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生辛苦拿到了offer,但學校不給籤三方,怎麼能既要又要
高校應屆畢業生簽了三方協議纔算真正找到工作,纔可以入職。“三方”就是畢業生、用人單位和學校。
籤三方對三方都有好處,有利於高校統計就業率,可以給學生解決就業過程中遇到的戶籍、公積金等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在就業市場更有競爭力,讓用人單位約束畢業生按時到崗,等等。
要是學生得到了用人單位發來的offer,一般情況下,學校是會給籤三方的,不會故意爲難學生。
但一個研究生說自己明明找到了不錯的工作,但學校不給籤三方,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學生說,自己有一個好消息,就是拿到高校所在地的offer 了,但也有一個壞消息,就是籤不了三方,因爲學校不給三方。學生又感嘆,“果然沒有免費的午餐,有福利就有限制,少幹找工作真的好難,有offer也去不了”。
他所說的這個offer看起來還不錯,試用期月薪13500,轉正後月薪15000,每個月還有500元餐補、100元電腦補貼,年終獎15000,每季度還有績效獎金,年薪有20多萬。
有的學生情況和他一樣,也是“少幹”,也是籤不了三方。一湖北籍學生目前在江西上大學,認認真真找了兩個月才找到了一個工作,但學校不給三方,而投協議規定的地方投遞了七八十份簡歷沒找到一個工作。
學校不給三方,就與這個“協議”有關,也就是與“少幹”有關。
少幹計劃,全稱爲“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招生院校主要是211以上重點大學。
參與少幹計劃的學生享有降分錄取的權利(很多學校降10到20分甚至更多,但有的學校可能比統招還高),但也要遵守相關協議,就是畢業後要到協議中指定的省份或者單位,並且要工作到一定年限,一般來說碩士5年、博士8年。
指定的省份一般包括生源地省份,和內蒙古、雲南、貴州、新疆、西藏、青海、寧夏和廣西等西部八省。
通俗點說,這就是單獨錄取定向生源地的研究生培養計劃。對學生來說,少幹研究生時內卷程度沒有統招高,還可以享受好學校的教學資源,真是一舉多得,但也有限制。
顯而易見,上面幾個學生享受了政策,讀研三年後忘記了要履行協議,而在協議工作省份之外的省份找了工作,學校當然不給三方,也不敢給。
很多人在評論區罵這個學生,有人說“你是少幹,就不能既要又要”,有人說“知道自己是少幹還去終面,簡直是浪費招聘公司的人力資源”,等等。這個學生一覺醒來,發現評論有了99⁺,嚇懵了,趕緊解釋說自己想回到家鄉考公務員,現在找工作就是練練手。
確實,人總該有契約精神,既然享受了特招名額和降分錄取,那就得遵守規則。
據說,少幹計劃要是違約,除了要繳納違約金,還可能要記入誠信檔案。具體情形可能不同的省份會有所不同,想違約的學生還是要謹慎一些。
這就提醒打算通過少幹計劃讀研的大家,一定要仔細看協議,並一定要深思熟慮後再做決定。
大家怎麼看少幹計劃的協議?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