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對vivo動手了……

印度又開始搞事情了?

1

印度拘捕vivo高管

印度又出手了,這一次盯上了vivo。

根據環球網的消息,印度打擊金融犯罪機構在當地時間週二(10日)拘捕了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vivo在印度的一名高管(中國公民),指控其涉嫌洗錢。

按照早些時候的報道,有消息人士稱有4名vivo員工被捕,但根據法庭現場律師的說法,僅有一名中國籍高管被捕。

面對印度的這波“突然襲擊”,vivo迴應稱將採取所有可行的法律措施。

當然,這事倒也不是沒有一點預兆。2022年7月,印度執法局在全國44個地點突擊檢查了vivo及其他相關公司,聲稱要調查其是否從事洗錢活動。

拉長時間看,自2021年開始,印度當局就對小米、vivo、OPPO等中國手機廠商展開至少8次突襲查稅,並以各種理由凍結、扣押上述公司在印度賬戶的資金。

爲什麼印度選擇在此時對vivo出手?

答案或許能從一串數據中尋找。IDC數據顯示,2022年印度全年智能手機大盤銷量前五廠商中,中國品牌共計有63.3%的市佔率,這個數字已經比2019年的頂峰時期少了10%。

而在最新的數據中,2023年二季度,vivo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已經擴大到16%,超越三星、蘋果和小米,成爲印度最大的智能手機品牌。

面對這樣一匹增勢迅猛的“黑馬”,印度可能是急了。

資料顯示,vivo在2014年正式進入印度市場,截至2021年,vivo在印度開設了650個以上的服務中心,在500多個地點開設vivo獨家門店。

回看過去數年,包括vivo在內的中國手機廠商,一直是印度電子市場的重要參與者。2014年的時候,印度製造的手機僅佔全球的3%,但到了2015年,印度製造的手機在全球佔比已經達到11%,成爲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手機制造國。

這個過程中,離不開中國手機廠商的助力。但如今,看着中國廠商市場份額的日益擴大,印度或許開始“卸磨殺驢”。

2

“下沉市場之王”的憂傷

vivo在全球市場的表現,遠不如其在印度那般勇猛。

Canalys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機市場份額排名中,三星以5300萬臺的出貨量穩居龍頭,市場佔有率在21%。緊隨其後的是蘋果、小米和OPPO。

最令人意外的是傳音,以2200萬臺的出貨量,在全球首次拿下9%的市場佔有率,進入全球前五。而vivo,則成了那個被擠出去的失落者。

從國內市場看,儘管vivo的出貨量依舊名列前茅,但身後的追兵正在逐漸把差距縮小。值得一提的是,vivo在高端市場上衝刺多年,卻一直收穫寥寥,還被冠以“下沉市場之王”的名號。

更大的擔憂來自海外。行業觀察者“科技新知”就曾系統梳理過vivo面臨的出海格局。

在歐美市場,由於當地消費電子行業積累深厚,消費力強,消費者對手機品牌和品質也更挑剔,中國手機廠商在這裡,更難建立品牌形象和信任感。加之渠道與產品力的欠缺,vivo在歐美市場一直不溫不火。

近年來,受制於諾基亞的專利訴訟問題,vivo更是先後清空了德國、荷蘭、波蘭官網,一度面臨“全面退出”的猜測。

在印度市場,vivo深度本土化,工廠建在當地,工人在當地招,也取得了迅速的增長。但到頭來,卻沒料到印度“不講武德,過河拆橋”。

再看這幾年熱門的越南。當巨頭們的產業鏈轉移如火如荼、同行爭相將越南作爲關鍵跳板時,vivo卻一度處於觀望態勢。如今,隨着巨頭的不斷進入,越南的各種紅利已經逐漸褪去,vivo的成本勢必會更高。

如此看來,vivo的出海之路恐怕會更加曲折。

3

印度“殺豬盤”

被印度盯上的,不止vivo一家。

在這之前,更受關注的是小米。幾個月前,根據媒體報道,印度卡納塔克邦一家高等法院駁回了小米印度公司針對印度執法局扣押其銀行賬戶555.1億盧比的申訴。

555.1億盧比,摺合成人民幣差不多46.9億元。這不是一筆小錢。資料顯示,小米從2014年進入印度市場,到現在快10年了,但掙錢最多的年份,淨利潤也才3.5億元左右。換句話說,如果印度真的沒收了這些錢——

小米在印度這些年白乾了,還得倒貼錢進去。

事實上,小米早就被印度盯上了。從2021年12月開始,小米印度就不斷面臨稅務部門、情報局、執法局等印度機構的調查。

這不是個例,有媒體統計過,截至2022年7月,至少有500家中資企業在印度遭遇了稅務及合規性普查,華爲、阿里、中興都未曾倖免。

▲圖源:智谷趨勢

印度也不止針對中國企業。資料顯示,從2014年到2021年,有2738家跨國公司暫停了在印度的業務,這些企業佔到了印度外資企業的六分之一。

美、英、德、日、韓的企業都曾被印度政府罰過,殼牌、諾基亞、IBM、沃爾瑪、凱恩能源這些跨國大企業紛紛拜倒在三哥的鐵錘下。有人甚至給印度的這些行爲取了個名字——

稅收恐怖主義。

最典型的是2007年沃達豐轉讓案,爲了收稅,印度稅務局竟然讓國會專門修訂了新的所得稅法,且從1961年開始追溯50年。

這番操作下,那些禁不起折騰的中小工廠,80%都倒掉了。還有人把印度的做法稱之爲“殺豬盤”,把跨國公司養肥了就殺。在這件事情上,印度難得實現了全球平等——

印度賺錢印度花,誰也別想帶回家。

全球企業之所以涌入印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裡市場足夠大。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22》曾預計,印度將在2023年成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數量將在2050年突破16億。

蛋糕很誘人,但在印度,能不能賺到錢是一回事,能不能留住錢又是另一回事。在這片魔幻的土地上,有一句話非常應景——

一夜之間什麼都有,但一夜之間也可以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