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患者十年成長9倍 醫籲設「1專業人才」:出事就送醫非長久之道

基隆長庚醫院心衰中心主任王兆弘建議,國內應設置心臟衰竭照護導師,強化病友在社區的照護品質,有助降低患者住院率。記者林琮恩/攝影

一項健保大數據研究結果顯示,因心臟衰竭住院的患者,10年內成長了9倍。基隆長庚醫院心衰中心主任王兆弘指出,導致此現象的原因,除了高齡化趨勢外,也因爲心導管技術進步,救回的重症患者,反而成爲心臟衰竭的高風險羣;衛福部健保署推出「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劃(PAC)」,提供患者後續醫療照護,但爲期僅有半年,建議國內設置心臟衰竭照護導師,強化病友在社區的照護品質,有助降低患者住院率。

「心臟衰竭人數持續上升,是未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王兆弘表示,心臟衰竭平均發生年齡爲65歲,高齡化是患者增加的原因之一;過去受限醫療科技,心肌梗塞患者往往到院前即離世,現在有了緊急心導管等治療方式,醫師全日都可在導管室爲患者通血管、放支架,救回的重症患者增加,這羣人卻成了「心臟衰竭候選人」。

王兆弘表示,要降低心臟衰竭住院患者人數,必須從高血壓、高血脂及血管阻塞等方向控制,避免患者發展成心臟衰竭;而心臟衰竭患者出院後半年內,有3至4成患者再次入院,這必須從改變患者生活型態做起,否則就像在駕訓班學會開車,上路後還是不太會開,建議臺灣比照國際作法,設置「心臟衰竭照護導師」,輔導患者改變長久以來的生活習慣,並提醒遇到水腫、呼吸喘等典型症狀時,應如何應對。

「臺灣醫院與社區的網絡銜接很有問題,心臟衰竭患者一出問題就往醫院送,不是長久之道。」王兆弘表示,心臟衰竭是愈來愈普遍的長者疾病,但長照政策中卻獨缺這一塊,而是以失智長者爲主;健保署PAC政策雖可協助急性患者完成治療後前6個月的照護問題,但患者終究要回到社區,醫師又很難進入社區提供患者很細節的照護服務。

王兆弘建議,若讓護理人員投入社區成爲心臟衰竭照護導師,即能協助訓練患者,持續進行復健;這類照護導師必須經過嚴謹訓練,與個管師位階不同,必須有政府的政策、薪資引導,才能形成完好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