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壯:出版要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作者丨楊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思考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根本思想方法。因此,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擺在出版人面前的重大責任和使命。

一、現實意義

從結繩記事到數字傳播,傳承文明,自是出版天職;國之大者,總是出版之要。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這是中華民族復興偉業之所需。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言明:一個政權的生命,必須依賴於某一種理論之支撐。五千年來,中華文化滋養中華民族延綿不絕。其中的基本思想理念,如天下爲公、以人爲本的思想,道法自然、知行合一的思想,實事求是、學以致用的思想,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等,至今還爲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思想啓迪,爲治國理政提供經驗借鑑;五千來來,中華傳統美德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精神,精忠報國、馬革裹屍的愛國情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始終影響着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爲方式;五千年來,中華人文精神中,如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至今還在日漸月染、潛移默化地進入我們的內心世界……中國人骨子裡總有一種浩然之氣,穿越歷史煙雲,“寓於尋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間”,支撐起中華民族的精神大廈。毋庸置疑,中華復興之際,就是文化興盛之時。

這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之所繫。中國共產黨不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孫猴子。正如列寧指出的,“無產階級的文化同過去人類歷史上的全部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繼承關係”,1943年,中共中央鮮明宣示:“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優秀傳統的繼承者,把這一切優秀傳統看成和自己血肉相連的東西,而且將繼續加以發揚光大。”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態度,折射出中國共產黨尊重文化、尊重歷史,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正如馬克思所指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在馬克思主義指引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下,黨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不斷開闢新的天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並在治國理政實踐中充分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營養。他十分鮮明而又富有獨創性地提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新時代的延續和深化。

這是新時代出版責任之所在。2017年,中辦、國辦出臺《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推動延續中華文脈、傳承中華文化基因,開新中國成立以來之先河。今年4月,中辦、國辦又出臺《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出版戰線要認真學習中央指示精神,切實做到以中央心爲己心、以我不落實誰落實的使命自覺,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放在更高、更重的位置。

二、聚焦重點

堅持兩個結合,打造高級紅。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積極發掘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契合性。事實上,在觀察自然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二者得出的許多結論是相通的。例如,民本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立場,知行合一與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執中致和、執兩用中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度的把握與質量互變規律等。毛澤東的《實踐論》《矛盾論》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艾思奇的《大衆哲學》大量運用中國傳統文化普及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推動文明交流互鑑,吸收人類文明一切優秀成果,有利於我們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與國際社會相交融。

培根鑄魂,培養接班人。流在心裡的血,澎湃着中華的聲音。祖先早已把我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出版工作就是要把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刻印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上。着力培根鑄魂,從文化上陶冶人、精神上激勵人、行爲上引導人,不斷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挺起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樑。要使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成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人,讓民族血脈代代相傳、生生不息。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塑造新時代中國人,以自強自信文明友好的姿態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要大力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走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一書中預言,“現代化的結果不是全盤西化,它促進了非西方化和本土文化的復興,鼓勵這個社會的人民具有文化自信,從而成爲文化的伸張者”。世界是普遍聯繫的世界。每個國家的人民都有選擇自己政治道路的權利。作爲文明互鑑的橋樑,出版要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文化傳統,向世界介紹一個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要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用中西方都能接受的傳播方式,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瞭解中國。

三、實施路徑

傳統文化出版與主題出版相結合。要把傳統文化出版與時代需求緊密相連,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主題出版選題,以優質主題出版助推傳統文化廣泛傳播。湖南衛視出品的《縣委大院》《絕對忠誠》《湖南好人》等新聞大片,是新聞界深度切入傳統文化領域的代表性作品,不失爲主題出版的他山之石。“變化的年代,總要有些不變,也總會有些不變”,《縣委大院》聚焦老舊古樸的縣委大院,彰顯共產黨人無私、奉公、爲民、守義的“璀璨初心”。《絕對忠誠》展現人民科學家不計個人得失,在艱苦環境下擔負特殊使命、維護國家安全的“民族之魂”。《湖南好人》講述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些優秀縣委書記、縣長“爲政以德”的故事。這些新聞大片所頌揚的精神,本質上正是中華民族長期推崇、篤行不怠的傳統價值觀念。它們“走紅”的深層次原因,恰恰是人民羣衆對以身許國、精忠報國、位卑未敢忘憂國等家國情懷的深情回望、深切呼喚。

市場化與走出去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產品的生產和傳播,絕大部分都要進入市場,“文化產品只有成爲廣大羣衆的自覺消費,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文化的宣傳教育功能”。傳統文化出版要堅持雙效統一,強化市場意識和走出去意識,着力開拓大衆市場和海外市場。近年來,嶽麓書社的古典名著普及讀物廣受市場歡迎,推出了《顯微鏡下的古人生活》等暢銷好書,《中華謀略經典》系列產品輸出意大利、土耳其、馬來西亞等國家。我們要進一步推出更貼近市場、貼近羣衆和麪向時代、面向世界的傳統文化產品,不斷創新話語體系和表現形式,提升數字化水平,讓國潮國風國貨成爲市場熱點、引領世界潮流。

打造傳世之作與培育大家名家相結合。大師與大作總是相伴相生、交相輝映。湖南出版打造了《走向世界叢書》《曾國藩全集》《湖湘文庫》《歷代辭賦總彙》等傳世之作,涌現了鍾叔河、唐浩明等大家名家。傳統文化出版是偉大事業,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我們要以老一輩出版人爲榜樣,大力弘揚出版家精神,精研學問、開闊境界,不忘初心、甘於奉獻。要尊重傳統文化出版的特殊規律,避免急功近利,落實久久爲功。要加大投入,加強古籍整理出版特別是工程性出版的力度。要提升出版專業性,披沙揀金、去僞存真,“收百世之闕文,採千載之逸韻”。要多發掘從0到1的選題,追求出版的引領性和創新性,提高產品的嚴肅性、思想性和學術性,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要以作品育名家、以名家出精品,着力加強隊伍建設特別是古籍出版人才的培養。要引導年輕的作者和編輯下真功夫、練真本事、求真名聲,進一步完善激勵保障機制,支持他們成長爲新時代的大家名家,打造新時代的高峰之作。

(作者系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編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