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震生/西非政治體制角力:民主不敵威權

去年七月尼日發生軍事政變後,民衆聚在首都尼阿美支持政變,要求法國大使離開,標語寫着「打倒西非經共體,打倒法國」。 (路透資料照片)

嚴震生

西非好幾個國家近幾年都曾發生軍事政變,過去非洲區域組織將這樣非經憲法程序導致的政權更迭,視爲各國內部事務,不僅不會介入,也很少批判或評論。不過,自上個世紀末非洲展開民主化後,不僅歐美國家會對非洲的援助附加自由、人權與治理等條件,非洲本身也不再願意接受軍事政變上臺的領導人,往往將其國家在區域組織停權,直到過渡政府舉行多黨民主選舉,由文人重新執政爲止。

非洲區域組織的立場,在廿一世紀初期,對西非的民主發展當然是正面的,畢竟這個地區的國家除塞內加爾及維德角外,每個國家都在廿世紀經歷過軍事政變,多的如布吉納法索、奈及利亞、獅子山、迦納、貝南等都在五次以上;少的如甘比亞、象牙海岸及賴比瑞亞則經歷一次,其他如查德、尼日、多哥、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則是在兩次到四次之間。

不過過去幾年,包括馬利、幾內亞、查德、布吉納法索、尼日在內的好幾個西非國家,在經歷民主轉型,尚未完成民主鞏固時,又發生軍事政變;另外,甘比亞、迦納、幾內亞比索、象牙海岸及獅子山,也出現流產政變或是想要推翻政府的企圖。儘管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ECOWAS)及非洲聯盟(AU)會針對任何未經憲法程序取得政權的團體及個人進行制裁,或是給予該國停權處分,直到恢復多黨民主選舉,或是釋放被拘留的國家領導人、交還政權爲止,但基本上這些呼籲或制裁,都未能改變軍人奪權的事實。

舉例來說,去年七月尼日發生軍事政變、軟禁文人總統貝佐姆之後,歐盟及殖民母國法國立即切斷對該國的援助。ECOWAS要求發動政變的軍人立即釋放總統、一週內交還政權,否則要進行軍事幹預,並且立刻封鎖各國與尼日的邊境及停止航運來往。馬利與布吉納法索兩個軍事政變後上臺的政府,竟然強硬迴應,表示如果ECOWAS干涉,它們也會採取軍事行動。尼日新上任的軍事強人查尼不僅頑強抗拒,同時還傳出與俄羅斯的瓦格納集團聯繫。ECOWAS雖未改變立場,但在政變半年後的今天,顯然其強勢態度不過是空話而已。

三個軍人執政國家馬利、布吉納法索及尼日,先是去年九月成立薩赫爾國家協會(AES),今年一月因爲不滿ECOWAS的制裁,又宣佈退出這個區域組織,同時還表示要停止使用區域法語國家的共同貨幣西非法郎,促使已高齡九十的奈及利亞前總統、也是創建ECOWAS的元老政治家高溫特別出面,呼籲解除制裁,讓ECOWAS不至於分崩離析。

不僅要處理這三個軍事政變國家的制裁爭議,ECOWAS還面臨塞內加爾總統薩勒突然宣佈將原訂於二月底舉行的總統選舉,延到十二月。由於他四月就要卸任,這項決定等於延長半年多的任期,引發該國反對黨及羣衆的抗議,紛紛走向街頭。ECOWAS輪值主席、奈及利亞總統提努布隨即出訪塞國,希望薩勒儘速舉行選舉。所幸塞國憲法法庭認爲薩勒主導國會做的決定與憲法牴觸,要求儘速舉行總統選舉,讓ECOWAS省去不必要的尷尬,也避免塞國的抗爭導致軍事政變首次出現。

儘管塞內加爾的危機暫時化解,但ECOWAS成員國的民主轉型與鞏固仍然面臨嚴峻的挑戰。美歐對非洲民主治理的要求並未在這些國家形成共識,軍事政變後的威權體制仍然爲許多對文人執政失望的民衆接受;看來在西非政治體制角力中,民主不敵威權。

(作者爲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