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實體經濟遭遇資金荒

在11月底舉行的印度尼西亞央行年會上,實體經濟面臨資金流枯竭的問題引起廣泛關注。雖然印尼央行行長佩裡·瓦吉約對未來信貸增長表達了樂觀判斷,但經濟學界普遍持謹慎態度。

印尼央行數據顯示,2023年10月廣義流通貨幣餘額爲8505.4萬億印尼盾,環比增長6.0%,同比增長3.4%。同樣在10月,銀行業第三方基金總額僅同比增長3.9%,銀行存款環比增速亦大幅萎縮;而2023年9月的同比漲幅爲6.54%,8月的同比漲幅爲6.24%。

印尼經濟界擔心這種情況的持續將對實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包括導致經濟增長放緩、生產活動減少,甚至引發裁員問題。印尼阿帕克投資公司專員登尼·索特利斯諾表示,目前印尼銀行信貸增長還沒有達到兩位數,第三方資金來源也在放緩。“銀行流動性枯竭肯定會對許多行業產生影響,投資信貸擴張將會減少甚至停止,企業家只能通過尋求海外資金或增加自有資本擴大生產和出口來尋找出路。”

業界對當前印尼市場的資金荒意見不一。銀行界對於貸款普遍持謹慎態度,轉而將更多的資金投入證券、債券等贏利較大的領域。印尼中亞銀行董事維拉·伊維則稱,工業信貸增長放緩是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下降所致。

印尼人民銀行總裁蘇納索表示,今年流動性趨緊主要是因爲政府支出放緩和資本外流。政府支出有限體現在國內淨資產增長放緩方面。截至今年10月,政府支出的實現率僅爲73.2%,低於2018年至2022年期間的平均政府支出74.3%。同時,股票和債券市場的資本外流導致外國資本淨資產下降,10月證券資本流出2.8億美元。二者均對銀行存貸比造成壓力。截至2023年9月,銀行業存貸比達到84%,而在2022年12月這個數字仍低於80%。

國家銀行協會被列爲存貸比增加最快的銀行團體。截至2023年9月,國有銀行存貸比達到89.31%。蘇納索表示,“這並不一定是壞事”,因爲國有銀行仍然敢於增加信貸。截至2023年9月,國有銀行平均信貸增速爲10.94%,高於行業平均增速8.99%;國有銀行的第三方基金籌集水平也較高,爲9.07%,而行業平均水平爲6.54%。

面對市場擔憂,印尼總統佐科在央行年會上敦促銀行“不要過分小心”,要增加信貸分配,特別是針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分配。他說,已經向央行行長佩裡轉達了有關想法,“可能有太多資金用於購買證券和債券,進入實體行業的資金減少了”。佐科還說,“要謹慎,但也不要太謹慎”,“每個人都太小心,結果就是實體部門的貨幣流通已經枯竭”。

佐科同時對政府支出情況未實現最佳表示遺憾。他說,如果政府預算被吸引,就會增加實體部門的貨幣流通。特別是印尼當前正值經濟增長放緩之際,2023年第三季度增長速度已經跌破5%,且面臨着外部不確定性增加和國內物價上漲的壓力。

針對今後兩年信貸增長的前景,央行方面判斷,銀行信貸將保持高位增長,在2024年達到10%至12%,而到2025年提高到11%至13%。

不過,業界對此心存疑慮。印尼經濟和金融發展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阿維利亞尼表示,如果信貸分配只是針對某些部門,該目標並非不可實現的,但從總體上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阿維利亞尼表示,問題的核心在於信貸需求較低。一方面,目前沒有太多基礎設施建設,只要基礎設施建設繼續下去,10%至12%的增長目標是可能實現的。另一方面,許多行業企業如礦業公司往往要到大選後才能獲得許可證。印尼大選將於2024年2月舉行,並在10月進行政府換屆。現在能夠增加的信貸主要依靠的是營運資本或擴張投資。

阿維利亞尼同時表示,“銀行總是跟着業務走的,如果有需求,銀行肯定會提供信貸”。他說,信貸分配的方向也必須明確。“有人說這是一個‘日落區’,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爲沒有明確的方向,這正是銀行當前處境的寫照。” (經濟日報駐雅加達記者 陳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