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B輪公司直接上市了

來源:投中網 作者:黎曼

一家B輪公司直接上市了。

緣起於10月7日,一家港交所生物製藥上市企業嘉和生物發佈的一紙公告,其宣佈與一家叫億騰醫藥的B輪企業訂立合併收購協議。

看似是前者的收購,實則更似後者的“借殼”。合併後,億騰醫藥股比將佔較大比例,達到77.43%,而原嘉和生物股東將佔較小比例,爲22.57%。公司名稱也從“嘉和生物藥業”更改爲“億騰嘉和醫藥集團”。

該筆收購是通過配發及發行約18.21億新股作爲支付方式,對於現狀缺錢的嘉和生物來說相當友好。在這次交易中,億騰醫藥的估值被定爲6.7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億)。

收購消息一經發布,嘉和生物當日的股價一度暴漲,最高時翻倍至3.25港元。其此前股價在很長時間相對低迷,徘徊在1.5港元前後,市值也已從曾經的140億港元高光時刻跌落至10億港元左右。

這起併購的特殊之處在於,是港交所設立18A規則以來的首例反向收購案例。而這一情況發生在Biotech領域也不足爲奇。這確實稱得上是當前環境下最爲艱難的行業了。一方面產品研發需要時間,急需現金流,另一邊是募資難,融資遇阻。雙重夾擊下,一家港股18A企業放棄獨立運營,勇於當“殼”,是識時務的表現。

昔日Biotech明星式微

作爲昔日Biotech明星,嘉和生物也曾無比風光過。

嘉和生物成立於2007年,是國內第一批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腫瘤及自身免疫藥物的研發及商業化。創始人周新華曾在美國安進擔任工藝開發科學總監,後來創業搭建了單抗藥物研發與生產化平臺,成爲嘉和生物的前身。2008年10月,他以嘉和生物首席執行官的身份,全面負責公司的發展。

成立之初,生物醫藥行業正醞釀一波熱潮,作爲一傢俱有相當潛力的創新藥企,在一級市場相當吸金。其在IPO前的5年間完成6輪融資。不少宣傳稿都稱其爲“高瓴創新藥投資板塊的大將”。這是因爲高瓴助其完成兩輪融資,IPO前是嘉和生物的第一大股東,股比佔據35.59%。

2020年6月,嘉和生物藥業完成1.6億美元B輪融資,由高瓴領投,此外還包括淡馬錫、華潤正大生命科學基金、海通開元國際和Cavenham PE。

三個月後,嘉和生物再度完成Pre-IPO輪融資,又見高瓴身影。其與奧博資本、泰格醫藥、Aranda Investments PteLtd、太保資產、經緯創投、Logos Capital、PA capital、Tudor Systematic Tactical Trading LP、3W FundManagement、Athos Capital、萬通保險等機構合計押注1.87億美元。

自2015年至B輪之前,嘉和生物保持着一年融一輪的節奏,完成過4輪增資,估值也來到了33億元,股東涵蓋沃森生物、金晟資產、融匯資本、盈科資本、觀由資本、康恩貝、普華資本、博遠資本、華興康平等衆多產業內外的資本。

也是在2020年,嘉和生物就火速如願IPO。上市時其憑藉着“高瓴持股”的巨大吸引力獲得了約1247倍的超額認購,一手中籤率僅3%,發行價爲24港元,上市首日一度漲超30%,市值超過140億港元。

和衆多生物醫藥企業一樣,虧損上市並不是太大的問題。IPO前,嘉和生物2018年、2019年度虧損分別爲2.83億元、5.2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無營收,淨虧損爲1.42億元。嘉和生物的收入主要來自補助。

投資人看重的是藥物能夠順利研發。當時,嘉和生物已經建立了由15款靶向藥候選藥物組成的產品管線,正在亞洲推進18項臨牀試驗,並提交三項新藥上市申請及多項臨牀研究用新藥上市申請。公司的計劃是,新藥獲批後,會於2021年下半年推出該等藥品。

但後續事情的走向開始偏離預期。上市兩年後,對比公司最新的財報與招股書中產品的研發進度卻並無顯著突破。而且在IPO僅兩個月後,嘉和生物的股價就已經下跌近30%。高瓴資本也在嘉和生物上市後進行了減持。

研發進展無果期間,醫藥市場的格局已然發生變化,同行藥品獲批趕上,衝擊了嘉和生物的市場。2022年3月,嘉和生物的英夫利西單抗生物類似藥終於獲批,但市場火花不大。2023年6月,嘉和生物的產品PD-1上市被否後,再無一款產品獲批上市。

