容性增長,通過提高就業質量和創造更多機會,爲社會帶來更廣泛的利益。此外,良好的公司治理確保了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能夠負責任地對待環境和社會,建立起透明、誠信的企業文化。而這些都與ESG發展理念高度契合。

事實上,不少粵商已經在領先探索ESG發展之路。馬蔚華認爲,從履行社會責任到推動踐行ESG的過程中,廣東企業都走在全國前列。

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ESG行動報告》顯示,“中國ESG上市公司大灣區先鋒50”企業中民營企業佔比四成,從地區分佈來看,超九成企業集中分佈在深圳、廣州和佛山,廣東省各市ESG實踐發展各有所長。

深圳作爲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全國率先開展企業ESG能力建設標準探索,制定了《深圳ESG能力建設標準》草案,其實力雄厚的製造業、房地產業、金融行業和信息技術類行業,和龐大的上市公司規模,構成了其建設ESG體系的顯著優勢與堅實基礎。

總部位於深圳的騰訊,被業內視爲民企ESG發展的風向標。2023年標普全球可持續發展對騰訊控股的ESG評估顯示,其業內排名超過谷歌,位列行業全球前五。2021年,騰訊成立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SSV),致力於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利用數字手段助力社會和行業實現碳中和目標。今年,騰訊發起“碳尋計劃”,爲入選的13個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項目提供共計億元人民幣的資金與資源支持,通過產業引導的方式,以聚焦前沿環保科技,推動氣候技術創新。

在廣州,小鵬汽車則是中國僅有的八家獲得MSCI ESGAAA評級的車企。據瞭解,小鵬汽車2023年交付的電動汽車實現全生命週期減碳逾150萬噸。

總部坐落於佛山這個民營製造業重鎮的美的已連續兩年躋身《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截至2023年底,美的集團已擁有28家國家級綠色工廠、9家5G工廠以及5家世界燈塔工廠,回收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器等廢舊家電共計309.8萬臺,並在高管績效考覈內容中納入可持續發展指標。

位於廣東珠海的老牌製藥企業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斬獲MSCI最高ESG評級AAA的第二家廣東企業。

麗珠集團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楊亮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從最初在監管要求下被動披露ESG信息,發展到ESG深度融入企業文化,再到獲得國際權威評級機構MSCI最高評級,麗珠集團穩紮穩打走過了8年時間,ESG也已經內化成爲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他認爲,ESG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和具體業務息息相關的。ESG要求企業在共贏、綠色、低碳等中長期可持續的目標指引之下,去思考企業的商業邏輯,從產品的研發設計到生產、銷售環節、營銷策略制定等全流程進行改造。

這些企業無疑是廣東省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ESG也已內化成這些企業內部文化的一部分。

但不少受訪對象也坦言,ESG作爲舶來品,在中國得到普遍認可和接受需要時間,而這個過程中,最難的在於理念的接受和轉變。

在粵商普遍面臨傳承的特殊時期,當下或許是在粵商中普及ESG理念的好時機。

黎友煥表示,年輕一代的新粵商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豐富的教育背景,對環保、新能源等議題有着自己全面深刻的理解。發展ESG是對企業經營理念和價值觀的革新,粵商的年輕一輩有望通過技術創新和企業革新攻克更多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