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發作!全臺23%人中招 專家曝解癢新療法

蕁麻疹發病期間,會出現如蚊蟲叮咬的「紅、腫、癢」症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適逢求職季,社會新鮮人壓力倍增,小心蕁麻疹找上門!據統計,國人一生中約有23.3%機會發生蕁麻疹,平均每4人就1人有風險,包括源於食物、藥物過敏的急性蕁麻疹,及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

逾半數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處於高度精神壓力,可能衝擊工作、睡眠、親密關係。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皮膚免疫科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陳俊賓說明,蕁麻疹發病期間,會出現如蚊蟲叮咬的「紅、腫、癢」症狀,過敏原、壓力大可能誘發或加重症狀。逾半數患者處於高度精神壓力,精神壓力僅略低於癌症,患者可能因外觀紅腫影響自信,難以忍受的癢感也可能衝擊工作、睡眠、親密關係。

一名40多歲女性護理師,長期深受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之苦,雖然穩定服用抗組織胺,但幾乎無法緩解症狀,身上的癢感讓她睡不好,工作時也很難專心,甚至得裝上化療用的人工血管,每6小時注射一次止癢針,才能好好睡覺和工作。所幸隨着「免疫調節劑」問世,這名護理師終於看見希望,成功擺脫癢感、拆除人工血管,至今穩定控制病情。

臨牀第一線、第二線蕁麻疹治療上,主要以抗組織胺爲主,若2~4周症狀未緩解,則會進入第三線「免疫調節劑」治療。

臺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溼科主治醫師陳怡行說明,蕁麻疹臨牀第一線、第二線治療上,主要以不同劑量的抗組織胺爲主,不過,前線治療效果仍不佳,在治療3個月後,有約7成病人的紅、腫、癢症狀未獲改善。

陳怡行進一步指出,若經抗組織胺治療2~4周,症狀仍維持,則會進入第三線「免疫調節劑」治療,目標設定爲病竈全數清除,穩定治療下,每5名患者就有3人擺脫癢感,更有近半數患者可快速清零症狀。

研究指出,蕁麻疹患者中,每5人約2人因癢而影響工作表現,21.9%患者因病遲到或缺勤,更有高達37.5%患者每週請假時間超過一天。陳俊賓表示,常遇到空服員、機長、駕駛員等工作需要專注的個案,在診間崩潰表示,疾病對工作造成極大負擔,讓他們備感壓力。

陳俊賓表示,逾半數患者癢到睡不好,焦慮、憂鬱的風險是常人的1.79倍與1.61倍;親密關係層面,每3位女性患者中就有2位有性功能障礙,比例高達67.9%。逾半數患者處於高度精神壓力,僅略低於癌症。

陳俊賓強調,患者時常輕忽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以爲是偶發性過敏反應,拖了近半年才進入正規療程,提醒民衆若突然且反覆出現三大症狀超過6周,就可能是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務必要到大型醫療院所進行檢查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