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不困,就是想再等等」暴露你的什麼問題?
你在每個熬夜的夜晚是這樣的狀態嗎——
也不是不想睡,也不是不困,就是想再等等,至於在等什麼,不知道,就是想再等等。
這個段子,精準的描述了現代人的夜生活,我們稱之爲「熬夜」。
主動性熬夜也是一種失眠,是心因性失眠的一種。
這不能算是一種疾病,但一定反映了你一些真實的內心。有些人認爲自己熬夜是被手機誘惑了,其實對手機的依賴只是一部分原因,更多的原因其實在你的內心深處,在你的潛意識裡。
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坐下來好好問問自己,爲什麼選擇了失眠?當你明白你與失眠的關係後,改變態度,也就解決了困擾。
失眠的原因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物理性失眠、生理性失眠、心理性失眠。
我們今天主要討論的是心理性失眠,是排除外部環境與神經系統障礙的一種狀態。
心理性失眠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情況,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失眠種類。因爲,每個人的心理都會有低谷期,而失眠體現的往往是潛意識下的內在需求。
選擇熬夜的人,也許是在體會人生。
報復性熬夜是一種普遍現象,指的是在白天過的不好或者不滿足,便想在夜晚給自己補償。
一位朋友曾經這樣對我說:每晚如果不玩手機到十二點的話,這一天似乎就不夠完整。這或許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在生活中來往掙扎,只有晚上的時間是真正屬於自己的,今日已過,明日未到,在這獨立的時空內,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給自己一點小小的儀式,也是在儘自己的努力去找回對生活的控制。
對於延遲滿足能力不高的人而言,那些突然的情緒發作是可怕的,白天感受到的負面情緒,無處排解,只能靠着夜裡的時間來消磨。
如果帶着一身壞情緒入睡,積憂成疾,抑鬱、焦慮由此而來,情緒的軀體化甚至會產生真實的生理疾病。
大腦是聰明的,他選擇一種恰當的方式去避免心理與生理上的衝突。漫漫長夜,總有一種方法有助於排憂解惑,或沉思,或冥想。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熬夜對身體有害,逃避情緒對內心有害。
在心理性失眠中,除了主動性熬夜,還有被動失眠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可能是因爲你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①缺乏安全感
心理學家科胡特在《精神分析治癒之道》裡面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醫生讓俾斯麥獲得了安全感。
心理醫生只需要讓他清楚,無論什麼時候,當他入睡時,都會有一個持續穩定存在的客體會一直陪伴着他,不會離他而去。
放下心中的恐懼感,反覆幾次,不穩定的睡眠問題就得到調整了。
安全感缺失的另一種體現是對夢的恐懼——夢境恐懼症。
體現爲夢境帶給人真實的體驗讓失眠者恐懼,從而主觀上排斥入睡。
精神分析學派的鼻祖弗洛伊德認爲:噩夢、對夢的恐懼,往往是我們生活中有不良關係的表現。
②對關係的渴望
不安感與孤獨感相伴而生,當內心被陪伴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自然會產生不安感。
孤獨就意味着關係的缺失。不要小瞧孤獨,這本質上是一種取向於神經的疾病,而非簡單的症狀。
嬰兒時期是最缺乏安全感的時期,也是對關係需求很強的時期。
此外,我們生活中還有其他的依戀模式,像:親子關係、婆媳關係、與內心的關係等等。
內心與關係,兩者互爲對方的投射,這影響着我們的睡眠質量與生命質量。生活中關係的失常,在夜晚會反映到睡眠質量上,加深睡眠時的恐懼感,易做噩夢。
③抑鬱與焦慮者大都失眠
失眠是抑鬱症與焦慮症患者最常見的症狀。
據報道,超過90%的重性抑鬱症患者失眠或白天睡眠,有61.8%的抑鬱症患者首發臨牀症狀是睡眠障礙。
抑鬱的情緒特點是:早上抑鬱情緒重,晚上的抑鬱情緒輕。所以在白天,因爲情緒的影響,沒有辦法好好的工作生活。
到了晚上,抑鬱情緒比較的輕的時候,就會出現自責心理,想要去彌補白天的缺失,如果沒有這種彌補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加重自責心理,第二天抑鬱情緒更加嚴重,影響生活,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在晚上睡覺之前,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帶着希望去睡覺,一個好的休息,也是爲了明天更好的工作學習做準備。
如果你能在睡前安撫好自己自責的內心,第二天醒來後的情緒也會變好,充滿陽光能量的去生活。
今天的文章主要給大家解釋了心理性失眠的原因,這沒什麼可怕的,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
接納我們的失眠狀態就是要告訴自己:睡不着也沒關係。失眠的危害正是來源於你對失眠的恐懼。
當你不再害怕面對的時候,失眠的力量就開始變弱,也是你開始擁有好的睡眠的開始。睡不着覺,沒關係,離開牀,離得越遠越好,去做其他的任何事情,讓自己開心,輕鬆。
等到出現了睡意再回到牀上,這樣大腦就會將牀與睡意之間建立連接。
多次的建立這種條件反射,看見牀,就出現睡意,何愁沒有一場美夢。所以,接納自己的失眠狀態,去享受它,一切就開始往好的方向發展了。
人生何處不享受,就像禪宗裡說的:
真正的放下是什麼?
不是手心握着一串佛珠,手心向下,鬆開手,佛珠落在了地上。
而是,手心向上,鬆開了手,佛珠穩穩的被託在了手掌上。
放下了,也就擁有了。
祝福大家!
審覈醫生:彭旭
責任編輯:劉巖
插畫:劉巖
免責聲明
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適的健康信息,內容均爲科普知識介紹,不含有推薦、證明等廣告屬性。科普內容不能代替任何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方案,如有需求請您及時就醫。作爲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現極限詞,爲醫生臨牀經驗中的個人認識或學界共識,是希望讀者能夠認識其客觀重要性的表述,無廣告屬性。
如對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議,或對文中來自網絡未能找到出處的圖片有版權異議,請發郵件至安忻品牌部:tangsj@axnslee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