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證教研改變了什麼
“本節課教師行爲時長(佔比40%)小於學生行爲時長(佔比60%),表明本節課是以學生爲主導的課堂。”近日,在北京市“教研共同體”全域教研活動中,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閆猛剛上完一節初中物理公開課,馬上拿到了依託人工智能技術高效完成的課堂分析報告。
“在教學和教研中AI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證據,使用這個證據是教師的優勢,但在這樣一個人工智能和我們搶奪工作機會的時代,教師只有變得越來越不像機器,才能充分用好人工智能爲我們服務。”聽完這節課,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張玉峰有感而發。
圍繞“人工智能助力循證教研 構建素養成長型課堂”這一主題,來自北京市東城區41所學校的92位一線教師和9位區級教研員,創新性地以“人機聯研 即時議課”的教研形式,共同呈現了覆蓋全學段、全學科的101節研究課。
“人機聯研 即時議課”不僅實現了一堂課的循證教學研究,而且通過循證教研將一堂好課的生成演進過程進行了可視化呈現。如閆猛這節公開課,在他與教研員現場診斷、現場改課、實踐改進3個備課環節中,人工智能技術就歷次將試講的數據進行橫向對比分析,教研員進行數據的解讀,閆猛則根據數據與聽課評議進行課堂改進,整個環節實現了“改什麼,怎麼改,改得如何”的可視化演進。
在現場,記者看到,“人機聯研”的議課環節採用“1+1+5”模式,即由1位區教研員主持,基於1份即時生成的人工智能課堂分析報告,從學生、現場聽課教師、市級教研專家、授課教師、技術人員5類角色的視角,將教師經驗與技術數據有效結合,就課上教師的教法與學生的學法進行了更爲科學、高效的分析。
“循證教研不是讓技術取代傳統教研,而是讓技術爲我所用,成爲教研員科學評判課堂的‘尺子’和‘鏡子’。”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崔楚民說,循證教研不是簡單的畫畫圖表、看看數據,而是撬動教研、教學理念與方式整體變革的契機。
基於這樣的理念,北京市東城區自2021年起開展了循證教研視域下的素養成長型課堂構建。
“我們首先建立了一套評價標準,以評促教、以評促改,讓課堂教學更順暢地通向學生核心素養髮展。”崔楚民介紹,經過初期的建設與不斷迭代,如今這套評價標準更注重學科特徵、學生素養髮展的評價,已成爲教研員日常聽課評課的重要依據,併成爲循證教研的證據來源之一,也有學校將其作爲教師培養、校本教研的重要依據。
如果說評價標準解決的是素養“可測量”的問題,那麼素養成長型課堂樣態的建構則是解決素養“可生成”的問題,它系統闡述了課堂各個要素及其之間的關係,對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具有更系統的指導意義。
本次活動的101節課系統呈現了素養成長型課堂的樣態:教師教授的時間減少、學生學習時間增加;課堂內容更注重對教材的分解、整合或補充;教學中以大單元、大概念、跨學科的統整性設計增多;通過深度學習、項目學習等方式促進從知識習得走向思維發展;技術作爲知識承載平臺或評價分析手段,爲課堂提供工具支撐……
與以往的教研活動不同,本次活動的另一個亮點是教研員走上講臺,變“我講給你聽”爲“我做給你看”。
“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具備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這樣的理念,在閆猛這節公開課上得到了體現,更注重創設問題情境、組織了豐富的探究活動、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和學習,並加強了作業的研究設計,將能力培養和素養提升延伸到課後。
“教研員從‘講給你聽’到‘做給你看’,能推動教研迴歸‘教學+研究’的本質,激發教研員的專業再生力,實現觀念的更新與行爲的改變,促進教研員真正成爲能教會研的區域教學專業人才,爲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述林說。
崔楚民介紹,從2024年秋季學期開始,東城區基本實現了循證教研在教研活動中的全覆蓋。“教研團隊通過理念培訓、技術培訓,不斷提升自身數字素養,提高教研員理解數據、解讀數據、運用數據的能力,循證教研經歷了從嘗試一節課到嘗試幾節課,再到整個學校、全區推進的過程,實效性不斷提升。”崔楚民說。
《中國教育報》2025年01月13日 第09版
作者:本報記者 王家源 施劍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