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藝術人物|歐格雷迪獲古根海姆獎,湯寧容展“聽見花開”

古根海姆基金會公佈了2024年度古根海姆獎的188位獲得者,包括藝術家、學者、攝影師、小說家、散文家、詩人、歷史學家、編舞、環境學家和數據科學家。其中年齡最長者爲現年89歲的藝術家、作家和評論家洛蘭·歐格雷迪。

在上海,藝術家湯寧容在寶龍藝術中心呈現了“聽見花開”畫展;攝影家逄小威在海派藝術館以一組照片再現上海名人的瞬間;一位機車維修技師吳陽徳,在美術館舉辦了“污機司的奇幻世界——破界藝術展”。

56歲的越南多媒體藝術家黎光頂因中風辭世,他的作品多探討越戰創傷。

美國|藝術家、作家和評論家洛蘭·歐格雷迪

2024古根海姆獎獲獎者中年齡最長者

洛蘭·歐格雷迪

古根海姆基金會(Guggenheim Foundation)日前公佈了2024年度古根海姆獎(Guggenheim Fellowship)的188位獲得者。今年獲得這一殊榮的包括藝術家、學者、攝影師、小說家、散文家、詩人、歷史學家、編舞、環境學家和數據科學家。獲獎者來自52個學科,年齡從28歲到89歲不等,分佈在全美38個州、哥倫比亞特區和加拿大4個省。今年獲獎者的研究項目包括民主與政治、身份認同、殘障行動主義、機器學習、監禁、氣候變化和社區等。每位獲獎者的資助金額不同,通常在4萬到5.5萬美元之間。

在68位藝術和文化學科獲獎者中,有28位是視覺藝術家。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現年89歲的藝術家、作家和評論家洛蘭·歐格雷迪(Lorraine O'Grady),她將在一個新的表演項目中重塑舊形象。

洛蘭·歐格雷迪,1934年出生在美國。2017年後,她加入了女性主義藝術聯盟(Feminist Art Coalition,FAC),聯盟是一項行動倡議,覆蓋了氣候變化、去殖民化、種族正義、原住民鬥爭、離散經驗、性別認同、性與身體政治等多重領域。通過組織展覽、建立博物館收藏和公共項目,該聯盟突破了常規陳見,展現出行動中的女性主義。

其他獲獎者中,多學科藝術家兼音樂人尼古拉斯·加拉寧(Nicholas Galanin)是特林吉特人(Tlingit)和烏南加西人(Unangax̂)後裔,他將舉辦一系列工作坊並創作新的藝術作品,以促進關於原住民藝術的對話。此外,《藝術論壇》撰稿人克萊爾·畢曉普(Claire Bishop)和亞歷山大·納格爾(Alexander Nagel)獲得了藝術研究領域的資助。(畹町)

上海|藝術家湯寧容

在寶龍藝術中心“聽見花開”

“聽見花開——湯寧容繪畫藝術展”4月13日在上海寶龍藝術中心對外展出。此次展覽展出藝術家湯寧容近十年來創作的以“花”爲題材的油畫作品40餘幅。

從十多年前開始的花卉系列創作,湯寧容通過對花開花落的描繪,展現藝術家對於藝術、文化、生活與人生的種種思考與感悟。她曾寫下過一段內心獨白式的文字:“在我看來,我們都是花的過客,只是在某個時空,因爲我們與花相互關照,纔有了顧盼的聯繫,一如小王子與那朵只屬於他的玫瑰花,那隻被馴服之後纔會互相有關係的小狐狸。於我而言,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既是我自己,也是我的生活,通過觀看,通過思考,再用畫筆在畫布上表達,依然是我感知生命與時間的媒介與通道……在我的畫筆下,花可以是花,可以不是花,也可以是人世間的萬物。”

上海寶龍藝術中心展出現場

湯寧容,女,出生於江蘇。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油畫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現工作於上海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原副院長沈行工教授對其整體的明快、柔美的畫風表示讚賞;江蘇省油畫學會主席陳世寧用“輕輕的風、淡淡的美、靜靜的思”十二字概括了湯寧容從日常題材出發,將江南油畫的詩性基因通過藝術的語言進行有效融合。

藝術家湯寧容

此次展覽較爲全面的展示了湯寧容在本體語言上不斷探索,在實踐中慢慢形成自己的色彩系統和藝術語言,形成了個人藝術風格與藝術特色的全過程。此次展覽的學術主持謝海認爲,湯寧容在極其單純的背景之中,通過捕捉璀璨、亮麗和時間轉瞬即逝,以簡潔的方式營造出一種別樣的清新美妙,體現出深邃的詩性。

4月13日下午開幕式前,展覽的學術主持謝海、策展人呂明翠還邀請沈偉、蔡力武、張衛圍繞湯寧容繪畫的創作技法、繪畫思想等方面舉辦了藝術沙龍。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4月17日。(宗和)

上海|攝影家逄小威

以黑白攝影爲媒介,再現上海名人瞬間

逄小威

人物攝影家逄小威以拍攝人物肖像而聞名,他以黑白攝影爲媒介,用膠捲記錄下了那些難忘的瞬間。在他的鏡頭下,他們的情感、他們的故事,都被生動地捕捉下來。

近日,“‘上海·文化人’逄小威鏡頭下的上海文化人”在海派藝術館正式亮相,共展出了逄小威160多件上海文化人的肖像攝影作品,涵蓋表演、音樂、舞蹈、導演、美術、史論、設計、出版等各行各業的文化人。

