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觀點-解決水荒 應速發展海水淡化產業
臺灣主分水嶺偏東,所以河流東短西長,河身短、坡度大、水流急,雨水若無水庫做儲存則不易保留,因此臺灣多數河川都興建不少大小水庫來提供臺灣民衆必要之水源。但因臺灣近數十年來對山坡地的濫伐濫墾,造成水庫淤積嚴重,不但降低水庫蓄水能力,更危及水庫使用壽命,倘若臺灣水庫蓄水能力能如完工時一般,梅雨季節與颱風所帶來的雨水應足夠臺灣民衆使用。
開源節流是解決水源缺乏的基本思維,鑿井抽水臺灣行之有年,西部平原的雲嘉與屏東更因超抽地下水而形成地層下陷,形成另一類公共安全危機,不是理想水源開發方式。其實海洋覆蓋地球表面的71%,儲水量約13.7億立方公里,佔地球總水量的95%,佔地表水總量的97.5%,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庫,因此開發海水淡化技術,向海洋索取淡水來解決「水的危機」,是全球各國尤其是水資源缺乏國家如以色列、日本努力的方向。因此個人認爲,解決水源長遠之計是發展海水淡化。
從現階段國際發展經驗表明,在解決水資源的衆多措施之中,海水淡化是實現資源和環境雙贏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隨着淡化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包括淡化水廠、淡化設備製造、濃鹽水綜合利用、高性能機械設備研發與製造、高分子材料、腐蝕與防護材料等在內的海水淡化產業正在成爲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錯過。海水淡化產業鏈包括淡化水廠、淡化設備製造、濃鹽水綜合利用、淡化技術服務、高性能機械設備(高壓泵、能量回收裝置、閥門與儀表等)研發與製造、腐蝕與防護材料與工程等產業組成,臺灣其實都有一些基礎,只是未重視把它做大做強。
淡水廠是整個海水淡化產業的核心,目前新型海水淡化廠,爲降低海水淡化的耗能與制水成本,將海水淡化廠與太陽能、風能與核能結合,而臺灣目前經濟部剛好在大力發展太陽能與風能之際,可在急需水源又有充沛太陽能與風能地區興建大型海水淡化廠;新竹可以用風能,高雄、臺南則可利用太陽能一方面解決缺水危機,同時又可帶動新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一兼兩顧,政府何樂不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