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和平遙不可及?

(圖/路透)

巴勒斯坦伊斯蘭激進組織哈瑪斯10月7日恐怖攻擊以色列至今屆滿1個月。以色列似乎未取得任何進展,僅少數人質獲得釋放,哈瑪斯未因連續空襲受到削弱,大部分領導階層仍然在世,各界對自二戰納粹大屠殺以來最嚴重的猶太人集體屠殺仍感到震驚,迦薩的人道主義危機是災難性的,超過140萬的巴勒斯坦人在迦薩走廊流離失所,逾9000人死亡,其中多爲婦女和兒童。

值此同時,倫敦市區每週六均舉行大規模支持巴勒斯坦的遊行,示威者聲稱遊行將一直持續到以色列停止空襲爲止;倫敦猶太社區瀰漫不安氣氛,朋友經歷過二戰大屠殺的97歲老母親乞求兒子暫時停止到猶太教堂。

沒有人能爲10月7日的哈瑪斯暴行辯解,迦薩人民也不能爲恐怖分子的行爲付出代償。一位決意留在迦薩的女友堅持那裡就是她的家,但表示自己「不該把選票投給哈瑪斯」;一位親友都在以色列的猶太朋友面對現況只簡短表示,「我譴責尼坦雅胡」。以巴衝突的整體情況是複雜的,阻礙和平的外交和政策錯誤的代償卻無以倫比。

公開宣稱要讓以色列「從地圖上消失」的哈瑪斯,在2006年的迦薩選舉中擊敗承認並與以色列談判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組織法塔,取得議會多數席次。美國拒絕承認哈瑪斯勝出的結果,並敦促法塔也這麼做。哈瑪斯和法塔未能達成權力分享協議,爆發內戰,哈瑪斯奪下迦薩走廊控制權,約旦河西岸仍由法塔掌控。巴勒斯坦內部分裂讓以巴衝突的政治解決方案「兩國方案 」─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並存,更加複雜。

迦薩最近的連續民調,包括在10月7日前的一項調查,均顯示對哈瑪斯普遍不滿。但尼坦雅胡非但未利用這股情緒削弱哈瑪斯,反而允許哈瑪斯發展,同時支持在約旦河西岸屯墾破壞與法塔的和談,巴勒斯坦政治機構支離破碎,雖提供了尼坦雅胡沒有「和平夥伴」談判的藉口,卻壯大了哈瑪斯。

如果當前嚴峻的局勢還有轉圜的希望,那就是人們普遍認識到政治解決是唯一的出路。以色列轟炸引發的大規模抗議給阿拉伯和西方政府都帶來了壓力,並意識到美國前總統川普全然忽視巴勒斯坦和兩國方案,提倡經濟和平是不牢靠的。2020年以色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等4個阿拉伯國家簽署的《亞伯拉罕協議》,曾被川普稱爲是改變中東和平的歷史性協議。但這次的以巴衝突證明經濟和平無法取代政治和平。

和平之路本艱困崎嶇,最近發生的事件將使以巴和平之路更加沉重。1993年在美國斡旋下,以色列前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袖阿拉法特簽署《奧斯陸協議》,爲以巴和平奠定里程碑。30年之後,雙方人民目睹民族歷史悲劇重演,情何以堪。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5日前往約旦河西岸,與法塔領導人、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會面。這是布林肯第一次到約旦河西岸。接下來是否會出現人道性暫時停火、人質釋放與交換,情報共享打擊哈瑪斯的資金和領導力,都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