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行動科技化,現在進行式
印尼股票市場。圖/歐新社
說到印尼,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口多、資源多。從70年代,印尼經濟改革開放以來,它也的確靠着這兩項「祖產」,特別是天然資源,賺取大量外匯。過去印尼大量出售初級天然資源(如棕梠油)讓外國加工,或是開放外國企業赴印開採,如石油、天然氣、鋁、銅等礦產,產品附加價值極低或甚至無附加價值。
2011年時任印尼總統蘇西洛(Susilo Bambang Yudhoyono,簡稱SBY)公佈了印尼未來15年經濟發展藍圖《MP3EI (加速及擴大印尼經濟發展總綱領)》,以推動印尼全面經濟發展。22項重點產業中,多數爲傳統的一、二級產業,如鋼鐵、食品飲料、造船、紡織等,其中的較爲特殊的亮點之一就屬資通訊產業(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印尼國土破碎,五大島與上萬小島間的聯繫不易,讓印尼在發展ICT產業上,特別是行動通訊有高度需求;加上印尼國內平均28.4歲的龐大年輕人口,對新科技的接受度高,也具有較高的學習力,使其做爲印尼融入ICT產業的導體,讓印尼能快速的資訊化、科技化,與最新ICT科技接軌。以上兩點,讓印尼有較其他國家更具發展ICT的條件與動能。
跳脫傳產,蛙跳ICT
據世界經濟論壇(Wolrd Economic Forum)的研究指出,ICT產業對一個國家社會與經濟發展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ICT滲透率每增加10%,將帶動GDP成長1.21%-1.38%。在Mastel與印尼大學所提出的共同研究報告也指出,智慧型手機的用戶每增加1%,效果會外溢到網路消費,帶動印尼GDP成長0.055%。其因在於強大的ICT產業不僅能在業內創造就業機會,所帶來的效果也會外溢到其他產業,帶動國內整體就業成長。注1
雅加達港口堆存的粗棕櫚油是印尼很大的資產,但大量販售「祖產」的經濟模式不是個划算的生意。圖/歐新社
去年佐科威新政府上任後,宣佈其施政將專注於改善國民生活、提高社會與政府服務品質,以及創造多元、成長的經濟體。從兩代政府的政策可看出,印尼開始體認到,過去那種大量販售「祖產」的經濟模式不是個划算的生意,一則資源並非無窮盡,依靠祖產過活無法長久,二則國家僅分得少數利益,三則把整個經濟重心放在一、二級產業上,不符合世界經濟發展潮流,需另謀他計。
當代印尼的重點經濟政策之一,即是培育包括硬體、軟體與服務的ICT產業,由此帶出從傳統產業蛙跳到科技服務業的成長新動能。印尼在將ICT訂爲國家重點發展產業後,接連推出一連串相關法規以達成扶植ICT產業的目的。以手機產業爲例,印尼政府規定自2017年起,所有在印尼銷售的手機都要有40%的部分在「印尼製造」(生產、組裝皆可)。在此法令驅動下,各國際大廠紛紛到印尼設廠,其中也包括我國的華碩公司、韓國三星,以及中國大陸的聯想。另外,印尼擔憂外資貪圖當地便宜人力,大批到印尼設廠製造將排擠印尼國內ICT產業發展的人力與資源,佐科威政府因此正討論是否要限制外資到印尼設廠製造小家電。在國內外的大幅注資,同時又有國家政策主導與保護下,當地ICT產業擁有相當舒適的發展環境。
目前ICT產業對印尼的具體影響,可簡單就生活以及商業兩個面向來觀察。
資通訊產業的發展是現在印尼政府主要的目標。圖/歐新社
農村城市距離縮小,數位化服務提升政府施政透明度
這兩年的印尼變得很有活力,特別是在首都雅加達及其他大城市。這裡指的不完全是亮眼的經濟成長、股市或高額外國投資等數字,而是印尼人民的日常生活。
