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角逐,挖出背景,原來徐靜蕾和馮小剛也不過是他提攜的小人物
編輯|洲洲影視娛評
金雞獎落幕,徐靜蕾卻被推上風口浪尖。
人人都將她看作這屆金雞影后的大靠山。
殊不知和她背後真正的“大佬”比起來;
這位“京圈公主”也不過一介小人物罷了。
他究竟是誰?爲何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1、“京圈小公主”
說這句話的,正是徐靜蕾。
而徐靜蕾口中的“她”,則是前兩天新晉的金雞獎影后李庚希。
李庚希站到臺上領獎準備發言那一刻。
現場有人喊了一聲極爲響亮的“黑幕”。
這個結果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這位00後小花究竟是怎麼力壓一衆老戲骨和實力派拿到“最佳女主角”的?
仔細對比這次提名的各影片,發現李庚希能捧到獎盃很大程度上靠的是題材和角色。
這樣的劇本劇情,和大開大合、有爆發點的角色本身就贏了8分。
因此,不少人直呼李庚希爲“京圈小公主”。
能夠拿到這麼“擡人”的劇本資源。
有網友整理了李庚希從出道到現在拍過的電影電視劇。
幾乎無一例外,都是一番或者男女主身邊的重要配角。
從這次得獎,到徐靜蕾曾經說出的那番話。
網友們紛紛猜測她來頭不小:
李庚希究竟是什麼背景,能夠做到出道即巔峰?
事實上,李庚希的家庭背景至今沒有人能被扒出。
能扒出來的也只有老闆徐靜蕾和她在美國上中學的信息。
單就這個保密程度,至少說明李庚希的家庭非富即貴。
至於回國,李庚希也表示是陰差陽錯。
當時在美國上學時的她,只參加過學校的話劇社團。
還說因爲個人形象不討巧,同學們總是讓她扮老頭。
而對於自己出道的第一部作品,她的解釋是“稀裡糊塗地就選中我了”。
一旁的主持人打趣到,你的意思是“製片人不負責任嗎?”
而當時的製片人正是徐靜蕾。
徐靜蕾對此解釋稱和李庚希的爸爸是關係比較好的同學。
李父看女兒喜歡演戲,就拜託自己看看她是否合適。
巧的是,沒學過專業表演的李庚希被徐靜蕾一眼相中。
於是還在美國讀高中的她就直接退學回來拍戲了。
培訓了10個月的演員必修課後,就簽到了徐靜蕾的影視公司名下。
雖然目前的圈內成就挺高,也順風順水,但說到底只是一個初中學歷。
於是李庚希便打算考國內的電影學校。
但中美學校的教育差異,讓她常年在國外讀書的她難以跟上。
因此在倪萍的節目中,她自曝自己考了兩次上戲北電都沒有考上。
這一說,可把倪萍阿姨心疼壞了。
在鏡頭前拍着李庚希李庚希,安慰她國內的不好考。
甚至還主動開了金口,表示:
這份特殊照顧,別說是當時剛出道的李庚希了。
就是現在很多知名演員找到倪萍請她幫忙,都不一定能得到這份殊榮。
徐靜蕾甘願保駕護航,倪萍主動牽線搭橋。
也難怪網友和一些業內人士稱她爲“京圈小公主”。
實在是太形象了!
但這也讓不少網友好奇,徐靜蕾究竟是什麼來頭。
她爲什麼會有這麼多優秀的資源給到李庚希?
