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最大的內耗,是這種無效“提醒”

作者:主創團·牧青野

你是否也曾經歷過這樣的崩潰時刻?

一項需要孩子自己早早完成的任務,你催了他很多遍,可他就是要磨到最後,才慌里慌張開始;

一件很輕易就能做對的小事,你提醒了孩子很多次,可他照樣能一遍遍做錯;

一個很簡單就能堅持的習慣,你督促了很多回,可只要一離開你的視線,他就又回到了老樣子……

雖然我們常常告誡自己要做一個“慈祥”的父母,但在人到中年,被生活的各種瑣碎拖到焦頭爛額時,回頭再看到一個怎麼提醒,都油鹽不進的孩子,難免血壓上頭,想讓他們體驗一下“童年的完整”。

但只要靜下心,回頭看,就會發現,我們出於善意的這些“提醒”,父母看似說了很多遍,但孩子卻着實一句都沒聽進去。

父母越說越多,孩子越聽越煩,彼此持續陷入內耗。

這其實是陷入了親子溝通中的無效“提醒”困境。

爲什麼父母提醒了

孩子就是做不到

一個視頻中,小男孩騎着車準備從水坑上趟過去。

旁邊的大人一直提醒,這樣做會被濺一身水,可小孩還是不管不顧地騎了過去。

視頻結尾,果然不出所料,男孩不僅被濺了一後背的水,還摔倒在水坑中。

有網友笑評,這像極了自己家那死不聽勸的“犟種”孩子。

心理諮詢師樸又蘭曾在她的書中講過一個諮詢案例。

一位受訪者在諮詢時,不斷提起自己的悲慘童年,說自己小的時候經常被母親忽視、冷落,還被家裡的其他成員排斥。

她覺得自己的童年過得非常悲慘,沒有一件事曾讓她感受到開心和幸福。

在諮詢師的引導下,這位受訪者回憶起一件小事。

她說自己有次在母親那兒發現了一些小時候的照片,照片都是母親抓拍的自己玩鬧瞬間,畫面中的她,笑得既開心又可愛。

講到這個案例時,樸又蘭說,這張照片無法判定受訪者童年時經歷過的一切,但至少代表了一個信息:就是,人是會選擇性記憶的。

我們通常會在童年時期,無意識選擇記住那些曾讓自己產生匱乏感的經歷,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持續強化匱乏感,最終訴諸不滿和抱怨,然後對他人持續提出要求。

尤其是孩子,他們在心智發育水平還未足夠到達成年人的水平時,很難做到理性地去判斷身邊的一切。

所以,孩子會選擇性記住那些讓他們不舒服的、感受不好的、消極的情緒和體驗。

當我們做父母的,在持續提醒孩子的時候,其實是隱藏了很多對孩子行爲和想法的消極評價與判斷。

孩子對大人的隱藏情緒,和那些“沒說出口的話”,又是最敏感的。

所以,父母這種看似善意、且無意識的提醒,在孩子的感受中,就是一種對他們的否定和批評。

這就好比,我們明明是在提醒孩子早點完成作業,好早點休息,但聽到孩子耳中,就變成了父母怎麼又在催催催,父母就是在強制要求他們按照我們的節奏做事。

這些錯位的負面感受和體驗,讓孩子形成了對父母“提醒”的抗拒。

用一位心理專家的話說:“孩子一旦被父母的判斷或評價持續介入時,他們就難以接受真正的自己,自然也無法接受他人。”

所以不是孩子不聽父母的提醒,而是我們的溝通一直在兩條平行線上。

所有的改變

都是在鬆弛中主動發生的

動畫電影《心靈奇旅》中的主人公喬伊,從小的夢想是成爲像父親一樣的音樂家。

但母親因爲曾看到喬伊的父親爲了夢想付出了太多,所以一直不支持喬伊追夢。

母親一再提醒他不要再做音樂夢,甚至不惜和喬伊爆發激烈的爭吵。

但喬伊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媽媽,我所想的只有音樂,它是我活下去的理由,我只是希望自己離開這個世界的那天,不至於讓自己的人生一文不值。”

最後,喬伊還是走了自己選擇的路,在努力後也最終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

同爲老母親,其實特別理解電影中喬伊的媽媽,因爲生活中,我們也曾是“喬伊媽媽”的無數個縮影。

比如擔心孩子寫不完作業,養不成好的學習習慣,於是在他玩的時候,忍不住一遍遍提醒:“磨磨唧唧的在那幹什麼?幾點了?還不去寫作業?”

