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高:“先立後破”重在“慎破”

以下文章來源於徐高經濟觀察 ,作者徐高

徐高系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2023年12月8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了2024年的經濟工作【1】。這每年12月初召開的政治局會議,爲接下來即將召開的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下一年的經濟工作定下了調子,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此次政治局會議召開於經濟從疫情衝擊中修復,但復甦勢頭尚不穩固的大背景中。2023年前3季度,我國GDP累計同比增速爲5.2%,明顯快於2022年全年3.0%的增速。但這是建立在2022年前3季度較低基數水平上的同比增速改善。如果算2023年前3季度比2021年前3季度的兩年平均GDP增速,則只有4.1%,明顯低於疫情之前3年(2017-2019年)6.6%的GDP平均增速。

在此次政治局會議召開之前的兩個月裡,我國經濟復甦勢頭又有所減弱。反映我國經濟景氣度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在今年8月和9月回升,重新站回了50這一擴張收縮臨界點之上。但在隨後的10月和11月,經濟景氣又再度走弱,PMI落回到了50以下的收縮區間中。(圖表 1)

在經濟復甦動能減弱,復甦前景不明朗,市場信心偏弱的背景下,各方高度關注此次政治局會議釋放的政策信號。相比2022年12月6日的那次政治局會議,今年這次會議釋放了更加積極的穩增長的信號。此次會議要求“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在繼續延續“穩中求進”的基調同時,首次提出要“以進促穩”。很明顯,經濟政策重心要從“穩”轉向“進”。此次會議公報中有關財政和貨幣政策的表述與2022年12月會議基本一致,但要求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在防風險方面,此次會議要求“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比2022年會議公報多了“堅決”兩字(千萬不要低估政策文件中虛詞的用法)。此次會議公報讀下來,黨中央穩定經濟增長、推動經濟向好的意圖相當明顯。(圖表 2)

此次政治局會議新聞稿中值得高度關注的文字是“先立後破”。這一提法本身雖不新鮮,卻包含着有針對性的新內涵,因而極爲重要。

“先立後破”表述首次出現在中央重要經濟會議中,是在2021年12月10日召開的那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針對當時的“雙碳”政策而說【2】。那次會議中要求“調整政策和推動改革要把握好時度效,堅持先立後破、穩紮穩打。”會議還說到:“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

2021年,我國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時,出現了急於求成的傾向。在新能源供給仍不足夠的時候,就對傳統能源供給過早亮了紅燈,做了壓降。這使得我國總體能源供給有些跟不上,給經濟發展施加了障礙。爲此,高層領導明確要求在傳統能源的“破”之前,要先做好新能源的“立”。從那時至今,我國“雙碳”工作變得更切合實際,在新能源轉型穩步推進的同時,再沒在能源供給方面出現大的問題。

今年政治局會議中提到“先立後破”,而且將其作爲政策的總基調,其內涵並非針對“雙碳”政策,而是要糾偏我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在2023年7月18日,筆者曾發表文章《破立之間的經濟壓力》。其中曾如此分析了當下我國在新舊增長動能轉化中出現的問題:【3】

“最近3年,我國汽車行業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在新能源轉型的大潮中實現了彎道超車,亮眼表現從2020年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國汽車行業的彎道超車可以給人兩點啓示。從一方面來說,我國供給面的產業轉型升級一直在快速推進。而從另一方面來說,在汽車這麼一個大行業取得歷史性突破的時候,我國宏觀經濟仍然低迷,充分表明了我國宏觀政策既要推進‘立’,更要防止‘破’。在市場已經做好了‘立’的時候,我國宏觀政策需要糾偏不恰當的‘破’。只有停止人爲的‘破’,守住中國經濟的存量,同時促進‘立’,培育更多的新增長點,我國經濟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之要求。”

2020年以來,我國汽車行業取得了驕人成績:我國汽車出口量在2020年時還明顯落後於日本、德國和韓國,而現在已躍居世界第一;國內市場上我國自主品牌汽車銷量曾連續十多年落後於合資品牌,現在也大幅反超。

在我國汽車行業取得歷史性突破的同時,我國經濟景氣卻從2021年開始趨勢性走弱。其中,因融資緊縮政策而陷入惡性循環的地產行業是經濟下行壓力的主要來源。2023年3季度,我國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中,大幅負增長的地產投資可說是“房間裡的大象”。地產行業之所以會走到今天這一步,筆者早在2022年7月25日發表的《中國房地產業的困境和對策》一文中就已分析過,此處不再贅述【4】。(圖表 3)

我國汽車行業規模雖然不小,但跟地產行業體量比起來還差得很遠。2022年,中汽協統計的重點車企,其工業增加值總額達到8481億元。但與同期約7.4萬億元的地產行業增加值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因此,儘管2022年我國重點車企工業增加值相比2021年大幅增長18%(增幅1309億元),卻仍然難以對衝同期我國地產行業增加值那4.4%的下降(2022年我國地產行業增加值降幅達3395億元)。這充分表明,儘管我國在培育新增長點方面“立”得相當不錯,但仍然難以補上傳統增長引擎被過度“破”了之後留下的空當。如果政策不能在“破”方面更加審慎,“立”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由此可見,此次政治局會議重提“先立後破”,矛頭應該直指2021年以來被過度“破”掉的地產行業。從2022年底推出“保交樓”政策、地產融資修復的“三支箭”政策,到今年的“認房不認貸”政策,政府其實一直在試圖修復地產行業。但問題是,地產行業早已因“三條紅線”政策壓力而陷入惡性循環,深度超調。因此,就算加上最近一年以來的修復政策,地產行業的政策總基調還是偏緊,還在給地產行業帶來“破”的壓力。在政治局會議明確當前政策 以“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爲目標,並要求“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的時候,地產政策還需往寬鬆方向做較大幅度調整,才能真正落實政治局會議的要求。地產政策(尤其是地產開發商的融資政策)接下來會往寬鬆方向走多遠,高度影響2024年我國經濟的走向,以及各界的預期和信心。

二十大之後,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既是經濟發展自身規律的表現,也是各方對中國經濟的期待。在這個過程中,政策當然應該在培育經濟發展新增長點和新動能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把“立”的工作做好。但同樣重要的是穩住傳統增長引擎,守住我國經濟的基本盤。2021年以來我國地產行業的弱勢,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下行壓力,已經充分說明了政策“破”過頭的危害。經濟結構轉型不是朝夕之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看實際情況,一味地“破”,非但難以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反而會給增長帶來壓力,給經濟帶來風險,不利於我國在中美大博弈的過程中站穩腳跟。

在剛結束的政治局會議中,高層領導再提“先立後破”,並將其提升爲整個宏觀政策的總基調,可說是精準抓住了當前政策施行中的一個主要問題。兩年前,高層領導針對“雙碳目標”提出了“先立後破”的導向,及時糾正了“雙碳”政策中過度打壓傳統能源供給的不良傾向。現在,各方希望高層領導重提“先立後破”後,能糾偏我國新舊增長動能轉換中政策過度壓制舊動能,侵蝕經濟增長基本盤的傾向,讓政策在“破”的時候更加審慎。如此,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才能鞏固,社會預期才能改善。(完)

【1】2023年12月8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公報》,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2/content_6919152.htm。

【2】2021年12月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http://www.gov.cn/xinwen/2021-12/10/content_5659796.htm。

【3】徐高,2023年7月18日,《破立之間的經濟壓力》,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24890783548028。

【4】徐高,2022年7月25日,《中國房地產業的困境和對策》,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9524388641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