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怪!日月潭魚虎球行蹤飄忽 電撈量低藏喜訊
日月潭魚虎球今年行蹤飄忽,8月中旬才現蹤,近期電撈量落差大,多已逼近亞成體,縣府研判,防治見效將持續移除。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日月潭魚虎進入繁殖期,幼魚會集結魚球獵食,但今年魚虎球行蹤飄忽,8月中旬才現蹤,縣府啓動電撈5次,捕獲量落差大,最少14尾,昨最多1123尾,共2023尾,且多已逼近亞成體,縣府研判,多管齊下防治見效,將持續觀察移除。
外來種「魚虎」疑遭人放生入侵日月潭,成魚食性兇猛,每年5、6月爲築巢交配期,7月時魚卵孵化後,幼魚會集結成魚球,在成魚護幼下出動獵食,成潭內強勢族羣,嚴重威脅潭區生態,縣府於2020年啓動電撈幼魚,盼抑制族羣繁衍。
縣府在2020年入夏7至9月首次電撈魚虎球約8000尾,2021年7至10月捕獲3.4萬尾;但2022年疑受氣候影響,魚虎球遲至7月底才現蹤,至11月僅電撈捕獲1.6萬尾;而2023年7至11月中旬電撈量更突破3.5萬尾,創歷年新高。
不過,今年時序入夏後,遲未見魚虎球蹤影,縣府與漁會討論,研判與近年公部門電撈幼魚,民力加強移除大魚,其中不乏抱卵母魚,多管齊下,也讓抑制族羣繁衍見成效,直至8月16日才發現第一球,後續魚虎球更是行蹤飄忽。
縣府農業處獲通報發現魚虎球后,8月21日啓動電撈捕獲84尾,後續再電撈560只、14尾、265尾,昨天更一舉捕獲就有1123尾,是目前最大的一球,電撈啓動至今體型從10至23公分,少見體色通紅的幼魚,甚至多已逼近亞成體。
農業處表示,經與研究團隊及漁會討論,正因今年多管齊下防治見成效,魚虎魚數量降低,加上潭區廣大,比起往年更難發現,纔會較晚發現蹤影,且體型較大,之後也會持續執行電撈,並與民力合作移除成魚,並觀察潭區魚虎族羣消長情形。
日月潭魚虎球今年行蹤飄忽,8月中旬才現蹤,近期電撈量落差大,多已逼近亞成體,縣府研判,防治見效將持續移除。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日月潭魚虎球今年行蹤飄忽,8月中旬才現蹤,近期電撈量落差大,多已逼近亞成體,縣府研判,防治見效將持續移除。圖/南投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