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
多鏈融合激發活力
新年伊始,陝汽集團德創未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質子汽車2025產品發佈會在西安舉行。質子汽車相關項目組總經理黃龍表示,“作爲西安市氫能產業鏈的‘鏈主’企業,質子汽車已完成53項關鍵技術研發落地,以實際交付量和市場份額在氫燃料電池重卡市場中穩居行業第一。”
從2022年4月成立到如今領跑行業創新,質子汽車的“快馬”效應正是陝西以科技教育人才體制機制“多鏈融合”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茁壯拔節的縮影。數據顯示,2024年,陝西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72.20%,居全國第十位;科技活動產出水平指數86.63%,居全國第四位。
陝西是科教大省,也是國家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過去一年,陝西以秦創原創新驅動總平臺爲載體,以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爲引擎,先後出臺了兩版20多條改革政策以及“先使用後付費”“先投後股”“以演代評”等7個工作指引,全力啓動科技教育人才體制機制一體化改革,在“融通融合”中挖掘高質量發展新動能。2024年,陝西省技術合同交易額約4400億元;代表新質生產力成長趨勢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指標增速分別達到12%和15%以上。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成立‘德創未來’創新孵化平臺,就是貫徹落實產業‘新模式’指示而打造的新載體。”陝汽集團董事長袁宏明說,作爲孵化平臺,圍繞商用車“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輕量化”四大研發方向,德創未來旗下已經成功培育出多家科創型新質生產力企業。“在德創未來,創業團隊的股權佔比只有1%,但在其孵化的二級公司中,創業團隊以及高校科研團隊、專家資源可以通過‘跟投’的方式,實現更大比例的利益綁定。”
德創未來的人才結構和權益結構背後是陝西以科技創新激活產業創新的改革之力,融合之功。在2024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陝西以32項獲獎數名列全國第二,其中與當地重點產業鏈高度契合的通用技術項目較2020年增加逾63%。
2024年12月27日,陝西秦創原機器人產業聚集區在西安成立併發布三年行動計劃。該聚集區以科技產業教育人才一體化融合爲紐帶,統籌整合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知名高校研發團隊和兩大行政區及一個國家級新區的機器人鏈羣資源於一體,形成“一區兩基地”的資源共享錯位發展的新格局。據瞭解,在陝西,此類聚焦新質生產力的新型產業創新集羣已達近30個,而與創新產業集羣相配套的高能級科創服務器已達到18家。突破區域、打破條塊,有效破解曾經制約陝西追趕超越的約束性障礙。(經濟日報記者 張 毅)
科研“外腦”提供支持
走進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鎮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實驗室,湖北大學江叔芳教授與宜化集團研發部門實驗室負責人覃繼磊正在討論脫膜劑產品改良。“一年前,脫膜劑產品在國內還屬於新興事物,我們擔心研發和應用脫節。隨着產業技術研究院功能逐漸發揮,我們聯手楚星公司、宜化集團共同攻關,實現了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應用。”江叔芳說。
江叔芳提到的研究院成立於2022年,名爲湖北大學宜都產業技術研究院,主要圍繞宜都主導產業生物醫藥和精細化工開展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等,幫助企業解決產業發展中的堵點難點,加速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支撐宜都蓬勃發展的,正是高水平的科研人員。”宜都市科技局局長沈錫陽表示,政府通過搭建平臺,解決了供需錯位,讓科研資源用在刀刃上,“主導組建產業技術研究院,就是要打造‘外腦’,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提升‘宜都造’產品的科技含量”。
“科研成果的最終歸宿應該在生產線上,有技術更要去應用。”湖北大學宜都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姜軍說,宜都既聚集了行業優勢企業,又有中試平臺,雄厚的產業基礎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一片熱土。
目前,該研究院已邀請專家教授團隊500餘人次到宜都開展調研,走訪企業105家,收集企業技術需求55項。根據企業需求,研究院引入6個研發團隊開展科研攻關,簽訂技術合作項目21項,全面合作協議6項,有多項科技成果實現轉化,預計爲合作企業新增經濟效益5億元以上。研究院成立後,宜都出臺了人才新政、人才貸、科創貸等政策,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生態環境。
