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社區來了音樂治療師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的《關於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優化機構養老專業支撐作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公佈了我國養老服務相關情況——截至目前,全國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達到40.4萬個。爲促進養老服務發展,不少90後、95後甚至00後的年輕人選擇加入這個行業。
2025年是90后王瀚林從事養老行業的第11年。他目前是“大家的家·北京朝陽城心社區”的音樂治療師。
高考時,王瀚林填報的志願就是音樂治療。大二那年,王瀚林在實踐課時第一次走進養老社區,他覺得自己“到家了”,因爲“和老年人在一起自己很舒適”。2014年,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的他投身於養老行業。每週,王瀚林都會給朝陽城心社區的老人們上一堂針對睡眠健康的“放鬆課”。聲樂室的燈光熄滅,冬日的暖陽爲房間裡又添了一份溫馨。剛過去幾分鐘,就會有老人進入練習放鬆的狀態,甚至睡着。
11年間,王瀚林見證了養老社區裡年輕音樂治療師逐漸增多的過程。1999年出生的羅睿凡同樣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專業,與他同級的10名畢業生中,有兩人從事了養老行業,這也成了更多學弟學妹擇業的方向 。
王瀚林告訴北青報記者,選擇音樂治療專業需要真心助人,比如在瞭解到一些老人飽受病痛時,鼓勵他們把疼痛寫在歌裡,宣泄情緒。如果沒有這份熱忱,可能不適合這個行業,也無法體會其中的快樂:“從60歲到更老,陪伴他們度過晚年,與他們建立深厚關係,你將獲得寶貴的能量、知識和指導,這些都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