牛犇肖像

逄小威,1956年生於北京,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曾爲中華全總文工團話劇團演員。

攝影家也將爲這次展覽專程拍攝的60多位上海文化人的照片全部捐贈給海派藝術館,以期讓更多人欣賞到鏡頭所記錄下的關於當下這個時代的印象。逄小威認爲,肖像攝影讓我們知道了“他是誰,他是怎樣一個人,他有着怎樣的精神和氣質。”這是用任何語言都無法清楚表達的,但是,肖像攝影可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張肖像照片可以讓人們瞭解和永遠記住一個人。

策展人、海派藝術館常務副館長陳屹表示,“一百多位上海文化人,數年乃至數十年的時光記錄與記憶的瞬間,逄小威用一種自信和勇氣,以及富有使命感的信念和意志力,行走於文化藝術領域的魅力中,記錄下難能可貴的點點滴滴。”展覽將持續至4月21日。(李梅)

上海|吳陽德

一位機車維修技師的破界藝術展

吳陽德

從一名被迫輟學的拾荒少年,到成爲一名優秀的機車維修技師,從未接受過任何專業藝術訓練的吳陽德,卻創作出了一件件有缺的機械藝術作品。

“污機司的奇幻世界——造物師吳陽徳破界藝術展”正在上海九點水美術館·樹屋館展出。藝術展是吳陽德開啓舊物改造和藝術創作以來的首場個人展覽,展出吳陽德近些年來創作的一批裝置作品,以及繪畫、手稿、文獻等,力圖呈現吳陽德天馬行空的精神世界和破界逆襲的藝術人生。

展覽中與燈元素有關的裝置作品:燃燈神獸(左)、重生(右)

在吳陽德看來,每一個廢舊的齒輪、每一顆生鏽的螺絲、每一件殘破的舊物,它們都有自己的生命,承載着某段歷史和記憶。金屬、木板、陶瓷、布料自然磨損的痕跡,比“嶄新”更加迷人,它們擁有無限再生的可能性。

展覽中一件名爲“贔屓”的金屬裝置,是吳陽德於2019年看到一則關於斑鱉瀕臨滅絕的新聞所產生的靈感。贔屓是古代神話傳說中龍生九子之六子,外形似龜,善馱重物,多用以馱負碑礎,其原型爲已存活上億年的古老生物斑鱉。吳陽德利用廢舊的機械零件創作了這件作品,希望以此來警醒世人關注生態保護。

在展覽上,還可以看到吳陽德用利用廢舊的軸承、鏈條、齒輪等零件和木框架組合成的“春凳”;用報廢摩托車改造而成的廢土風老爺車;由廢舊化油器分解重組後改造成的八音盒系列;用摩托車發動機整體改造成的檯燈。展期至6月10日。(明徽)

越南|多媒體藝術家黎光頂

56歲因中風辭世,作品多探討越戰創傷

黎光頂(1968-2024)

據藝術論壇中文網報道,越南出生的多媒體藝術家黎光頂(Dinh Q. Lê)4月6日在胡志明市的家中因中風去世,享年56歲。黎光頂的作品多探討越南戰爭造成的創傷,創作媒介涵蓋攝影、錄像、雕塑和裝置藝術。他常探索其祖先以及他個人作爲越南裔美籍同性戀者的經歷和視角,創作出具有巨大情感力量的作品。他的大部分作品批判了美國對越戰的看法,討論衝突中產生的身份和歷史問題,包括刻板印象、審查、移民和剝削。他曾在2013年告訴古根海姆博物館的佐伊·巴特(Zoe Butt):“我們迫切需要解脫束縛的集體記憶表達方式,很多人都在積極構建這些敘事,而我選擇通過藝術來參與。”

黎光頂1968年出生于越南河仙市。小時候,他和父親一起目睹了美國飛機對家鄉的轟炸。1975年西貢淪陷,1978年柬埔寨紅色高棉入侵越南,黎和家人乘船逃往泰國,最終在洛杉磯定居,他和六個兄弟姐妹由母親撫養長大。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獲得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藝術學士學位和紐約視覺藝術學院藝術碩士學位後,黎回到越南定居。

黎光頂的早期創作包括大型攝影拼貼作品,他將照片條以她姑姑製作草墊的方式編織在一起。黎使用的素材包括越南藝術和建築的照片、戰爭紀錄片以及好萊塢越戰電影(如《現代啓示錄》)的靜幀圖片。巴里·施瓦布斯基(Barry Schwabsky)曾在1999年的一期《藝術論壇》上寫道:“在黎光頂的這些作品中,很多東西都取決於觀者的視角。”

2007年,黎光頂與“螺旋槳小組”(The Propeller Group)的Tiffany Chung、阮俊(Tuan Andrew Nguyen)和Phunam Thuc Ha在胡志明市共同創辦了Sàn Art。Sàn Art 最初是一個由藝術家領導的非營利性藝術空間、圖書館和文化中心,爲越南實驗藝術家提供支持,現已發展成爲該國重要的藝術組織之一。

黎光頂曾在加州聖何塞美術館、紐約亞洲協會和現代藝術博物館、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Jacques Chirac)、東京森美術館和日本廣島縣立美術館舉辦個展。此外,他還曾參加卡內基國際藝術展、文獻展、新加坡雙年展、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和威尼斯雙年展。2010年,黎被授予克勞斯親王獎(Prince Claus Award),以表彰他對文化交流的傑出貢獻。2021年,他恢復了越南國籍。(畹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