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四年三換,中央委員丁向羣出任中國人保黨委書記
出品|達摩財經
10月22日,中國人保官網發佈公告稱,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出席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幹部會議,宣佈中央決定:丁向羣任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本次任命前,丁向羣的身份爲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依照慣例,在履行完有關董事會層面以及監管層面的程序後,丁向羣將正式出任中國人保集團新一任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現年59歲的丁向羣在中國銀行有着近20年的任職經歷,一度升至公司金融業務總裁。2013年,丁向羣轉至保險業,擔任中國太平副總經理。在中國太平任職兩年後,她又重新回到銀行業,調任國開行副行長。2017年6月,丁向羣進入地方政府部門服務至今。
今年7月,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遞補丁向羣爲中央委員會委員。丁向羣上任後,將成爲目前保險業唯一的中央委員,也是目前所有金融央企中唯一的一位女性一把手。
8月17日,中國人保黨委會上宣佈中央決定,王廷科不再擔任集團黨委書記,20天后,王廷科辭去中國人保董事長職務。丁向羣此次任命前,中國人保一直由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趙鵬臨時主持集團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中國人保掌舵人在位時間都不算太長,自2020年至今,中國人保一把手先後由繆建民、羅熹、王廷科擔任。其中,王廷科任職時間最短,其從升任人保黨委書記至卸任還不足一年半的時間。
羅熹出任中國人保董事長期間,曾提出卓越保險戰略。王廷科接管後曾在集團業績會上公開表示,將堅持戰略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更加深入和務實的推進卓越保險戰略實施。並在推進卓越保險戰略當中,對一些具體的策略進行動態優化。此次丁向羣掌舵中國人保後,是否會對公司戰略方向做出調整也讓業內多了一些期待。
不變的“萬年老三”
中國人保集團的前身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成立於1949年10月,其悠久的歷史積澱使其爲中國保險業及監管系統輸送了不少的金融人才。上世紀90年代,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改組爲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再保險公司。中國人保繼承了老人保的招牌,中國人壽從老人保分離。
隨着人保和國壽各自壽險、財險全業務的逐漸健全,人保集團的保費規模增長動力明顯落後於國壽,逐漸被國壽拉大。不僅如此,2014年,人保集團的保費規模還被中國平安超越,並一直保持至今,人保也被行業戲稱爲“萬年老三”。
今年上半年,中國人保旗下人保財險、壽險、健康險保費合計4272.83億元,增速3.3%。而國壽(僅上市公司,不計算財險)和平安保費合計分別爲4896億元和4812.68億元,增速分別爲4.1%和4.7%。不論是保費規模還是增速,人保仍落後於國壽和平安。
人保一直屈居國壽、平安之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還是產品形態。自老人保拆分後,人保集團一直在財險領域發力,其中,又長期以車險爲主。從需求量上看,車險需求量本身就不及人身險,且價格上與壽險、長期健康險等動輒數千元、上萬元的年保費相比要少很多。
雖然中國人保的保費規模和營業收入還能保住第三的位置,但是其淨利潤已不如中國太保,盈利能力不足的壓力已經凸顯。
2023年,中國人保實現營業收入5530.97億元,同比增長4.4%;實現保險服務收入5039億元,同比增長7.5%;原保險保費收入6617.37億元,同比增長6.9%;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7.73億元,同比下降10.2%。而2023年,中國太保的淨利潤爲273億元,比中國人保高出近50億元。
中國人保在營收增長的同時淨利潤卻下降,仍是受到投資端的拖累,一定程度上壓制了整個集團盈利能力。
中國人保去年實現投資收益256.01億元,同比降幅達54.55%,較2022年收益金額減少307.31億元。從歷史過往看,2023年中國人保的投資收益已達到近5年最低水平。總投資收益率僅爲3.3%,較2022年的4.6%下降了1.3個百分點,下降幅度均大於國壽、平安。
中國人保在年報中解釋稱,投資收益大降主要受保險公司報表格式修訂影響,部分利息收入單獨列示。
今年上半年,中國人保投資收益繼續降至107.44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的155.5億元再次下降30%。
財險份額已不如從前
單從財險領域來看,中國人保目前仍是保險業的龍頭。
2023年,人保財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5158.07億元,同比增長6.3%。而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原保費收入分別爲3021.6億元、1883.42億元,對應增速分別爲1.4%、11.4%。從財險的表現看,中國人保的財險收入大幅領先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
中國人保財險的領先優勢源於其龐大的網點數量。截至2023年末,中國人保自營網點超過1.4萬,超過平安財險與太保財險網點之和。2023年,人保財險直接銷售渠道貢獻的保費金額佔比達到29.6%,而平安財險直銷渠道佔比爲16.8%。
而過多的網點數量也意味着更高的人員投入。Wind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人保的人均創利不足13萬元,而國壽、平安、太保人均創利在21萬元-29萬元不等,比起中國人保要高出不少。
雖然中國人保的財險領先行業,但在市場份額佔有率上也已不似當年。歷史數據顯示,2000年前後,中國人保的車險市場份額達到82%,隨着競爭加劇,2011年時,其市場份額已降到36%。2023年,中國人保財險市場份額較2022年再次下降,達到32.5%。
而財險行業近幾年的變化也爲過於依賴財險的中國人保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車險一直都是財險的重中之重,以往貢獻的保費通常能佔到財險行業的七八成,現如今,車險在財險中的佔比正逐漸降低。經統計,2023年,車險在財險中的保費貢獻佔比已降至不足六成。
車險淨利潤上,中國人保財險爲86.23億元,同樣高於平安產險的47.32億元以及太保產險的24.1億元。在增速方面,以上三家險企都出現了承保利潤大幅下降的情況,其中人保財險以高達41.1%的降幅墊底。
在車險增長遇阻的當下,衆多險企財險的增長點逐漸也向非車險業務調整。相比於車險而言,雖然非車險業務增長更快,但因爲數據與經驗相對不足、所承保行業風險增大等因素,也相對更容易帶來賠付率增加。
2023年,中國人保前三大非車險業務分別爲意外傷害及健康險、農險、責任保險。其中,利潤最高的險種是農險,去年承保利潤達31.46億元。責任險卻出現較大虧損,去年總計虧損23億元。
非車險業務淨利潤表現情況不一,也使得中國人保去年財險業務整體盈利能力不佳,出現了罕見的同比兩位數降幅。2023年,中國人保財險實現承保利潤110.73億元,同比下降22.1%。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