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前行》: 一個會打開你生命力的節目
一個節目的原點,究竟是什麼呢?
絕大部分時候,我們所聽到的答案,可能是市場的,「哇!這是一個很有市場的項目」;
可能是創意的,「哇!這是一個超級特別的想法」。
但是,在東方衛視大型環保公益紀實節目《一路前行》中,我看到了一個更迷人的原點——
它的原點,是一種善念的初心。而它把初心轉化爲行動,就是節目。
你會發現,不同初心的節目,也會有不同的質感。
《一路前行》的質感,是無比獨特而無法複製的。
起初,它只是一個人的一個動念。
朦朦朧朧的,尚未成形的,萌發在胡歌的心裡。
胡歌從十年前,就開始接觸公益事業,十年以來,他看到了很多做公益的人,他們會投入大量的精力與時間,真實參與其中。
他看着這羣公益人,有太多的問題:
爲什麼會有這麼多公益組織,他們爲什麼要做這些事?他們又具體在做什麼?怎麼做?如果我們要參與進去,應該通過什麼途徑;哪怕我們不去,身邊力所能及的事,我們又能做些什麼?
而他想做的這個節目,就要回答以上問題:
理解公益人、進入公益人、成爲公益人。
或者,成爲公益人太大,至少是於公有益而無害之人。
這個動念,雖然還很朦朧,看不到模式,看不到路徑,但是,它最核心的一些部分,恰恰成爲了《一路前行》後來被堅持的靈魂:
它不只是「要」,不是一種口號式的「要這樣」「要那樣」,而是要「身體力行」「力所能及」,所以,具體的行動、紮實的行動。
所以,這個節目裡不是浮光掠影的「體驗」,而都是深入真實工作的「行動」,比如用垃圾袋蒐集每天產生的幹垃圾,比如在無人區撿人們丟棄的塑料罐尿瓶,比如換一個環保的視角重新去看日常的生活。劉濤感慨:「原本覺得逛超市好幸福,要啥有啥;但是換個視角再看,發現都是塑料的。」
行爲雖小卻大過口號,視角偏轉就見新世界。每一個行動的發生,每一個視角的微調,都可能在以蝴蝶效應改變下一代的世界,纔會給世界帶來變量、帶來希望。
而這個邏輯鏈條,就形成了這個節目的價值觀——
「唯有了解,纔會關心;唯有關心,纔會行動;唯有行動,生命纔有希望」。
這是來自英國著名動物保育人士珍·古道爾的一句名言,在遙遠時空相隔的東方,亦在動念。
後來,它就從一個人的動念,變成了三個人的意志。
劉濤說,「做這樣一件事的初心很重要,當你有了這份初心,有了這份意向,你會覺得你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快樂和值得的」。
節目真實還原了這個「初心」的生長過程,就發生在一個微信羣聊裡——
劉濤說,「總結一下,第一這不是綜藝,而是一個特別節目;第二,它的初衷和立意明確之後,來確定節目名字和內容表達形式」——她增添了清晰的執行力;
胡歌說,「我的想法是,我們三個作爲小白,讓大家看到個體參與其中(環保公益),可以有那些感受、收穫、改變」——他給了美好的初心;
陳龍說,「一路前行,突然冒出來的名字,供大家參考」——他賦予了這份意義以名字。
再後來,三個人的意志又變成了一大羣人的目標。
三人找到SMG東方衛視與紀錄片中心,但是製作團隊並未操之過急,而是認真關切這個初心的源頭:「咋就聊出來要做這件事情?這是我們想每個人先溝通溝通,胡歌、劉濤、陳龍,想做一檔電視節目,爲什麼會做這件事情」,而在瞭解過程之中,秦博對三人說,「感謝坦誠相待」,讓他得以真實確認。
是的,太多節目,不問初心。因爲這個初心也許經不起問。但是,如果深問下去還是堅定的、明確的,它就能吸引來更多人,把一個人的初心變成一羣人的公心。
於是,在東方衛視與SMG紀錄片中心反覆確認了這份初心是真心後,他們也投入了他們的真心。
秦博說了一句讓筆者非常受用的話,「紀錄片是用時間換情感濃度」。這個時間,不只是拍攝的時間,還有籌備的時間。相信這份初心之後,他們開始做大量調研,兩個月的時間,整理了上百個選題;充分調動SMG資源,整合全國公益事業上的代表人物。
