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揭1類食物讓大腦變「漿糊」還易得糖尿病

研究發現,高糖高油的飲食習慣,會導致大腦神經反覆發炎,形成胰島素阻抗,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吃的不健康會讓大腦變笨。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表示,研究發現,食用高油高糖飲食,幾周後大腦神經就會發炎,使得腦神經外基質「漿糊化」,阻擋了胰島素進入大腦,增加糖尿病與其他併發症的風險,而要清除腦內「漿糊垃圾」,就是保有健康的飲食習慣,讓胰島素得以作用,以降低罹患糖尿病風險與維持好腦力。

黃軒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國外研究發現,當人開始不健康飲食,幾周內高糖高油脂的成分,就可能引發大腦神經元發炎,導致腦神經的細胞外基質變得更厚與糊化,隨着體重增加,日益反覆的大腦神經發炎反應的破壞,使大腦神經,更多化成似漿湖一大片的垃圾,阻攔了胰島素,進入下丘腦神經元,去下達旨令磷酸化處理,造成更多血糖堆積。

黃軒指出,白話來說,就是常吃高糖油脂食物者,大腦神經會形成一片漿糊海,胰島素完全被漿糊卡住,我們科學叫「胰島素阻抗」或「胰島素不敏感」,久而久之,就可能導致糖尿病。

黃軒指出,墨爾本大學研發人員,在實驗中給小鼠注射了一種消除粘膠質的酶,叫做氟胺的分子,成功地消除動物大腦中因漿糊粘性造成的堵塞,增加了大腦飢餓神經元對胰島素的攝取,發現可有效降低血糖控制,若應用於人類,可望帶來新的治療模式。

黃軒表示,上述研究凸顯,長期高糖高油的飲食習慣,會導致大腦神經反覆發炎,讓神經元周圍的細胞外基質變厚、變黏,最終使大腦像被漿糊覆蓋,阻擋胰島素的正常作用,繼而走向糖尿病,最根本的預防措施,是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以保護大腦免於漿糊化,這也是維護健康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