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鄉布農族最大射日英雄雕像 引弓無箭傳善意

布農族射日傳說刻畫族人延續生命艱辛過程,因此布農族部落四處可見「射日」畫像及入口意象;臺東延平鄉公所前射日英雄作爲鄉內最大雕像,卻有弓無箭,背後故事引好奇。

位於延平鄉桃源村的延平鄉公所,最近整修鄉公所前公園,公園內高500公分巨大青銅雕像「射向陽光」,漆上色彩,煥然一新,引起民衆、遊客目光,但有遊客發現這座鄉內最高大射日英雄雕像威武拉滿弦,卻沒有箭,感到好奇。

當地前村長伊藍.明基努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這座位於鄉公所前的「射向陽光」雕像是延平鄉最高大雕像,民國89年完成時是有箭,勇士拉滿弦準備射出,讓人感受到布農族傳承生命的力量,後來於民國96年間因故將箭拿掉。

前延平鄉代會主席鄭八郎表示,當初銅像完成後,箭射向東邊剛好是海岸山脈鸞山部落,有人反映這樣不好,於是將這意見向鄉公所反映,鄉公所從善如流,因此將箭取下,變成「有弓無箭」。

延平鄉前民政課長鬍賢信表示,民國90年後鸞山的村長及公職人員陸續因故病逝,小孩天不假年,鄉代會與鸞山部落村民希望將「射向太陽」的箭拿掉,當時考慮用布將箭頭包起來,後來又有人建議將箭頭鋸掉,最後決定將整支箭拿掉。

延平鄉長餘光雄表示,銅像重新換上新裝,也代表新的意象,一把新的弓,英雄在測試弦的磅數,符不符合需求,所以不一定要有箭的意思。

森林博物館館長阿力曼表示,布農族射日故事有很多版本,傳說遠古時代,天上有9個太陽(有一說是2個太陽),沒有黑夜,族人過得很辛苦,農作物被曬死,於是有名父親帶着兒子追日,帶着弓箭要將太陽射下,辛苦追到太陽後,射到1個太陽的眼睛,經過溝通,太陽理解族人辛苦,於是答應會有白天和黑夜,父子追日過程中也學習到傳統作物的栽種與歲時祭儀。

臺東縣2個布農族鄉鎮延平鄉與海端鄉,各部落入口意象都是「射日英雄」雕像,部落內壁畫、路燈設置也都是以射日爲主,「布農族英雄射日」故事也是族人耳熟能詳的遠古傳說,傳頌布農族延續生命過程,喚醒珍惜現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