最讓筆者驚訝的,按照常規動作,就是一個再把藝人召集過來,談談選題、聊聊模式,但秦博團隊卻有心地把一個程序的「內部討論會」做成了一個特別的「專業座談會」:連續三天,滿滿當當地邀請了包括公益保護學者、公益協會成員、公益紀錄片導演等等整整一個公益生態中的全譜系人,以演講的形式刺激大家真實認知,真正意義上完成了策劃會需要的頭腦風暴,或者更準確地說,更是「心靈風暴」。
比如紀錄片導演彭輝說的,小羚羊和母羚羊的故事,母羚羊已經被人類殘忍虐殺,但小羚羊還想吸吮母羚羊的乳汁;比如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秘書長蒲冰梅說的,他們在海南三亞救治的一頭綠海龜,體內有三公斤垃圾。
這個安排,就是在踐行節目理念——瞭解纔會關心,關心纔會行動,行動就有希望——中的第一句話,在出發前、在行動前,先去了解、先去關心。
尤其讓筆者動容的,是海洋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他一生致力於海洋事業的研究與保護,他說,「就是鴻雁踏雪泥吧,我就希望踏一個腳印,而這個腳印是社會進步的腳印」。他不認識這些藝人,也不需要任何虛名,之所以參與其中,是因爲他相信大衆媒體的傳播,能在社會進步的路上,踏下一個腳印。
節目是有靈魂的重量的,《一路前行》第一期的節目所在做的,就是讓觀衆見證一個善念,是怎樣一點一點地,吸引到了三個人、十個人、百個人,這個靈魂的重量是如何一點一點在注入、一點一點在加持——
而這樣記錄不是一個「人」的成長,而是一個「念」的成長,從一個人微弱的起心,成爲一羣人強大的共識,不斷看着過程中靈魂吸附與加重的歷程,這樣的「真人秀」,是前所未見的。
或許,更加寶貴的是,這樣自發的「念」與時代的目標形成了共鳴——
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要錨定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持續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守牢安全底線,健全保障體系,推動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
《一路前行》恰是這樣自發生長出來的第一檔宣傳美麗中國的節目。
而藉着東方衛視的播出,這樣一個「念」就與時代、與更多普通人,產生了共鳴——《一路前行》是自發生長出來的第一檔宣傳美麗中國的節目,而有越來越多的人心中有一個美麗中國的「念」,纔有充分的社會基礎、廣泛的民衆參與,持續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我們才能錨定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而堅定前進。
我很喜歡陳龍說的一句話,「先出發吧,一路前行,咱們先行動起來。我覺得行者非常好,『行』這個字我非常喜歡,他就是個實踐者,就去參與就去做,做比說重要太多了」。
而這,就是《一路前行》的「行」,是行走的行,更是行動的行。
但是,既使都是公益人,既使都在行動,也會有不同公益人的不同行動方式。
既有第二期,即將呈現的是在可可西里無人區保護站的「非介入式行動」,這裡的公益人所做的,就是盡他們所能避免任何人的闖入,把可可西里變成一個真正無人的、屬於動物的天堂。
也有第三期,即將呈現的是在昂賽大貓谷自然體驗項目的「介入式行動」,這裡的公益人所做的,反而是讓普通人進入生態保護區,既讓人們體驗公益保護,也爲當地創造經濟價值。
而《一路前行》的原則,是去客觀呈現公益行動的多樣性:它不是一刀切的,而是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下,有不同的公益行動。
這是一種客觀,也是一種真實。
而最動人的真實,就在於它是有顧慮的,它是有思考的。
它發生在下週播出的第二集中,因爲三人理解可可西里倡導的是「非介入式的行動」,就開始顧慮是否原本規劃進入可可西里的行動是介入的,而這種介入是對是錯?
