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走來心很累 離職潮蠢動

圖爲臺灣護理產業工會、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等多個工會去年聚集衛福部門口,抗議護病比淪爲數字遊戲怒求合理勞動條件

根據衛福部推估,我國每年約流失3000名護理人力。工會表示,護病比長期令人詬病,本來就忙不過來,加上疫情期間醫院限制探病,護理師需全心盯着病人時間增多,壓力升溫,已有不少同行萌生退意,疫情過後恐爆發離職潮。

臺灣護病比即使2019年已經入法,但仍維持全天計算,未有三班護病比。根據規定醫學中心護病比爲1:9、區域醫院1:12、地區醫院則是1:15。

臺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表示,臺灣護病比未以三班計算,且即使勞動條件差,醫院也不會被降級,某醫學中心夜班護病比甚至高達1:22,醫院還常將淡季科別護理師調往其他科別,跨科支援,投身不熟悉領域,甚至兼顧儀器保養等非份內工作,工作負荷大。

臺灣護理產業工會會員、護理師張子珩表示,現行護病比過高,護理師難以照顧每個病人,許多病人只得仰賴家屬在旁看顧。疫情期間,政府爲了避免感染擴大而限制陪病、探病,在少了家屬的情況下,護理師的工作負擔增加,病人照顧品質也受影響

張子珩身邊已有許多人透露想要離職的意願,恐在疫情結束後爆發離職潮。陳玉鳳也說,疫情還沒結束,身邊就有10多人不堪壓力而離職。

張子珩以澳洲爲例,維多利亞州不同病房都有不同規範,例如急性中風病房不分白班夜班都是1:3,並規定1名護理師當leader;腫瘤科白班1:4、夜班1:8,並由1名護理師擔任leader。

陳玉鳳指出,政府須將勞檢納入醫院評鑑、允許產業工會派員擔任陪檢員,並將護病比改採三班計算,才能避免醫院規避護病比、剝削護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