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康股扎堆赴港背後,是港股醫療板塊“深蹲”後的重獲新生
2024年,港股市場作爲全球四大新股市場之一,其上市家數和集資額情況均遠勝2023年。
這個格外熱鬧的2024年同時也迎來了一個不同凡響的年尾。相較於10月、11月不到20家的IPO數量,2024年的最後一個月,累計有30家企業吹響衝鋒號,港股市場再度掀起上市熱潮。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以及12月的企業中,涉獵的業務板塊除了霸佔全年熱門的AI概念股佔比不小,醫療、醫藥股的佔比也在明顯增長。醫療健康股成年末上市熱門板塊的背後,又釋放了哪些信號?
井噴之年,醫療健康企業扎堆港股
剛剛過去的2024年,港股醫藥生物市場中的106只個股,股價(後復權)累計實現上漲的有26只,佔比約25%。投資者對賽道的熱捧,這或許是醫藥股扎堆港股市場的主要原因。
具體來看,12月的26家IPO企業中共有10家與醫療、醫藥概念相關(分別爲微醫控股、藥捷安康、勁方醫藥、廣州銀諾醫藥、佰澤醫療、廣東東陽光藥業、泰德醫藥等)。
11月的17家IPO企業中則有6家(分別爲武漢大衆口腔醫療、上海細胞治療、長風藥業、翰思艾泰生物醫藥、華芢生物科技、派格生物醫藥)。
這其中,分屬於醫療和醫藥板塊的企業"平分秋色"各佔一半。深入來看,上述企業之間的共性在於,大多數企業都計劃將IPO所募得的資金應用於醫藥產品、醫療技術的研發與商業化探索上。可見,尋求資金上的支持是被擺在首位的。
以藥捷安康爲例,該公司是一家以臨牀需求爲導向、處於註冊臨牀階段的生物製藥公司,儘管暫無商業化產品,但其核心產品Tinengotinib是目前有潛力各種復發或難治、耐藥實體瘤的全球首創藥物。
而同爲生物製藥公司的勁方醫藥雖然已經步入市場化階段,手握多個專注於腫瘤、自體免疫和炎症性疾病領域的核心產品和治療方案,但現階段,其已有的八款候選藥品中,有五款正處於臨牀開發階段,而且該公司正處於建立差異化RAS產品矩陣的關鍵時期。
醫療健康企業選擇在年底齊聚港交所衝刺IPO,這是否意味着市場即將迎來新一輪"洗牌"。回顧今年港股市場的整體走勢後,一切或許不言而明。
年末扎堆赴港,醫療股看中的是什麼?
從2024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AH兩地醫藥板塊均經歷了回調。然而,由於兩地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和流動性存在差異,回調的幅度並不一致。
至2024年6月30日,中信醫藥指數、恆生醫療保健指數和恆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與2023年末相比,分別下跌了20.0%、27.6%和27.8%。
進入下半年,AH兩地醫藥板塊的波動表現繼續呈現分化。第三季度,截至9月30日,中信醫藥指數和恆生醫療保健指數分別下跌5.6%和4.9%。在這三個月內,港股醫藥板塊的跌幅收窄幅度明顯大於A股,顯示出港股相較於A股更早地觸底反彈。
截至12月27日,中信醫藥指數和恆生醫療保健指數的跌幅分別爲10.75%和19.48%。從下跌幅度來看,目前港股醫藥板塊在配置上相對更具吸引力。
此外,AH兩地的政策動態以及港股整體的IPO發行表現也對醫療健康板塊產生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政策方面,今年4月19日,中國證監會推出了5項促進資本市場對港合作的措施;而10月18日,香港證監會與港交所聯合宣佈將優化新上市申請的審批流程時間表。
這些舉措爲內地醫療健康企業赴港上市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便利條件,吸引了更多醫療保健企業選擇港股作爲IPO的首選路徑。
而且,隨着港股市場新股上市熱度的顯著上升,香港交易所正在醞釀一系列上市機制的改革,以增強對全球發行人和投資者的吸引力。
例如,12月19日,香港聯合交易所發佈了關於優化首次公開招股(IPO)市場定價及公開市場的諮詢文件,諮詢期將持續至2025年3月19日。