這是筆者幾乎沒有見過的一種節目呈現:
一般節目是「結果論」的,你只看到了藝人們按照導演組的安排,進入目的地做體驗;然而,《一路前行》是「過程論」的,你會看到三人在過程中的思考、過程中的顧慮,這個安排合不合適、它所產生的價值導向正不正確。
恰如陳龍所說,「我的觀點,就是它(公益行爲)必須保持真實,因爲你不知道誰會坐在電視前看到這些東西,將來他又會改變什麼。你不知道的。」
而這,就讓我分清了,做「公益」還是做「公益秀」的本質區別——
做「公益秀」,容易陷入「虛榮心」,所以,在個人主義式的「慈善」下,容易刻意包裝行善者的「高尚」,反而讓公益離普通人越來越遠;
做「公益」,需要秉承「責任心」,所以,它的價值取向是「個人行爲」是否能形成「集體效應」,能夠呼喚更多人不怕門檻地、不覺負累地,輕裝上陣地加入公益大軍。
只有強烈的責任心,纔會去認真辯證每做一個行動,它產生的到底是好還是壞的影響;
只有強烈的責任心,纔會即使連軸轉地晚上拍戲、白天學習,仍然覺得甘之如飴,甚至疲憊地擡不起眼了,還嘴角上揚地說「很瘋狂」,甚至囑託「如果我睡了,請戳醒我」;
只有強烈的責任心,纔會在敬畏之下不敢虛言,在被提問「你覺得做這些有用嗎」時,會很平實而正直地說,「不知道」。
只有強烈的責任心,纔會明白這場行動的意義,不是三個有能耐的人做了很多事,而是每個普通人都能做一點點事。
因爲公益不是個人主義。
這個理念滲透在《一路前行》的一言一行之中。
在旁白的文案裡,最戳中我的是這麼一句話,「重新觀察了一遍我們身處的城市,但我們不想帶着苛責的態度來審視一切。」是啊,不過聞道有先後而已,先覺醒的有環保之心、有公益之志的人,不應該彷彿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向下審判,而應該幫助尚未形成意識的人們向上引領。
所以,在具體的行動中,就有一段三人對公益行動尺度展開的真實辯論,讓我印象深刻。劉濤說,「當我們現在開始提倡(公益環保)的時候,我希望從基礎一點一滴,而不是告訴我,你必須怎麼樣,你應該怎麼樣,這個世界沒有必須,沒有應該,因爲你不是我。我想從一點一滴做起,而不要讓我一下做得太多」。
是的,在這一路前行之中,必然會有很多爭執,但是,不是基於人情世故的撕逼,而是基於理念是非的辯論。
但實在太稀有了,見到這種不斷在理念上、在價值觀上,不迴避也不刻意地,真實的衝突、真實的碰撞,並在交鋒之後繼續一路前行。
第一期節目中,有一組遙相呼應的對話,讓我感動。
汪老在策劃會上分享,「地球上也有一個暗世界,這就是深海。深海永遠沒有見過陽光,它不知道光是什麼東西」;
胡歌在策劃會後感慨,「這次這個節目就像是帶着觀衆一起,坐着這個深潛機,潛到這個(公益環保的)深海,可以讓大家看到有這麼多善良的、有情懷的、默默奉獻的、無私的這些公益人、環保人士」。
公益事業太需要被知道、被理解,它一定要成爲「公民共識」而非「小衆行爲」,才能形成足以微微偏轉人類發展步伐的力量。
最簡單的一個行爲,爲什麼要把垃圾乾溼分離,當人們只被要求這麼做,是很違反人性地給自己增加負擔,因爲過往人們的認知是,「垃圾好像扔出去了,就跟我們無關了」;但是通過節目,我們看到了一個一個燃燒爐在你面前鋪展,你看到了垃圾終端的形態,如果不做垃圾分類,只能焚燒、不能循環,看着那些24小時滾滾燃燒的黑煙,看到了你產生垃圾、丟出垃圾之後不曾想過的後續,便不太這麼能理所當然——
當然,這一定要你自己去看,纔有切腹之痛、扎心之感。
而我由衷希望,這個有靈魂重量的節目,能夠隨着節目播出,不斷啓迪更多靈魂,14億人之中又有更多靈魂因它而加熱也因它而敏感,我們能在麻木中有所清醒,在清醒中有所行動。
這樣,這個節目,就完成了一場最值得驕傲的隱藏敘事——
它記錄的,是一個人,到三個人,到一箇中心,再到一個環保羣體,再到無數普通人,這樣一個超越「影視敘事」的「社會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