相應的,其在財務上也無進展。2023年財報顯示,嘉和生物總收入爲零,淨利潤虧損6.74億元,2024年上半年收入約爲0.14億元,淨利潤虧損1.26億元,現金及銀行結餘則減少至約10.27億元。

上市後4年時間,股價一落千丈,嘉和生物管理層也發生過數次變動。最重要的一件當屬2022年,隨着履職14年的重要人物周新華的離職,嘉和生物從昔日的明星創新藥企第一梯隊徹底掉隊。

和嘉和生物這樣商業化能力弱的Biotech企業有不少,近年來在募資環境鉅變下正通過BD、海內外授權交易等商業手段續命,嘉和生物是當中第一個放棄獨立運營的企業。

4次港股遞表無果

和嘉和生物相反的是,億騰醫藥一直不缺變現能力。2022年,公司營收20.74億元,淨利潤3.06億元。2019年時,公司淨利潤就有1.51億元,如今已經翻番。當前,公司有三款核心產品,佔年度總收入近九成。

億騰醫藥不僅擁有創新專利藥物和原研產品的多元化組合,還擁有銷售及營銷網絡,以及全球供應鏈管理體系。比如,億騰醫藥有一支超過900人的銷售隊伍,覆蓋中國超過17000家醫院。

公司能擁有如此出色的商業化能力,和醫藥銷售出身的創始人倪昕密切相關。在鎮江醫學院畢業後,倪昕做了7年的醫藥銷售。2001年,倪昕以CSO,即專業代理賣藥爲商業模式創立億騰醫藥,總部位於上海。早期,他將歐美藥企的原研產品引入中國,獲得大量名氣。漸漸地他又在CSO模式空間收縮之際謀求轉型,一邊收購成熟產品一邊做創新,並涉足注抗感染、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的藥物研發。

先有現金流再研發,這一成長模式讓億騰醫藥擁有更強的可持續性。但相比於嘉和生物,其IPO之路卻略顯坎坷。

自2021年4月起,億騰醫藥就開始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三年期間,其已先後4次遞表仍無果。在此之前,公司也完成過幾輪募資,投資方還包括紅杉。IPO前,紅杉持股約7.4%。

2010年7月,億騰醫藥完成2400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就包括紅杉、奧博資本、Domain Associates、漢鼎亞太。2017年11月,其又再度獲得紅杉、漢鼎亞太以及泰康投資的3200萬美元B輪融資。

由於缺乏融資渠道,億騰醫藥還曾向銀行借款。截至2023年4月末,公司的銀行及其他借款接近24億元。其招股書上表明的募資用途,部分就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如今,IPO企業已經大排長龍,億騰醫藥顯然已不抱常規遞表IPO的希望了。

VC重拾對併購退出的信心

覆盤完二者的成長曆程再看這次併購交易,確實互補性很強。

當前,嘉和生物管線內的CDK4/6i商業化在即,急需現金流和商業化能力以支持後續的產品研發。而億騰醫藥完善的商業化平臺、領先的銷售及營銷網絡以及先進的製造平臺,這些都是嘉和生物看中的優勢。

嘉和生物雖然已經掉隊一線,但多年的積累,讓其在生物製藥領域擁有一定的研發實力和市場基礎。這都與億騰醫藥的業務具有較高的協同效應和互補性。二者走在一起,確是目前可見最好的結局。

值得一提的是,合併後的新公司股東陣容豪華,匯聚了包括高瓴、紅杉、淡馬錫、奧博等在內的頂級投資機構,資源和能力都變強了。

有人說,億騰醫藥與嘉和生物的併購,拉開了港股18A公司的“炒殼”序幕。因爲當前的港股18A公司中至少還有10家市值不足10億港元的公司,都可以成爲借殼IPO的標的。

這一情況也確實暗合了當前併購市場的最新變化。最近併購政策春風四起,投資人開始重拾對併購市場的信心。一位目前非常關注併購市場退出的VC就告訴我:“最近接觸的各類公司尋求併購的意願都很強,整個市場都動起來了。我現在正在看有沒有合適的殼和標的。”

實際上,自2023年IPO不斷緊縮以來,VC們就開始討論併購退出路徑的可行性。但當時一級市場仍有餘溫,企業也仍保有對常規IPO流程上市敲鐘的想法。因此VC們當時得出的結論是:理論上可行,但可操作性不強。

這一明顯變化出現在2024年下半年,尤其是9月份新的政策推行以後,徹底點燃了併購市場,標誌性併購案例也在不斷涌現。

“現在的政策對併購要求放鬆了,尤其是允許借殼和跨界併購,對市場來說是非常積極的信號。最近但凡是併購的,都是一字漲停。”上述VC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