一道題給孩子講了很多遍,可他怎麼都聽不懂,關鍵是我們講的時候,他還一點都不專心,於是我們又開始着急上火,說:“爲什麼不能專心一點?爲什麼講這麼多遍都聽不懂?”

一看到孩子在休息,我們就又開始耐不住着急開始提醒:“你看看那誰誰,每次都考那麼好,你還不趕緊好好去學習!”

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現實卻是,孩子不會因爲我們的提醒而作出改變,他們永遠只會遵循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而自主發生改變。

即使他們當下選擇妥協,也不過是因爲年齡太小,力量不足,暫時沒辦法反抗父母而已。

《父母的語言》中寫道:“父母對孩子的溝通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隱含訓斥和要求的‘命令式溝通’,一種是引導孩子說出真實感受,提出父母的意見,並給予孩子選擇權的建議的‘提示型溝通’。”

很多無效的提醒,其實都是包裝過的“命令式溝通”。

當然並不是說這種溝通方式就絕對有問題,比如當孩子的行爲出現一些原則性問題時,確實需要及時的命令式溝通,去制止孩子的原則性錯誤行爲。

但如果在平時的親子溝通中,經常使用這種命令式溝通方式,反而會容易限制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律性發展。

因爲孩子的自主、自律性,說白了就是他們的自我調控和執行功能,這兩個功能和腦前額葉皮層又有非常緊密的關係,這個位置對焦慮和危險的反應非常激烈,但在放鬆和安全的狀態下,卻能得到良好、快速的發展。

簡單說,就是當孩子長期從父母的語言中,感受到有壓力,或者消極的體驗時,腦前額葉皮層的發育就會受到消極影響,他們的自律、自主性的發展也會受到負面傷害。

所以我們說,父母的無效提醒,只是讓孩子發生了一些外在的改變。

但孩子想要真正發生內在的、主動的改變,卻需要在一種不催促、不焦慮的安全感中。

“提醒”並不能讓孩子真正發生改變

但“允許”可以

網上看到過一句話:“孩子的成長,要慢慢來,因爲它渴望緩慢的、溫柔的、允許的、順勢而爲的力量。”

這一點不難理解,很多父母應該都會有類似感受:

就是你嘮叨得越多,傳遞的焦慮和壓力也就越多,孩子的行爲反而越來越差。

可一旦父母的狀態放輕鬆了,對孩子的提醒點到爲止了,父母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體驗、去成長,最後反而會發現孩子的進步越來越大。

寫到這裡,想起一件讓我特別有感觸的事。

以前每次聽到那些無論生活中還是學習上,自律性強、自主性高的孩子家長們做分享時,說他們根本就沒有怎麼管過孩子,總覺得他們是在謙虛。

但在仔細觀察了身邊很多這樣的家庭後,才發現他們說的是事實。

除去那些天生自律、自主性強的孩子之外,大部分具備這些優秀品質的孩子,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他們更多的是一種接納和允許。

他們的父母接納和允許孩子有消極、負面的情緒和行爲存在,給孩子時間去養成主動改變的習慣和思維;並且瞭解和信任孩子,替代了簡單粗暴的評價和批判。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孩子偶然對爸爸抱怨上學是件無聊透頂的事。

爸爸第一時間捕捉到孩子的情緒,問他是不是在上學時有很深的挫折感?

在孩子說自己覺得上學對他沒有什麼用時,這位爸爸先是肯定了兒子的想法,他沒有第一時間批判,而是先共情了孩子的感受。

在一層層聊兒子之所以有這種感受的根源後,最後發現,他兒子突然出現這種挫敗情緒,其實是因爲最近的一次測驗成績不理想。

這種情緒在持續延伸,得不到正確的疏導後,讓孩子產生了上學無聊、學習沒用的想法。

找到問題的根源,確切說是情緒的根源後,這位父親先是提出自己的建議,比如讓孩子去補習班學習。

但在兒子又說出自己的顧慮和擔心後,他沒有着急,也沒有強制要求兒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和建議去做。

而是繼續共情兒子的顧慮和擔心,繼續一點點引導兒子和自己探討出更好的解決方法。

所以說,所謂真正有效的提醒,是在孩子表露出負面、消極的情緒和行爲時,只用“媽媽/爸爸知道了,原來你是這樣想的……”對孩子的感受和言行表示理解。

然後在孩子信任父母后,再以我們作爲年長的經驗者的身份,給孩子一些可行的建議,在慢慢溝通中,最終和孩子共同找到一套更好的改變和行動方法。

當然,這個過程幾乎不可能是一次見效的,中間還會反反覆覆,所以更需要我們用包容、穩定的心態,去面對孩子的成長和改變。

說到底,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終究是一件長期主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