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助力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有的放矢)

王  科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內在要求。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的重要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我們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作爲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爲特徵的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強調以科技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能夠破解傳統發展方式瓶頸,帶動生產方式、產業形態等方面系統性變革,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與傳統生產力主要依靠要素投入、依賴能源資源消耗的發展方式不同,新質生產力通過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技術與綠色技術深度融合等,重塑傳統資源、能源、技術的利用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排放,將大大推動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有機統一,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向綠色低碳加速邁進。我們要充分認識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意義,以新質生產力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加快培育新產業,多維度促進降碳減污。以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新產業,能夠在生產端和治理端推動降碳減污,助力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在生產端,發展新質生產力能夠推動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產業迅速發展,有效控制污染物產生。比如,三峽烏蘭察布新一代電網友好綠色電站示範項目採用風電、光伏發電與大規模儲能技術相結合方式建設而成,2024年正式投運,年發電量約63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煤約2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過520萬噸。在治理端,發展新質生產力能夠促進節能技術與設備加速迭代,推動環境監測與治理產業、生態修復與保護產業發展。比如,一些地區在河流污染治理過程中,藉助“大數據+AI+物聯網”技術加強對污染物溯源管理,爲環境執法精準定時、精準定位提供助力。爲此,要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做強綠色製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多維度促進降碳減污。

加快發展新模式,多領域助力綠色發展。作爲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驅動力。隨着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推動人工智能與農業、製造業、生態保護、醫療等領域進行深度融合,能夠創造出新的服務和商業模式,多領域助力低碳發展。比如,發展“人工智能+農業”,運用物聯網技術、遙感技術等監測作物生長狀況,既能夠實現精準施肥、灌溉和病蟲害防治,又能夠有效控制農業污染;發展“人工智能+生態保護”,充分運用衛星遙感、圖像識別等新技術對森林、草原、溼地等區域開展智能監測,將爲生態系統保護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形成生態保護新模式。爲此,要以人工智能爲着力點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增強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關鍵共性技術體系,以新模式助力綠色發展。

加快形成新動能,多途徑增添綠色動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加強能源資源管理、推進資源循環利用、促進低碳技術廣泛應用,打造清潔能源利用、低碳交通運輸、零碳建築居住等場景。這有助於加快形成推動綠色發展的新動能,助力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以交通運輸行業爲例,作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服務性行業,交通運輸行業也是國家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之一。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能源、5G、互聯網、半導體等多個賽道,產業鏈長、關聯度高、附加值大,不僅有助於減少交通運輸行業的碳排放,也具有顯著經濟效益。爲此,要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等政策,積極推動我國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打造高效生態綠色產業集羣,爲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新動能。

(作者爲北京理工大學國家安全與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15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