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際種業科學家大會的分論壇 吸引5位院士分享真知灼見

南海網1月9日消息(記者 利聲富 實習生 張美玲)儘管只是第四屆三亞國際種業科學家大會的一個分論壇,但1月8日舉行的水產種業論壇卻吸引5位院士和數位專家先後分享真知灼見。

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分享了《加快藍色種業創新,推進深遠海養殖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分享了《水產育種與水產種業創新及水產養殖發展範式》,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分享了《“十五五”我國漁業科技創新戰略研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松林分享了《魚類分子育種技術創新與種業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少軍分享了《魚類大雜交和微雜交》。此外,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院所專家也分享各自的經驗。

大力培育發展海洋新興產業,已成爲建設海洋強國的必由之路,海南在發展水產種業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資源稟賦優勢。當前,海南依託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持續深化與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海南省種業實驗室、晨海水產、海南藍糧等機構和企業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有效提升海南水產種業的市場地位和核心競爭力。

“紅瓜子斑2023年在海南實現全國首次人工繁育,2024年首次繁育出2萬尾紅瓜子斑魚苗,經過近19個月的培育,紅瓜子斑頭魚平均體重2公斤,養殖成活率達90%,紅瓜子斑人工養殖在海南已初步實現產業化。”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松林透露,今年該團隊將進一步攻關紅瓜子斑魚人工工廠化養殖育苗的難題,首批全人工養殖的商品魚將於2026年上市。

“種質創新已成爲深遠海養殖的焦點,我們以收集各培育對象的種質資源羣體16個,建立活體種質資源庫6個,基本建成設施養殖魚類種質保存技術體系。同時,完善水產物種分子育種平臺,開展遺傳評估和良種選育,構建了全基因選擇育種技術體系。”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說,海南具有明顯的區位、政策、技術和產業優勢,在我國深遠海養殖中應發揮重要作用,通過積極整合要素開展科技創新,縮短海上養殖週期、保障養殖過程安全、提高海上養殖效率,打造藍色種業新質生產力。

“經過對漁業科技10個創新領域進行技術評估,我們發現我國漁業科技創新領域38%集中在基礎前沿,49%爲戰略儲備,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還需加大。”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認爲,結合產業需求和應用場景,我國還需在傳統漁業的綠色、智能轉型和新空間與新資源的開發利用領域加大研究力度,強化跨學科合作和產學研協同。

水產種業作爲新興產業,前景不錯。但我國200多種養殖魚類只有34種有新品種,新品種數量仍然不足;水產養殖品類種質退化、病害頻發等問題依然困擾產業發展,適合工廠化和深遠海養殖的魚類品種也比較稀缺,一系列產業短板亟需破題。

“加強魚類遺傳育種原創性基礎理論研究,解決‘卡腦子’問題;加強魚類分子育種眼創新技術研發,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加達高產抗病優質突破性新品種創制力度,攻克‘卡身子’問題;加強水產種業龍頭企業培育和良種良法配套技術研發,解決種業發展‘拖後腿’問題。”陳松林表示。

海南省種業實驗室執行主任駱劍介紹,該實驗室開展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培育了金鯧“藍糧1號”新品系、“藍因紅蝦”等優良品質,實現豹紋鰓棘鱸、紅九棘鱸、波紋脣魚等的規模化、標準化高效繁育和養殖示範推廣。通過組建水產科技創新聯合體,建設馮家灣設施漁業中試研究基地、設立馮家灣專項課題等方式,推動海南水產產業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