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不斷“吹風” 歐洲大放水在即?

6月10日下週四,歐洲央行將召開政策會議市場普遍預計,該行將繼續維持寬鬆政策,不會對購債規模進行調整

然而,歐元區CPI已在5月同比增長2%,不僅創下2018年11月以來新高,而且甚至高於歐央行“低於但接近2%”的通脹目標

歐洲的通脹前景引發了市場的擔憂,人們也越來越好奇,歐洲央行會否學習美聯儲,“放水”直到經濟過熱。

上月,歐洲央行利率制定委員會委員、芬蘭央行行長Olli Rehn已經發聲,稱歐央行應效仿美聯儲,接受通脹目標超調,以彌補多年來歐元區價格增長乏力的問題

他進一步稱,歐元區勞動力市場和全球經濟的變化削弱了薪資通脹壓力,這意味着該地區經濟可以應對較低的失業率,也不會出現快速通脹。

而在近日的2562號工作論文中,歐央行也提出了一個問題:若想更好地錨定通脹預期,通脹目標是設立爲一個點位(比如2%)比較好,還是允許其在區間範圍浮動比較好。

其中,後者可以是一個簡單的範圍,比如1%-3%;或者也可以是一個歐央行可以容忍的區間範圍,比如在2%目標點位附近浮動的1%-3%。

摩根大通看來,這一問題顯然與歐央行正在進行的戰略評估有所關聯,但若歐央行最終選擇效仿美聯儲,這很有可能被市場視爲其不作爲的藉口,具體的市場影響還是大部分取決於歐央行的行爲。

此外,考慮到歐央行內部支持“目標區間”的人數較少,摩根大通認爲,上述論文很可能只是一次背景研究,而不是一個可能的選項

摩根大通指出,在市場的普遍共識裡,採取“目標區間”的做法可以使歐央行在決定如何制定貨幣政策時擁有更多自由裁量權,從而可能削弱對通脹預期的錨定。

但上述投行意見完全不同——認爲“目標區間”可以導致通脹預期的錨定更爲穩固。

具體來看,摩根大通發現,在歐央行2019年的一篇工作論文裡,研究人員隱晦地提出,如果“目標區間”的邊界被視爲採取行動有力觸發器,那麼它就有可能有助於錨定通脹預期。

而且歐洲央行前高官Benoît Cœuré也在2019年底提出過類似的觀點,支持“目標區間”。他認爲這有助於增強公衆對通脹過程的理解。

但摩根大通認爲,“目標區間”是否有用,仍要取決於央行本身。如果這一做法被央行用作不作爲的藉口,且很少關注區間中點,那麼“目標區間”就無法很好地錨定通脹預期。

不過,上述投行也稱,即使沒有“目標區間”,歐央行在決定如何應對衝擊時也已經有了很大的靈活性,完全可以自主選擇是要更快還是更慢地將通脹恢復到目標水平

因此,鷹派的政策制定者們無需爲了在決策時獲得更多自由裁量權而去推動“目標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