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開“不愛上學門診”引關注,看診有用嗎?

封面新聞記者 寧芝 實習生 呂榕榕

1月8日,秦皇島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港口醫院開設的“不愛上學門診”引發關注。

該門診嶽醫生認爲,“不愛上學”只是表象,背後反映的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不愛上學”門診收治病人中初中、高中的學生佔據多數,也有小學生、大學生前來診療,其表現出的“不愛上學”背後是學生面臨的心理問題及軀體化症狀。

爲什麼孩子不願意上學了?

此前,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都開設有“學習困難”“拒絕上學”類門診。

有心理諮詢門診發現,近年來厭學拒學的孩子越來越多。在成都布穀有米健康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的心理專家付喜看來,孩子厭學可能有以下9種原因。

她表示,首先,孩子對學習內容缺乏興趣,覺得課堂枯燥,自然就不願意去學習。

第二,學習壓力太大。學生們經常起早貪黑,週末還要上各種輔導班,長期以來,這種高壓教育可能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比如,孩子本該活潑好動、睡眠充足,但爲了學習不得不早起晚睡,整天在教室裡,這與他們的天性相違背。

第三,同學間的關係問題。校園霸凌、排擠等現象讓學生面臨很大的困擾。一些學生因爲處理不好與同伴的關係,被同伴孤立,或者在學校裡沒有朋友,就不願意去學校了。

第四,不適應學校環境也可能導致孩子厭學。比如換了學校或跟隨父母搬到新城市,孩子可能會對學校產生牴觸情緒。

第五,自身的身體或情緒問題。比如生病、焦慮、抑鬱等,也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上學興趣。

第六,老師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合適。有些老師的教育方法還停留在過去,與現在的教育需求不匹配。

第七,家庭關係不好。這是導致孩子厭學的一個常見原因,特別是父母離異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厭學情緒。

第八,一小部分學生是因爲學習能力差,得不到積極正向的反饋。在唯分數論的環境下,學不會、學不好的孩子可能會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排擠,從而更加厭學。

最後,付喜還提到了一個普遍現象,“學生普遍缺乏學習動力,不知道學習的意義是什麼。老一輩人常說努力學習是爲了找好工作、掙錢、結婚生子買房子,但這些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並不構成他們的學習動力。他們自己的學習動力很多人還沒有想清楚,處於一個迷茫的階段。”

“不愛上學門診”會有什麼幫助?

這類門診如何幫助孩子呢?心理專家付喜認爲,首先,這類門診的醫生,如心理諮詢師或教育專家,會進行專業的評估診斷。“與孩子、家長和老師交流,使用心理評估工具,來全面瞭解孩子的行爲、學習情況、家庭環境等,找出孩子不愛上學的根本原因,是學習障礙、焦慮抑鬱、社交恐懼還是家庭關係緊張等。”

一旦確定了原因,醫生就會提供個性化的指導方案。“比如心理疏導,幫助孩子正確處理情緒問題,如抑鬱和憤怒,以及引導孩子正確看待學校和同學關係。此外,還會努力改變孩子的一些負面思維模式和行爲習慣,建立積極的應對措施。”付喜說。

專家還可能提供一些治療。比如家庭治療,可以去調整家長的教育方式,或者教會家長如何去傾聽孩子的想法、感受等,這些都對孩子的厭學情緒有一定的幫助。

同時,專家還可能提供一些社交技能的訓練。如果孩子因爲社交問題而不願上學,那麼就去幫助他們提升溝通、合作和解決衝突的能力。此外,還可能教孩子一些時間管理、記憶技巧和閱讀技巧,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更好地面對學校生活。

然而,付喜也提醒,厭學情緒的程度和原因各不相同,解決起來可能不是馬上就有效果,同時,這類門診作爲一個新興的專業領域,可能還需要一個提升和完善的過程,“總體來說,這都是一個比較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