企業單點突破後更要串“珠”成鏈。宜都市市長夏明海告訴記者,研究院的重要性不僅在解決企業需求上,更要促進產業發展。研究院深入企業,不僅是在找項目,也是在塑造產業鏈。研究院成立以來,其已爲多家企業量身定製了產業鏈報告,幫助企業明晰產業發展階段及未來前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持續做強產業優勢。爲進一步培育宜都新質生產力,研究院還依託湖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等爲宜都市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研發保障。
“宜都的化工、醫藥基礎雄厚,有多家大型企業和相關配套企業,產業優勢顯著。打通解決需求、研發、測試、中試到產品市場化、商業化的全鏈條大有可爲。”姜軍說。
數據顯示,宜都市近年來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支持企業科技創新,促進新舊動能加速轉換。2022年8月,宜都成爲全國首批國家級創新型縣市,2024年度躋身“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第75位。宜都先後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07家,湖北省百強高新技術企業5家,科創新物種企業25家。(經濟日報記者 董慶森 柳 潔)
前瞻佈局集羣成勢
近年來,安徽全力壯大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11月,安徽省汽車產量320.69萬輛,同比增長47.24%,佔全國比重11.49%;新能源汽車產量148.03萬輛,同比增長90.24%,佔全國比重13.05%。作爲製造大省,安徽正逐步成爲汽車產業的重要一極。
在蕪湖奇瑞智造一工廠生產車間內,一臺臺機械臂在不同工位精細操作,無人搬運車在規劃路線上平穩行駛。“僅焊接車間,就有超過600臺不同型號的機器臂。”該廠廠長王玉輝說,“目前廠內自動化率已超97%。”
“作爲‘主力選手’,我們積極利用安徽豐富的高校、科研機構等創新資源以及各項政策,進行技術創新、品類創新、服務創新和生態創新。”奇瑞控股集團新聞發言人金弋波表示,2024年,奇瑞汽車銷量突破260萬輛,同比增長38.4%。其中,年出口超過114萬輛,同比增長21.4%;新能源汽車近58.4萬輛,同比增長232.7%。“科學的產業佈局、一流的營商環境及豐富的創新資源,讓我們快速成長,也讓安徽汽車產業駛上發展快車道。”金弋波說。
近年來,安徽深入推進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推動生產要素集聚融通、經營主體高效協同,目前已擁有奇瑞集團、蔚來汽車等7家整車企業,2800餘家零部件規上企業,初步形成合肥、蕪湖雙核聯動,其他市多點支撐的產業空間格局。
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執行秘書長任林傑認爲,安徽省強化制度建設,構建有效機制,廣泛集聚了創新資源,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深度融合,助力安徽新能源汽車迅速發展。
2023年7月,安徽省創新產業發展組織方式,組建實體化運行的省汽車辦作爲領導小組辦事機構,負責全省汽車產業發展的統籌、協調、調度、督查和推進落實。同年9月,安徽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爲前沿趨勢洞察、技術攻關對接、應用場景創造、產業引育提質、創新資源鏈接等方面產業發展集智聚力。“當前,安徽以整車、零部件、後市場一體化發展爲主線,在原有主機廠結構基礎上不斷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生態,提升了產業集羣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任林傑說。
“下一步,安徽將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作用,構建‘1+N’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體系,加快前瞻技術佈局,深入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不斷提升創新能級。同時,持續推進產業鏈協同發展,引導零部件企業加快新能源化轉型,拓展智能網聯應用場景,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安徽省汽車辦綜合協調組組長陳國慶說。(經濟日報記者 樑 睿 李思隱)
創新主體敢闖敢幹
江蘇是製造業大省,承擔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重任。眼下,江蘇正以科技創新爲引領,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走進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實驗室,40餘家企業的研發人員正在這裡工作。
“這是一個開放共享的創新平臺,可協同上下游聯合攻關,既解決企業痛點,又協同攻關產業‘卡脖子’技術。”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蘇州)主任助理劉宗亮說,中心聚焦“1到100”產業共性關鍵技術,以市場化機制協同優勢創新資源聯合攻關,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融合,已與近20家上市公司或龍頭企業建立了緊密合作,集聚企業50多臺套裝備、近1.4億元的關鍵環節重大設備,初步具備微米級關鍵核心工藝技術開發驗證能力。
