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再發生境外生淪學工案 全教總籲教部造冊送勞動部備查

今年初傳出中州科大國際產學專班烏干達籍境外生來臺淪學工還有公務員貪瀆案,引起各方關注。(全教總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少子化嚴重衝擊我國高教版圖,大專院校大多積極開拓外籍生源,盼以此解決招生不足的問題,不過就此延伸亂象難止,像是今年初傳出中州科大國際產學專班烏干達籍境外生來臺淪學工還有公務員貪瀆案。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以下簡稱全教總)呼籲教育部對於類似情況必須嚴加督導,且對於境外生來臺打工都得造冊,且相關資料得送呈勞動部,確保權益。

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資料,境外生人數由100學年度5.7萬人,成長至108學年度12.8萬人,110學年度則因疫情爆發,在臺境外生降至9萬2963人。產業移工則是從108年的43萬9694人,減少到110年的42萬5877人。

全教總認爲,境外生人數與產業移工人數約呈1:4的局勢,如果政府不妥善處理境外生問題,難道真的是要利用學工滿足移工不足的缺工問題?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全教總表示,境外生在臺之所以不斷出現打黑工或是被壓榨,最主要的原因是開放境外生來臺就讀的原本目的在於解決少子化。但生源不足的學校,或可能是辦學品質比較不佳的校院,本就難以吸引境外生就讀,再加上財務狀況不佳,根本無法負荷境外招生的經費和獎學金,以致仲介禿鷹橫行其中,而受害的就是被哄騙來臺的境外生。中州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依照〈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第5條已明文外國學生招收名額,是以教育部覈定該校前1學年度招生名額的1成額度外加覈定爲原則,並有超過1成增量的核定機制,且未具正式學籍之外國學生及專案的學位專班還不包含在內。

全教總提到,境外生來臺就讀或可充實高教生源,但更應重視其基本權益,爲避免境外生被騙來臺就讀,或受到勞力壓榨,應該反向思考,連本國生都招不足名額且未能維護學生受教權益者應該限制,甚至不準招收境外生。

全教總指出,我國高等教育招收境外生應該清楚定位目標,不應該成爲教育商品買賣,更不應該作爲少子女化的唯一解方。因此在招收外國學生來臺就讀的政策上,應先說清楚目標,再擬定合適的政策。

全教總呼籲,除了教育部應嚴加督管大專校院境外生之辦理情形,大專校院更應提供一定質量之學習品質外,在境外生產業實習或境外生有打工需求部分,應造冊列管其安置廠家,相關資料應匯送勞政機關並納爲勞動檢查對象,以確保境外生之勞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