在智慧型手機越發普遍後,大城市的生活方式也隨着網路的串連而改變。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與休閒的時間較過去拉長許多,可以花在等待或做雜事的時間相對縮短,所以在許多汽車或摩托車的共享app出現後,印尼民衆再也不用忍受著名的塞車潮。同時,網購平臺也因應民衆消費習慣,提供多元的付款及取貨方式,讓大家在網上搶便宜,透過App直接找人到府服務,再也不用擔心沒時間買菜、購物、做家事;想要看醫生卻不方便、沒時間親自到醫院,就預約個醫生來諮詢一下吧!智慧型手機普及化所帶來的即時、便利與個人化等種種社會現象,快速地改變了印尼原本緩慢步調的生活型態。
印尼幅員遼闊,過去的網路發展嚴重受到島嶼環境限制,網路覆蓋率低,特別是在鄉村地區,有嚴重的發展落差。然而,在行動裝之普及化後,鄉村裡的網路服務雖不及城市來的便利,卻被視爲改變鄉村的重要進展與契機。
印尼14歲以上的國民中,僅有20%的人擁有銀行帳戶,此比例在農村中相對更低。在行動裝置串連起金融服務後,鄉村人民得以用手機進行小額貸款或小額支付,也可以用手機買農作用品或轉帳。對於農村的居民來說,行動裝置爲他們的生活帶來無限可能,過去因爲遠離城市而得不到的商業機會,現在皆因網路進入日常生活亦隨之到來。
另外,公家機關的服務也開始數位化。雖然相較於民間企業,政府數位化的進程仍在起步期,但目前正在推動的線上繳稅、申請護照,以及駕照延期等服務,已經可以看出ICT普及化對於政府服務的公正性、透明度與效率產生的正面影響。在此之前,民衆必須要透過代辦(如鄰里長)申請政府服務,過程冗長且無效率,而除一般規費外,人民還需另外繳納代辦費。時常有不肖人士,濫用職權僞照證件。以上缺失都在政府服務數位化之後漸漸消失,數位化除了帶給民衆便利的生活,也同時提高印尼政府的課責性。
在行動裝之普及化後,鄉村裡的網路服務雖不及城市來的便利,卻被視爲改變鄉村的重要進展與契機。圖/歐新社
化零爲整的印尼商業發展
ICT對於印尼的中小企業,特別是新創跟一人事業的影響最爲顯著。舉摩托計程車平臺Go-Jek的App爲例,它讓改變了過去摩托計程車業只能在路邊候客、只做運輸生意的無效率模式,變成了行動訂車,空閒時期司機還可以兼作快遞、採買和送餐的複合型服務。
過去司機們相當自由,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與,又因爲車身沒有明顯固定的特徵以辨別執業的摩托車跟私人摩托車,只要一臺摩托車,隨時都可以兼差,因此也不受法令管制。而就如同其他自由業工作者,原先收入多寡只能聽天由命,現在在印尼ICT產業的帶動下,連帶整個自由業的工作型態也有所變化:過去只能經由等待,或是有限的人際網絡來開發客戶,現在經由網路平臺的串連,可以讓自由業工作者找到更多被需要的機會,也讓所有的需求快速地被滿足。
對於企業來說,這個商業模式需要有普及的行動裝置作爲基礎,加上一定程度的ICT滲透率;擁有完善、技術整合纔能有效發揮業者的創意,即時串連服務的需求方與供給方,大幅減少改善原先司機無效率等待所浪費的時間,以及低效率的工作成本。
Go-jek或者其他因ICT而興起的產業或平臺,多數都不是全新的商業模式,而是藉由科技整合補足過去所缺乏的即時連結,從消費者的需求面出發,掌握節省時間、即時服務的關鍵,創造業者、服務提供者與消費者三贏的局面。
雖說前景看好,但印尼的ICT產業仍面臨許多挑戰,例如前面所提鄉村與都市間的數位落差,都市的網路覆蓋率平均高於鄉村數倍之多。再來是政府對於新型態事業的法規還不夠完整,特別是在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上,新創產業的權利是否能不受侵害,長久維持其優勢,還有待時間考驗。最後便是在金融數位化後,所產生的數位安全議題等,再再都是印尼政府以及相關業者需要共同努力的關鍵。
摩托計程車平臺Go-Jek改變了過去司機只能在路邊候客、只做運輸生意的無效率模式,變成了行動訂車,空閒時期司機還可以兼作快遞、採買和送餐的複合型服務。 photo credit:Go-jek臉書
▎備註
參考資料:The IT-BPM Sector in India: Strategic Review 2014, Nasscom,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