在蘇州工業園區的獨墅湖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高等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西交利物浦大學等33所中外高等院校在這裡佈局;15個國家級科研院所、近3000名領軍人才、8萬多名在校大學生在這裡從事科研工作;5000餘家科創企業、43家上市企業、1000餘家高新科技企業在這裡孕育生長。在江蘇各地,從原始創新到技術突破,從成果轉化到規模應用,科技創新正在成爲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強大引擎,產學研合作正成爲構建科技和產業之間互融互通的橋樑紐帶。
企業是產學研融合過程的“主角”,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但也面臨着人才短缺、科技薄弱等瓶頸。近年來,江蘇常州經開區通過“科技副總”柔性引才,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培養創新拔尖人才的主體作用,幫助企業解決技術攻關難題。
“在企校合作前,三輥機技術主要受制於國外同行,僅靠企業自身的研發團隊很難實現技術突破。”常州自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瀟逸說,在常州經開區科技與投資促進局牽線下,南京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劉漢忠教授成了企業的“科技副總”,擔起了攻克技術難關的重任。“在高校科創資源加持下,企業優化了三輥研磨機研發體系,通過先進解耦控制算法,大幅提高了產品性能和質量。”劉瀟逸說,選聘“科技副總”爲企業高質量發展打開了廣闊通道。
產學研深度融合,離不開政策支持。去年以來,江蘇各地紛紛繪好“施工圖”,賦予創新主體敢闖敢幹的“底氣”:南京制定印發《南京市科技人才評價改革實施方案》,強化物質與精神雙重激勵,讓人才活力充分涌現;蘇州工業園區出臺專項政策,形成人工智能及數字產業創新集羣,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道路。(經濟日報記者 薛海燕 蔣 波)
精心培育新興產業
在山東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貴研催化劑(東營)有限公司的數字化生產車間,自動化專機高效精準地執行着各項任務,成品經自動分揀、碼垛後由智能搬運機器人運送到指定庫房……在這裡,24小時燈光不息、機器不停,數字化看板上實時更新的數據反映着工廠的運行狀態。
“這條催化劑生產線自動化程度超90%,實現數據化、精細化和過程可視化。”該公司總經理李權說,這條生產線採用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技術對設備運行、質量控制、能源消耗等數據進行監控,爲產品的質量控制、故障分析、成本管控等提供大數據支撐。
“數字化生產線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超50%的人工成本,更能保證產品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李權說,當前,該生產線2024年生產總量近300萬升,第二條數字化生產線於2024年12月開工建設,預計今年5月建成投產。
去年以來,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瞄準數字經濟新賽道,高標準建設悅來湖數字經濟產業園、光谷未來城等多個數字經濟發展載體,推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2024年,先後落地山東沃德數字谷、天眸無人機智能產業應用基地等體量大、帶動性強的項目,在建項目達34個、總投資94.5億元,入駐數字經濟企業700餘家。實施製造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建成國家級互聯網平臺2家、省級1家,累計“上雲用數”企業超1500家;新增省級數字經濟“晨星工廠”16家。2024年,高新技術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87.21%。
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是重點。在東珩國纖新材料有限公司,柔軟的“棉絮”在1300攝氏度火焰炙烤下依然完好。“這是高性能氧化鋁纖維針刺毯,其耐受溫度可達1600攝氏度,具有熱穩定性好、熱導率小、絕緣性強、抗化學腐蝕性強等優良性能。”東珩國纖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魏士龍說,公司所產的氧化鋁纖維製品被廣泛應用於高溫耐材領域。
據介紹,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把新興產業培育作爲主攻方向,突出抓好新材料產業園、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等特色產業園區建設。新材料產業園集聚企業100餘家,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陶瓷墨水生產基地,國內最大的高端納米級電子陶瓷材料生產基地;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吸引中船海裝等15家頭部企業入駐,全國規模最大的風電裝備產業聚集區加速建成。 (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