改革提案包括放寬公衆持股量限制、降低A+H股發行人在香港上市的最低H股數門檻,以及允許基石投資者的相關證券"分階段解禁"等。這些措施有望進一步提升港股的上市吸引力,並激發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自今年下半年以來,港股市場整體表現顯著改善,IPO新股也獲得了市場更多的積極迴應。對於醫藥企業來說,這一市場趨勢將有助於緩解過去因高估值與投資者積極性之間的矛盾。
從數據上看,雖然2024年度預計通過IPO登陸港股主板的公司數量與上年度基本持平,約爲67-69家,但對應的募集資金淨額卻大幅上漲。
截至12月的第三週,港股主板已上市的IPO新股公司共62家,募集資金淨額達到716.28億港元,較上年度的377.08億港元增長了89.95%。
此外,今年下半年港股IPO國際配售的認購倍數均值達到了4.19倍,遠高於上半年的1.56倍,這也充分說明了市場活躍度的顯著提升,成爲內地醫藥企業選擇港股上市的重要考量因素。
赴港後,醫療健康股的未來在哪?
接續今年多輪的上市熱潮,年底各大醫療健康企業看準時機切入了戰場。而且,與三季度的上市小高潮相比,"AI+"依然是醫療健康企業的常見標籤。
比如,今年年底衝鋒的選手之一——微醫控股有限公司,國內最大的AI醫療公司,其主要通過AI應用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疾病防治和慢病管理能力,並提供AI醫療基礎設施及解決方案,以提高健共體的健康管理能力和醫療專業技能,同時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服務和費用。
而分屬醫藥賽道的廣東東陽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則主要將AI技術應用於藥物研發的各個階段,並建立了多個先進的AI驅動模型。
可見,僅一年時間,從概念討論到實際應用,AI技術已經迅速滲透到了醫療行業各個層面。
具體來看,目前AI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也在逐漸清晰,比如"人工智能+製藥""人工智能+醫療影像""人工智能醫學仿真系統"等。
尤其在製藥賽道,人工智能技術普遍被應用於以下三個階段:藥物靶點的發現和識別、藥物分子設計、臨牀開發和臨牀轉化方案的優化。
英矽智能聯合首席執行官任峰曾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使得某些藥物分子的研發較傳統方式用時縮短了三分之二,研發費用只有行業平均研發費用的十分之一。平均來看,在沒有人工智能支持的情況下,新藥研發管線的成功率通常低於5%,而人工智能的引入可以將這一數字提高3至5倍。
而且,英矽智能已有一款人工智能藥物取得積極結果,數據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劑量依賴性的藥效趨勢,這也成爲全球首個人工智能藥物概念驗證案例。
可見,人工智能技術在改變製藥流程的同時,還提升了藥物研發的效率。而一直屬於全年熱門的生成式AI大模型,目前在醫療生態中也已經初步形成"三大陣營"。
一是以APUS爲代表的AI大模型新勢力公司。專門針對醫療行業資源分配不均、中醫藥國粹數字化轉型發展等問題。
二是以商湯、訊飛爲代表的傳統科技企業。針對就醫環節,基於大模型"大醫"打造智慧就醫平臺,可提供智能導診、智能預問診、診前檢驗、智能隨訪、院內導航等多種功能。
三是以百度、騰訊爲代表的互聯網巨頭。聚焦於智能健康管家、智能醫生助手、智能企業服務、數智醫療影像平臺等多場景AI產品矩陣。圍繞數字化、智能化來賦能醫療機構。
可見,目前國內的AI醫療領域已經形成新的市場格局。儘管,就現階段而言,醫療的嚴肅性,數據的互不連通,近乎爲零的容錯率,也讓醫療大模型的商業化之路充滿挑戰。
但需要記住,雖然我們往往會高估一項新技術在一兩年內帶來的影響,但一定不要低估它將帶來的長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