2、“京圈長公主”
提到徐靜蕾,不少人對她的印象都是“才女”。
她有標準的女孩子擁有的魅力:
書法繪畫、情感細膩、知性漂亮。
更關鍵的是,她還有普通女孩沒有的魅力:
不拘一格、大膽敞亮。
正是這份額外的魅力,成就了徐靜蕾的人生。
書法繪畫不錯的她,本想考進美院。
卻因爲分數不夠,誤打誤撞進入了北影的表演系。
即便考上了,徐靜蕾也並不喜歡錶演。
於是經常逃課出去玩,和一幫社會青年玩搖滾。
又在這種陰差陽錯之下,結識了作家王朔。
就這樣,京圈當紅編劇王朔對逃學的搖滾太妹徐靜蕾一見傾心。
他想要捧紅自己這位桀驁的小女友,於是聯繫作家好友海巖、導演好哥們趙寶剛。
爲徐靜蕾量身挑選,拍了她的熒幕處女作《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之後又幫他聯繫了三位編劇,量身打造做了一部《將愛情進行到底》。
這部劇讓他當時直接和周迅、趙薇、章子怡三任,並稱爲內地的“四大花旦”。
王朔欣賞徐靜蕾,徐靜蕾離不開王朔的助力。
兩人的關係倒也達到了一種和諧,就這樣談了長達十年。
當別人還在爲沒劇本、演配角發愁時;
徐靜蕾卻在爲送過來的資源太多而發愁。
這也讓她一度被評爲“京圈長公主”,身份地位穩居其他幾位“京圈公主”之上。
這期間,徐靜蕾通過王朔合作了一衆知名導演,結識了不少編劇和製片人。
本就不喜歡演戲的她,便萌生了轉型做幕後導演和製片人的想法。
正是這個想法,讓徐靜蕾後來選擇成立自己的影視公司。
自己拍電影,投資電影,短短几年盈利上億。
有人說如今的徐靜蕾代表了京圈資本。
她能被稱爲資本更關鍵的是,她手中有好資源。
而她之所以有這麼多的好資源,背後靠的還是那個作家:王朔。
3、“京圈核心大佬”
王朔曾經在採訪總說出狂言:
事實證明,王朔不是口出狂言,而是確有實力。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繁榮的內地影視圈,就是靠以王朔爲代表的大院子弟撐起了半壁江山。
那時適合改編成影視劇的文藝作品太稀少了。
而王朔的“痞子作品”尤爲受到普通百姓的喜愛。
正是靠着過硬的作品,王朔才奠定了他“京圈大佬”的位置。
如果你認爲他只是個“酸臭的作家”,那就太天真了。
他不僅能捧紅一個小小的徐靜蕾,讓徐靜蕾自己成爲“資本”。
也能捧紅一衆知名導演。
如今已知的知名導演,幾乎都是靠翻拍王朔的小說成名的。
姜文的成名作《陽光燦爛的日子》,就是翻拍了他的《動物兇猛》。
甚至當初是劉曉慶出錢從他手裡買來的版權。
馮小剛的成名作之一《甲方乙方》;
也是翻拍了他的《你不是一個俗人》。
後來他又轉戰電視劇,寫出了《編輯部的故事》、《渴望》等劇本。
這些劇本後來無一例外都成了家喻戶曉的影視作品。
王朔和馮小剛還到舉重客串了一次羣衆演員。
而跟王朔合作拍攝的導演,如趙寶剛、鄭曉龍、王晶、馮小剛等。
他們通過王朔的作品成爲國內知名一流大導演。
如今也都如願成了影視圈掌握話語權的核心人物。
可以說,他的劇本價值連城,人人跪求合作。
當初馮小剛爲求王朔合作、給他做編劇。
更是在他身邊甘心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馬仔”。
給王朔端茶倒水、買菸跑腿。
當時不少人覺得馮小剛太諂媚,還給了他起了一個“馮褲子”的外號。
但馮小剛卻告訴身邊人:
事實證明,馮小剛的眼光和聰明勁兒還是高他們一些。
後來王朔和他穩定合作,寫了《非誠勿擾2》、《私人訂製》、《天下無賊》等一系列作品。
幫助馮小剛成就了國內第一商業導演的位置。
國內最大影視公司“華誼兄弟”,他們發家就是靠着投資馮小剛的電影。
後來馮小剛又和“華誼兄弟”簽了長期合作的合同。
如此一來,王朔、馮小剛、華誼變成了最穩固的三角合作關係。
靠着馮小剛帶來的原始積累,不到十年,華誼單盈利就超過150億。
這麼看來,王朔的“京圈核心大佬”的位置是名副其實。
也難怪每次他面對鏡頭時永遠會不屑一顧。
但對很多人來說,攀不到王朔,攀到他身邊的人也是極好的。
如此,在他手心裡高高捧起的徐靜蕾,便成了衆人追隨的對象。
王朔給過徐靜蕾不少他自己作品的首發版權。
即便他們後來分手了,王朔和徐靜蕾依舊保持着十分親密地摯友關係。
徐靜蕾給王朔買房子,給他錢。
王朔就給徐靜蕾寫劇本,策劃電影。
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後來有記者再問起他是否可惜兩人的愛情無疾而終時,王朔直言:
這句話,無疑是給徐靜蕾撐起了在演藝圈、尤其是“京圈”的後臺。
如今被徐靜蕾力捧的李庚希,或許也就順勢成了各大資本的寵兒。
事實上,如今的娛樂圈早已是“三足鼎立”。
“京圈”、“滬圈”、“港圈”的各大業內大拿,都更注重捧紅自己圈裡的演員。
某種程度上來說,也造成了如今“影視寒冬”的局面:
影視獎項一年比一年被觀衆罵“水”,又該算誰的錯?
結語
“小公主”背後站着“公主”,“公主”背後站着“大佬”。
演員能有這樣的資源,就要珍惜機會。
用更好的演技塑造出優秀的角色。
下一次,用“實力”做到令別人無二話可說。